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人口迁移的定义随着研究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别。美国人口统计学家威廉·彼得逊(Petersen W)认为:“迁移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移动特定距离以改变其永久住处”[1]。因此,人口迁移具有3个属性,即空间属性、时间属性和目的属性。其中,空间属性是人口迁移的本质特征[2]。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指人口迁移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包括人口迁移的规模、强度、流向、迁移方式、迁出入地的空间结构等,属于人口迁移研究的横向研究范畴。它是地表人文过程研究中最重要的人文要素过程之一。对于一个特定区域而言,人口迁移活动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并通过人力资源的分配影响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是诠释区域形态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对其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判断区域发展阶段,从而为区域空间组织与结构调整指出方向和提出建议[3-4]。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是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研究的核心内容。 改革开放后以来,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区域发展差异的扩大,我国人口迁移空间格局亦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迁移规模、强度的扩大和流向的多样化。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部迁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6%[5]。而迁移人口分布存在着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东、中、西“3带、5区”的空间格局[6-7],与经济空间布局密切相关。人口迁移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对中国的区域社会经济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国外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历史较长,体系比较成熟,成果也很丰富。主要集中在人口迁移空间格局形成的机理探究[8-11]、影响因素分析[11-15],以及迁移空间模型的构建[16-19]等。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工作是对国外现有理论、模型的理解、消化和应用。研究重点集中在不同区域尺度的实证研究[20-24]。 因此,系统梳理总结国内外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于科学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空间格局,建立中国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预测未来我国人口空间发展趋势、指导人口空间规划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的大量研究成果分析梳理的基础上,根据人口迁移研究理论基础的不同,系统归纳、分类、评价了西方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的经典模型,总结了当前国内外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的主要方向。 2 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经典模型 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经典模型可根据人口迁移研究理论基础的不同分为空间物理学模型、空间社会学模型和空间经济学模型3大类。 2.1 空间物理学模型 人口迁移空间物理学模型是基于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论与方法而建立的人口迁移模型。它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主要包括: 2.1.1 距离模型
引力模式是西方最早解释人口迁移的用数理分析模型,也是比较成功且应用性很强的一个模型。引力模型使两地间的人口迁移总量可以用3个客观的指标来进行描述,也使得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研究由定性描述开始转向定量研究。引力模型影响深远,后人以此为基础发展了众多模型,加入经济、社会等因素,但其基本假设均是相互作用强度与人口数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但引力模型没有涉及到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动机,不能满足对人口迁移内在机理的分析。纠正这个缺陷的方法可以通过添加代表迁出地和迁入地社会经济变量而解决,比如:收入、就业、教育、年龄结构[14,19,27-28]等。 2.1.3 经济引力模型 经济变量在分析人口迁移问题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美国人口学家劳里(Lowry I S)利用统计模型,把吉佛引力模型中隐含的“一个地区的人口规模决定了该地区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的假设具体化。提出经济引力模型,用两地非农业劳动力人数表示两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用失业率和制造业的小时工资来描述就业机会[19],使模型具有更为丰富的理论内涵,其模型表达式为:
在实证研究中,该模型中的经济因素,随着区域的不同和时间的差异而发生变化并得到不断改进。经济引力模型比单纯的引力模型的进步之处在于引入经济变量来解释人口迁移空间格局形成和演变的原因。 2.1.4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