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流驱动力系统分析

作者简介:
杨兴柱(1976-),男,安徽六安人,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研究,E-mail:yxzlv@163.com(芜湖 241000);顾朝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北京 100084);王群,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芜湖 241000)。

原文出处:
地理研究

内容提要:

旅游流是旅游现象和旅游业的基础,也是旅游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目前国内旅游流驱动力系统研究的薄弱环节,从旅游流空间分布简单描述转向多学科视角的机制探讨,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归纳法,深入剖析旅游流驱动机制,构建旅游流的驱动机制概念模型。旅游流形成理论基础涉及心理学的推拉理论、经济学的需求理论、地理学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旅游流驱动力包括旅游者的外在驱动力、旅游需求的外在动力、旅游供给的外在动力、距离阻力、惯性力、空间结构力等。结合旅游流形成的理论基础和驱动力,构建了旅游流驱动机制概念模型。概念模型反映了形成旅游流的动力来自旅游活动系统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由客源地旅游需求推动和旅游地吸引所构成,同时还受两地阻力、客源地与目的地空间结构影响。概念模型也体现了综合性、整体性,是动态发展变化的。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1 年 03 期

字号:

      文章编号:1000-0585(2011)01-0023-14

      修订日期:2010-07-26

      旅游流描述了旅游者在不同地点的游览参观活动形式[1,2]。旅游流是游客在空间区域内的迁移现象,狭义的旅游流仅指客流,而广义的旅游流包括游憩流以及与此相关或伴生的关联流如信息流、资本流、技术流、货物流、文化流等[3]。旅游流是旅游现象的基础和旅游业的基础,也是旅游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4]。国外对旅游流的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内旅游流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国内外旅游流研究内容侧重于旅游流时空特征、出行和入游规律、旅游流动空间场效应、旅游流空间结构、旅游流模式等;研究方法上,开始引入了数理模型来解释旅游流现象。但目前国内旅游客流研究仍是研究的薄弱环节,有关旅游流驱动力系统研究的成果仍少见报导。本文试从多学科视角,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归纳法,深入剖析旅游流驱动机制,构建旅游流的驱动机制概念模型,丰富和充实旅游地理学理论。

      1 基本理论

      1.1 推拉理论

      旅游流形成的心理学解释的理论基础为推拉理论,通常用来解释旅游流形成的内在驱动机制。推拉理论在旅游流研究的运用方面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5-7],主要用于解释旅游者动机的形成和旅游地选择。关于推力因素,国外许多研究文献将其纳入旅游动机系统,是激发或创造旅游需求的因素;引力因素则是旅游目的地自身本质、特性、吸引物的概括。Muzaffer等[8]对“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赋予了较为明确的含义,即所谓“推力”因素是指旅游者个体内心深处无形的、内在的旅游需求;“拉力”因素是指某一特定旅游目的地和有形的吸引物对旅游者的吸引使其离开居住地到目的地旅游的作用力。应用“推拉”动机模型中的“推力”因素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要出游,“拉力”因素则经常用于解释人们为什么选择某个旅游地而非其他旅游地。Gnoth[9]提出动机和期望形成过程模型。Goossens[10]提出享乐旅游动机模型,又称为倾向-刺激-反应模型,特别强调推和拉的联系,认为推和拉是一个动机硬币的两面,在旅游者的大脑中紧密融合。

      1.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从空间上来看,旅游流是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和交通线路系统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客源地是旅游流的源,目的地是旅游流的汇,旅游者的异地流动也将带动一系列的物质、信息和货币的流动。空间相互作用是旅游流形成的重要的理论基础。有关空间相互作用的模型研究较多,但主要是根据引力模型来分析和确定空间动力因素。引力模型主要强调两个基本要素:(1)规模影响,例如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趋向产生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2)距离影响。早期的旅游需求文献主要集中使用引力模型以及修正的引力模型[4]。Crampon[11]首次明确说明牛顿引力模型对旅游研究的用途,Wolfe[12]在许多学者不断对Crampon模型的修正基础上,提出了适用旅游的引力模型。但该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合理的理论基础,仅是牛顿定理的类推。Niedercorn和Bechdolt[13]采用了效用最大化经济原理逻辑推理了引力模型。一个旅游者可能首先考虑到所选择目的地的距离影响,距离又进一步影响到他的停留时间和成本限制。Stouffer[13]认为影响旅游模式的主要因素不是距离而是机会,提出了介入机会模型。

      1.3 需求理论

      从经济学视角对旅游流驱动机制进行阐述,主要以需求理论为理论基础。现代旅游需求的产生是由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共同决定的。从客观上讲,旅游需求是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及交通运输条件的现代化是产生旅游需求的基本条件。在一定的条件约束下,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实现效用最大化[14]。与传统的需求效用理论不同,Lancaster[15]提出了产品特性理论,认为产品有自己的属性特征,消费者的效用源于产品属性。消费者感兴趣的是产品的特性,对某种产品的偏爱,也许是为了得到它的某种特性而已。Lancaster方法的最初目标是为了提供关于消费者选择与需求的一体化理论。近年来,该理论逐渐应用于旅游学领域。现在的旅游目的地选择理论是Lancaster理论在旅游方面的拓展[16-18]。Papatheodorou[18]比较了传统需求理论和Lancaster产品特性理论在旅游需求中的应用。Lancaster产品特性理论是新出现的消费者需求理论之一,着眼点和立足点实际上都是旅游者,核心内容强调旅游者属性和旅游目的地属性对旅游目的地选择效用的影响。

      1.4 竞争力理论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在旅游学上的应用是强调资源禀赋条件,即旅游资源的吸引属性。Melián-González等[19]认为旅游资源是一个广泛的含义,包括一般的自然资源、旅游目的地的所有投入要素和在特定经济活动中机构可以使用的所有方面。Dwyer等[20]认为传统的竞争力研究看重的是目的地具有的吸引游客的属性。传统的、占主流的观点始终强调旅游资源指向,需依赖于特定的吸引物。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波特[21]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Crouch等[22]的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模型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五个因素,即目的地政策规划和开发。竞争优势理论在旅游目的地中的应用体现在更强调管理因素在目的地竞争力中的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指导旅游流的基本理论是推拉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需求理论、竞争力理论等。这些理论对旅游流的形成有较强的解释作用,但缺乏系统性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较少从经济学、心理学、地理学等角度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系统研究。对旅游流的驱动机制方面,重视空间距离的影响,忽略了客源地和目的地空间结构的影响;重视需求对旅游流形成的重要作用,忽视了旅游产品供给也是旅游流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对旅游流的形成机制问题尚未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