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基本脉络的透视

——对该领域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展历程的讨论

作 者:
樊杰 

作者简介:
樊杰,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樊杰(1961-),男,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E-mail:fanj@igsnrr.ac.cn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进展

内容提要:

在回顾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文—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领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梳理出该学科建设的基本脉络。20世纪后半叶,一是确定了交叉学科的学科性质定位和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发展导向,并开拓了技术经济的研究方法;二是在人文—经济地理地域分异格局研究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突出体现在农业区划和土地利用研究为代表的地域分异系统的研究,以及以区位论及“点—轴系统”研究为代表的空间结构组织的研究方面。21世纪的前10年,继续沿袭地域分异和空间结构的研究脉络,在地域功能区形成与演化,空间相互作用,城乡等不同地域统筹发展等空间组织方面产生了具有影响的理论和应用成就。与此同时,一方面由于新地域空间和新因素的研究产生的人文化趋向,以及新生领域的不断涌现,包括对信息化、全球化的响应研究及旅游地理学、金融地理学等学科方向的形成,使人文—经济地理学增强了活力和多样性;另一方面由于地球系统科学的形成及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牵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资源环境效应的研究得到重视,以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为特色、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方向在本所得到确立。目前开始着手建设的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模拟与决策支持系统,将以数据库为基础,以模型库为主要支撑手段,以可视化的地理过程表达及人机互动的辅助决策过程实现为成果的主要出口,努力通过技术方法的改进推动学科能力建设的实质性提升。未来学科建设的重点将聚焦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应用方面。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1 年 05 期

字号:

      论;地域功能;空间结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环境效应

      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人文—经济地理学得到了持续、长足的发展[1-4]。一方面,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开展科研活动,有力地助推了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培养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需求,以及有关学科如财政经济类、资源环境类、城乡规划类、公共管理类等把人文—经济地理学作为其基础学科的科学体系建设的需求,保障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得到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同国际接轨而产生的众多新领域、新因素的研究,促使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从无到有、由弱趋强[5-6];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而不断完善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的研究,使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学科结构、发展重点、规模体量有了很大的变化。

      与全国其他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单位相比,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有着鲜明的特色:①理论探究和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创新并重,在加强地域分异、空间结构、人地系统等理论建设的同时,注重数据采集、分析模拟、成果表达等方法手段上的探索,循序渐进,逐步完善,使学科的科学化程度不断提升[3,7-10];②在保持比较强劲的发展势头的过程中,始终把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为牵引学科发展的主动力,通过应用实践发现科学问题,通过解决科学问题增强服务社会的科技支撑能力,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发展模式;③在部门地理和区域地理研究的基础上,越来越关注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空间耦合和统筹发展,不断聚焦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领域,在中国科学院形成了“区域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对地理资源所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背景,人文—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发展领域的发展过程,以及未来10年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鉴于城市地理、乡村地理、工业地理等分领域都有专门的文章予以回顾和总结,本文不再对相关领域进行系统、全面地总结,而是采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成果为案例的方法,集中梳理人文—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发展的基本脉络,讨论延续基本脉络的学科前沿和未来走势。

      1 学科发展基本脉络的基点:学科性质定位和发展背景

      地理资源所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态势大致可以2000年前后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持续发展上升的阶段,经典地理学不断成长和壮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第二个阶段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应用方向逐渐凸现并迅速在国内领先为标志,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进入一个鼎盛时期(图1)。同高校相比,2000年之前,与国外接轨而蓬勃发展的人文地理学科在地理资源所相对薄弱,也因此在改革开放前后地理资源所没有出现明确的学科进展分界点。同全国其他科研机构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相比,2000年之后,地理资源所在实现人文—经济地理学者代际转移过程中,出现了迅速发展势头,其影响是非常突出的,其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为方向的选择也是独具特色的。

      

      图1 人文—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发展进程概览

      学科:人文—经济地理学团队:区域发展研究团队

      Fig.1 Overview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uman-economic geograph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审视地理资源所人文—经济地理学科的研究进展、当前科研工作的主要领域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均受到学科性质定位和单位背景的深刻影响。

      1.1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学科定位

      1960年,吴传钧先生在《科学通报》第10期发表“经济地理学——生产布局的科学”,文中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发展方向,提出了“经济地理是与自然科学、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关系非常密切,具有自然—经济—技术综合特点的边缘科学”的见解,将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发展方向定位在交叉学科上[11]。这一基本判断成为引领中国特别是地理资源所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指南,指明了地理资源所在该领域的前进方向。经济地理学以自然资源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基础,以揭示生产力布局的客观规律为研究方向,完全符合交叉学科的特点。

      改革开放之前,人文—经济地理研究局限在经济地理学范畴。基于中国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特征及学科体系背景,经济地理研究主要面向国民经济紧迫需求,针对与自然资源开发、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物质生产部门,解决发展中涉及生产力布局的一些重大问题。其中,农业地理和资源型工业部门地理是研究的重点领域。以地理环境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开发适宜性评价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开展对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矿产和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生产环节的各部门布局区位选择、各种农业和工业生产地域类型等内容的研究;以因地制宜、使工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为研究的逻辑终点[12-14]。

      尽管当时经济地理学在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终点上都强调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作用,但在研究方法上却偏于社会科学常用的一些方法。自然科学系列的各地球分支科学,在研究程式上更多的是从设定工作假设或科学命题开始,按照一定的技术路线,通过技术工具采集一手数据,通过实验手段及理论公式推导等方法构建刻画基本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或实证手段证明假设命题的真伪。若为真命题则检验其普适性和可重复性,从而揭示规律和形成机制。若从科学哲学角度来说,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是以归纳法为主,从数理方法角度来说是以统计方法为主。其一是基本统计规律——现在应用最多的三次产业演进规律、城市化进程、恩格尔系数等等,通常都是源自对过去长时段经济地理事像发展历程的统计所形成的基本规律;其二是依托信息与经验积累进行思维归纳的科学判断,即通过大脑对基础理论、实践经验、现实信息的积累和高度集成,并结合综合分析,给出对经济地理现象的优劣状态,是否符合规律以及未来趋势走向等的科学判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