浅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上海田子坊地区的空间重塑

作 者:

作者简介:
孔翔(1975-),男,湖南长沙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区域发展以及地域文化与区域发展,E-mail:xkong@bs.ecnu.edu.cn,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系,上海 200062;钱俊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系,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人文地理

内容提要:

本文以对上海田子坊地区的实地调研为基础,初步探索产业活动变迁对地方文化形象和社会关系重塑的影响机制。论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进入不仅改善了田子坊的地方文化形象,也使当地原本简单的社会关系趋于复杂。资本的话语权愈加明显,而弱势群体的利益则常被忽视。但就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而言,文化创意产业促成了田子坊从一个传统的、地方性的、私密的、低收入群体为主的空间向一个时尚的、国际化的、开放的、高收入群体为主的空间的再生产,因而具有深远的价值;有效协调田子坊区域内各类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各类社会群体长期、和谐共处将是田子坊地区持久繁荣的重要保障。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1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98(2011)03-0046-05

      修订日期:2010-11-01

      最近三十多年来,国外对文化景观符号学意义及其折射的社会关系之分析已经产生了广泛影响[1]。然而其过于关注景观背后的政治信仰角逐,并不适合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实国情,因而此类研究方法在中国的实践也受到限制。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确立,探索在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快速调整过程中空间意义的变迁和社会权利关系的重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国内社会学界已有研究关注城市景观的变化所折射的社会关系,例如包亚明对上海新天地消费文化现象的解读等[2],在地理学界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周尚意等对前门—大栅栏商业区景观改造的研究可视为其中的代表[3]。传统文化地理学研究多关注大尺度空间的分析,但就文化景观的文本解读而言,小尺度空间的研究同样具有积极价值[4]。本文拟以对上海田子坊地区的实地调研为基础,初步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起的地方产业结构、空间整体形象及其折射的社会关系的演变进程,希冀对借鉴西方文化景观研究新思路探索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社会影响有所裨益。

      1 景观演替、空间重塑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1.1 文化景观的演替是空间重塑的表现

      文化景观是指人类对自然景观所有可辨认的改变[5],以卡尔·索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景观研究侧重于分析文化景观中所记录的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痕迹,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影响,景观的空间隐喻及其表征的社会关系成为研究的核心[6]。在他们看来,“文化是一个被争夺的领域,是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发生冲突的舞台,这些社会集团试图定义世界并把自己的理解方式—他们的意义系统强加于世界”,因此,文化应被理解为符码或“意义之图”[7],而文化景观则应被视为社会意识的空间形态[8]。然而,特定文化景观只能与特定价值、符号和意义相对应,反映并强化某一社会集团的构成及其观念信仰和身份认同[9],因而在文化景观的生产过程中必将充满社会意识形态的争夺,差异性的文化景观就正展示出各个地方具体表现为反抗、控制与对话的文化斗争[10],这种斗争的激烈程度丝毫不逊于经济和政治领域[11],而文化研究者则更愿意从空间关系中透视社会关系[12]。由此,空间不再是“空的领域”,不再是静止的舞台或者容器,它是一切社会活动以及相互矛盾的各种社会力量密切纠缠在一起的场所,是社会的“第二自然”,它“由社会生产,同时也生产社会”[13]。这样的空间不仅是主体性存在的策略与场所,更是社会权力关系的反映,它既是一种符号体系,更是一种情感体验[14]。因此,文化景观正是展示特定空间符号内涵的载体,解读文化景观不仅要理解其所承载的空间隐喻和所反映的特定阶层的价值信仰,更应探索意义形成过程中不同阶层的社会关系与空间争夺。静态的景观乃是特定时期社会关系的展示;若动态地看,文化景观的演替正是空间重塑的表现,它能折射出特定空间内社会关系的变化。

      1.2 经济空间演变同样是社会空间生产与重塑的具体形式

      与国外不同,影响当前国内景观变迁——空间重塑的因素中最具活力、最具联动效应的是经济因素,而非社会、政治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和经济空间结构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大批传统人文景观不断被新的人文景观所替代,大量新形态的产业空间和经济空间不断被生产和重塑,这同样是社会空间生产与重塑的具体形式。解读这一变化不仅要探寻其中的符号意义变迁,更要窥视背后的社会关系与情感体验的变化。具体地说,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会带来产业景观和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这就很可能改变区域的整体形象和区位条件,引致新一轮的产业结构演进;而在此过程中,必有新的社会群体伴随新产业的发展而进入,原有社会关系不得不解构和重构,同时,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难以都得到满足,特别是不相容的利益目标容易造成彼此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威胁到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深入考察产业演替进程中的空间重塑及其背后的社会关系变迁,不仅有助于探究空间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而且有助于优化区域文化形象和认同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产业空间的优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2 田子坊的产业演替与空间重塑

      2.1 田子坊的产业演替

      田子坊是2005年上海市第一批挂牌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最初仅指上海市卢湾区泰康路210弄。该里弄原为始建于1930年的志成坊,现名源自中国古代画家田子方姓名的谐音,从中即可窥探出文化创意产业在其发展中的标志性意义。泰康路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前属于法租界边缘,曾留有丁玲、沈从文、徐志摩等艺术前辈的生活痕迹,这曾经的浓郁文化氛围以后也成为集聚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利条件。新中国成立以后,泰康路210弄主要分布着传统的上海石库门里弄和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上海钟塑配件厂等五家上世纪50年代典型的里弄工厂。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转型,这些里弄工厂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厂房也闲置下来。1998年初,著名画家陈逸飞先生看中此地合适的艺术创作空间、相对低廉的租金和曾经的文化氛围,率先租用里弄工厂的闲置厂房作为工作室。此后,在卢湾区政府与打浦桥街道的支持下,泰康路210弄里的旧厂房、旧仓库等逐步转让置换,成为国内外艺术家、画家的工作室,文化创意产业逐步发展,田子坊由此成为上海新的标志性地域。截止2009年7月,田子坊内近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旧厂房中共集聚了各类艺术工作室40家、画廊8家、设计咨询公司30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地域知名度的提升也使得田子坊的人气越来越旺,不少工作室开辟出艺术作品展示和交易的空间,周边居民也开始将底层住宅租借给商家或者自己经营。2007年开始,田子坊及周边泰康路248弄、274弄先后出现了不少酒吧、餐馆和精品小店,田子坊的范围也早已突破了泰康路210弄,整个地区商业氛围日渐浓郁,成为中外游客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