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9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424(2011)02-0017-06 一、清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范围及程度分析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号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然而她在历史上又以“善淤、善决、善徙”而闻名,因而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虽然其“善淤、善决、善徙”集中反映在其下游平原地区,然而祸根却在上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主要表现就在黄土高原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趋于严重,大量黄土特别是粗颗粒泥沙随流水下泻,堆积在下游河道,形成河床底部日渐高过两岸地面的“悬河”,一遇洪水,即易造成河流决溢改徙。这样又给下游平原地区之生态环境造成多方面破坏。 论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之变化,自也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到了清代(1644~1911),由于历史上长期演变之积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之变化状况达到了超越前代的程度。据水利史学家郑肇经先生在他所著的《中国水利史》一书中通过搜检史料对历朝所作的统计,笔者将黄河下游平原地区溢、决、徙次数列表于下(见表1)。
从表1可看出,清代黄河下游溢、决、徙之总次数超过它之前的各个朝代,在不足三百年的时间里,其溢、决、徙次数占到自夏代以来三千余年总次数的几近1/3。因此,清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之影响,不仅显示于当时,还及于近现代。 二、清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 清代黄河发源地在青海南部玉树等四十土司辖地内巴颜喀剌山东麓约古宗列盆地,名阿尔坦河[1]卷七十九,干流流经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在咸丰五年(1855)以前,至河南开封府兰阳县(今兰考县)铜瓦厢处折向东南,流入安徽、江苏省,在淮安府清河县夺淮,折向东北,注入黄海;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改道,转向东北夺大清河,至山东省利津县注入渤海。按上述变化准之,清代前中期黄河自铜瓦厢向东南流夺淮入海,其干流长度当在5 570余公里,长于清代后期经山东入海时之干流长度5440余公里。同时流域面积也因清代前中期包括整个淮河流域,约达100万平方公里(淮河流域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也远大过后期经山东人海时之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①。因此,论及清代黄河流域之范围,上中游在前中期与后期基本上无大的变化;而下游,则当北至今山东省境内之黄河干流,即咸丰五年前之大清河流域,南包淮河流域,即河南省东南部与安徽、江苏省北部这一区域。 由于黄河发源于我国地貌由西向东呈三级阶梯格局之第一阶梯,即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其干流尽管流向曲折多变,常被形象地称为是“九曲黄河”。但是,总的趋向受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之影响,也呈由西向东逐级流过第二级阶梯上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以及第三级阶梯之华北大平原,注入海洋。其河床落差,上游河段自约古宗列盆地下口至托克托直隶厅城处,落差约达3460米;中游段自托克托直隶厅城处到河南开封府郑州桃花峪处,落差约为880米;下游由桃花峪至入海口,落差约90米②。 气候上,在清时,黄河下游之华北平原为暖温带湿润地区,中上游黄土高原的东南部为暖温带半湿润区,西北部为温带半干旱区;而内蒙古鄂尔多斯与河套平原及宁夏平原也属温带半干旱地区;至于上游青藏高原上之河源区,则为高寒地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偏于干燥寒冷,即大陆性强,气温与降水量之年内与年际变率均大。 黄河上中游支流众多,仅一级支流即有大夏河、洮河、湟水(有二级支流大通河注入)、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无定河、延河、渭河(有二级支流泾河、北洛河注入)、汾河、涑水河、南洛河、沁河等;再加上淮河之支流,如洪河、颍河、涡河、泗河、沂河、沭河等,可谓支派纷繁,众流所归。但是,因黄河上中游处于半湿润、半干旱乃至干旱地区,又流经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所以形成了水少沙多、径流量变率大等特点。关于流域内之湖沼,在历史早期,上、中、下游均为数甚多;但其中不少,如关中地区弦蒲、焦获、阳华等泽薮,汾河中游之昭余祁泽,华北平原上之圃田泽、荥泽、菏泽、雷夏泽、巨野泽等,由于黄河泥沙淤垫,加上人工垦殖,有的在清之前即已消亡,有的则在入清之后淤废成陆[2]130-131。 在自然植被分布上,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东南部地区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黄土高原西北部为温带草原区;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及宁夏平原为温带荒漠草原区;青藏高原上的河源区为高寒草原与山地草原区。当然,在森林地带有草原分布,在草原地带的一些山地上也有森林生长。尽管经过历史时期先民长期垦辟与采伐,天然森林、草原已大为缩减;但至清初在黄河上中游地区仍有相当部分的天然森林与草原得以保留下来[2]136-139。 黄河上中游地区(主要是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与河套地区),由于气候干燥多风,地面下有古风成沙层,又处于我国西北部腾格里、巴丹吉林等大沙漠之东南缘,因此,西汉末以来,在上述自然环境条件下,加上人为活动的促动,陆续形成了乌兰布和沙漠[3]、库布齐沙地与毛乌素沙地[2]136-139,[4]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