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酒吧的地方性与空间性

——以广州为例

作 者:

作者简介:
林耿(1972-),男,广东潮州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消费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研究,E-mail:lingeng00@163.com,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王炼军,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

内容提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广州代表性酒吧为对象,援引第三空间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消费地理视角解读酒吧的地方性和空间性,重新诠释地方理论以及人地关系认识论。研究表明,广州环市东酒吧的空间建构包括了一种本土对西方、当下本土对历史本土的再结构化过程。在空间实践-空间想象-再现空间三元一体的维度下,酒吧作为地方具有典型的反身性,酒吧影响着主体行为,行为主体构筑的权力话语也成为酒吧空间的意义构成,涉入酒吧消费空间的建构过程。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消费空间,酒吧具有空间生产、空间消费和空间流动的特质。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1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9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11)07-0794-08

      修订日期:2011-03-16

      中国社会正在快速地卷入到全球化带来的消费变局中。麦当劳化、迪斯尼化、shopping mall化……不仅在各个消费领域次第呈现,而且改变着人们对消费场所的认知方式。消费已经超越了传统商业在经济层面的意涵,在社会价值和个人身份认同等方面产生复杂的社会建构功能,重构着全球范围内的人地关系。消费活动具有空间性,这种空间性既是行动的条件,也是行动的结果[1]。本研究认同消费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消费空间既指消费场所,又指叠加在消费地之上各种社会关系建构的空间秩序。自1980年代以来,源自西方文明的酒吧备受广州、北京、上海、重庆等发达城市推崇,其承载的全球、地方、社会和空间等多重属性,成为消费空间合适的研究对象。自Tuan(1974)和Relph(1976)将地方(place)概念引入地理学[2,3]至今,地方研究已广泛用于旅游地和居住地等各个方面。Williams等(1992)提出地方依附(place attachment①)由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与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两个层次构成,并指出前者是功能性的关系而后者是情感性的关系[4]。Hammitt 等(1998)的研究[5]则建构一个从地方熟悉(place familiarity)、地方归属(place belongingness)、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到地方根深蒂固(place rootedness)情感维系程度不断递进的地方依附体系。Bricker[6]、Jorgensen[7]等学者对研究框架进行了扩展并形成地方感(sense of place)理论或地方性(placeness)理论。国内也进行了引介和实证[8]。地方性与消费关系密切,消费被视为是“有力且会渗透的地方建构过程”[9]。国内外的地方研究基本沿袭二元认知范式:一种基于主客体之间的人地关系,即人为主体,地(环境)为客体,或反之。由此形成感知、依附、情感等人地系统特质。在“空间转向”和后现代空间观的颠覆性冲击下[10],二元论已经显露出其在认识论上的缺陷。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消费主义的渗透,传承和凸显地方尺度的生产性愈显重要。酒吧作为一种舶来品,是全球化与本土化杂糅特征最为典型的消费地。1990年代开始,西方消费地理学已相当关注消费空间的意识形态构成和意义。特别是如何透过消费连结地方与空间,且产生意义,以及如何赋予地方上的消费实践以空间性(spatiality)[9]。本研究试图以全球化为背景,重新检讨人地关系的认识论,在消费地理视角下审视消费空间的地方性,解释消费地的空间性这一新命题。

      1 研究理论、样地和方法

      本文从人本主义视角,分析地方理论的概念体系中酒吧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性,诠释消费所建构的人地关系。援引第三空间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11,12],从三元维度认识酒吧的空间性,解构二元论传统设定的主客体分析框架,总结酒吧消费空间的生产和消费,并从新的视角解释流动空间的形成。

      环市东商务区(以下简称“环市东”)位于广州中心城区,是最早的商务区和最具代表性的酒吧发祥地。本研究选取其在时期和风格上最具代表性的“小山”、“Chinabox”和“路点”酒吧作为调研对象(图1)。在2010年3月~5月期间进入实地调研。首先,通过非参与式观察法,收集酒吧建筑、布局、装饰、表演、消费行为等一手资料;其次,分别对40组消费对象(分别以酒吧首字母X、C、L表示,如X7表示小山酒吧内第七位受访者)以及酒吧的老板、管理者、乐队和歌手等进行深度访谈,并通过问卷进一步了解其对于酒吧的依附程度。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获取受访者在消费想象、消费感知和消费认同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话语分析法分析行为主体对酒吧消费地的理解和表述,解释各类话语隐含的社会意义,揭示酒吧消费空间的建构方式。

      

      图1 研究样地区位

      Fig 1 Location of study area

      2 全球化背景下酒吧消费空间建构

      2.1 酒吧消费的空间实践

      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s)是生产社会空间性之物质形式的过程[9,12]。空间实践即索亚所提出的第一空间,它是社会的空间实践,是直接可感的、具体化的、社会生产的空间。由此维度,我们可以解答酒吧消费的空间实践如何在环市东形成、生产社会意义、衍生地方依附等问题。

      2.1.1 空间实践与社会意义

      1980年代末,模仿西式文化的广州酒吧(如小山吧)始现于环市东高级涉外宾馆内。1990年代,随着广州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城市商务中心向环市东集聚,大量的办公楼、酒店宾馆涌现,形成地价峰值区[13]。至2004年,中心城区63.7%的写字楼和全市50%的国家总领事馆均集聚在这里。环市东亦是广州主要的高档居住区,高端消费人群集聚,其中华侨新村是广州最早出现的别墅群和大型华侨居住区,Chinabox和路点吧即分布于此。虽然环市东在1990年代末期逐渐形成广州首条规模化的酒吧街,但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空间性并没有完全显现。该时期的酒吧更多属于商务和外籍人士的一个隐秘场所,相对单一和封闭[14]。在全球化背景下,环市东酒吧消费的空间实践具有“窗口消费”功能,它是广州具有西方色彩的消费体验。环市东酒吧作为具有城市表征意义的消费地而存在。进入21世纪,广州酒吧的经营模式和消费日趋大众化,以环市东、沿江路和白鹅潭酒吧街最具有地方特色[15]。随着酒吧日渐成为消费社会的组成部分,其具有普遍消费认同的社会意义也逐渐在广州显现,酒吧具有时尚休闲的社会空间身份。同时,政府则扮演着一种酒吧消费的制度性实践的角色,以城市规划文本的形式赋予城市特定区位以社会意义。环市东酒吧消费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具备普遍性的社会意义,其社会生产功能开始浮现。环市东成为广州最能体现全球性的区域[13],酒吧消费从个别高级酒店扩散到城市中,酒吧消费的空间实践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全面展开。粤语“蒲吧”一词中,“蒲”有“浮”之意,传神地刻画出消费者无明确方向、放松享受酒吧时光的状态。在节奏快速化的广州社会,酒吧代表着慢节奏,以慢文化消费为基调的空间实践从环市东向外衍生。随着环市东酒吧空间社会意义的产生,一种具有广州消费标志的地方符号随之浮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