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患与黄河流域古代交通道路的变迁

——以黄河中、下游分界地区(郑、汴间)为对象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隆文(1969-),男,四川大足人,副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原历史环境变迁研究,E-mail:chenlongwen69@126.com。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 450002

原文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内容提要:

黄河流域是古代中国河患较为频繁的地区。由于河患的频繁,致使这一地区古代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通道路的变迁即是其中一例。黄河郑州一开封河段于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处,对于我们研究水患与古代交通道路的形成具有典型意义。由于水患的加剧,改变了这一地区原有的地形地貌条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市、聚落和交通道路的格局与黄河水患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今天这一区域内城市、聚落和交通道路是受明清黄河水患影响而形成的。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1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10)05-0138-06

      众所周知,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处在郑州桃花峪,自桃花峪向东的郑州—开封河段位于黄河中游下界和下游之首的右岸,地理位置十分独特。郑州与开封之间的中牟县是黄河向东流经的右岸首个县城,由于黄河北距中牟县城五十华里,且河道在郑汴之间东西蜿蜒九十余华里,因此,在黄河中、下游右岸的决溢中,这一地区总是首当其冲。自金元迄于明清,此区域内的黄河水患不断加剧,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市聚落与交通道路的格局一直影响到了今天。本文试以郑州、开封间黄河中、下游分界地区的交通道路为研究对象,探讨水患与黄河流域交通道路的相互关系,不当之处,敬希指正。

      1 明清以来黄河中下游分界地区的水患

      金元以来,黄河南徙,黄河郑汴间河段由于地处中、下游之交,其北部失去了邙山的屏障,大溜左右冲击,每逢洪水往往冲毁大堤,造成泛滥之灾,其在郑汴间的中牟为害之烈触目惊心。中牟旧志中记载了金元以后迄于当代黄河在郑汴间决口泛滥的情况大体如下(表1)[1]。

      据不完全统计,若从明代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到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蒋介石扒开中牟赵口与郑州花园口的557年中,中牟县遭遇黄河水患达31次,平均每18年一遇[2]。因此,频繁的黄河水患不仅摧毁了郑汴间原有的城市、聚落以及交通道路格局,而且在新的地理条件下所形成的城市、交通道路格局又都与黄河水患存在必然的联系。

      2 水患与黄河中下游分界地区的环境

      黄河水患对于今天郑、汴间地貌的塑造和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现以郑汴间唯一的县级行政区划中牟县的地貌为例加以说明。

      中牟县县境北中部受黄河、贾鲁河冲积影响,南部受伏牛山余脉影响,基本地势是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的槽状地带;南部岗垄起伏,北中部沿运粮河、贾鲁河形成自西北向东南略显倾斜平缓的两大扇形槽状地带;南端自马陵岗至马河上源形成自西南向东北的分水岭。南部的张庄乡湛庄村北的红土井为全县最高点,海拔154m;东南的韩寺乡胡辛庄村东为最低点,海拔73m;相对高差81m,从老庙岗、祥云寺、红土井、马陵岗一线向东逐渐降低,坡降为1/100~1/600,到郑庵乡台前村以东以北,八岗乡张堂村以东,黄店乡袁家村以北以东,坡降减为1/1000~1/2000。西北部由黄河堤向南,直到东南部县界,是黄河久泛故道,地势略呈槽状,紧靠黄河的万滩乡杨桥村,海拔84m,县城海拔78.1m,到县东南界海拔73m,坡降为1/1000到1/2000[1]。据此,中牟全县的地貌大致可分为河漫滩,黄泛平原,沙丘、沙垄、沙地和硬岗沙地4种类型,这4种地貌类型大都与黄河的冲积泛滥有密切关系,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地理环境则制约了区域内聚落、城市和交通道路的选择与分布。

      

      首先,郑汴间中牟县境内的河漫滩地主要分布在今中牟县城以北的地区,也就是黄河堤防以南到贾鲁河滩区及黄河南北堤防之间宽约10km左右的区域。后者平均海拔87m,主河槽以南为嫩滩、二滩和老滩三种阶地。由于泥沙不断沉积,河床不断增高,致使嫩滩与二滩分界线不很明显,当黄河水达到4500时,就要浸滩,并出现坍塌现象。老滩虽比二滩高2.5m,但洪水达到14000时,就有漫老滩的可能。贾鲁河滩面积约6万余亩,海拔76~79m,由于上源各支流及引黄淤灌,带入大量泥沙,河床逐渐增高,使原排水能力500降到70,因而上游如降大雨或中雨,就要出现河水漫滩现象[1]。不仅如此,这一地区由于濒临黄河,最先受到黄河、贾鲁河的冲淤,在部分漫滩区域中又形成了两大沼泽区,第一沼泽区为中牟县北的沼泽带,此带主要分布在狼城岗、万滩、东漳3个乡南部,大孟、刘集乡北部,西起万滩、刘集之间,东接开封县境,东西长约20km,南北宽1~5km的槽型地带,解放前由于多次受到黄水冲刷和黄水侧渗的影响,形成断断续续的沼泽地带,长期积水。沼泽边缘是烟碱荒滩,杂草丛生,鸟兽出没,一片荒凉景象,中牟称“北大荒”。解放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开渠排水,引黄灌溉,已成为中牟县主要水稻产区。但仍有水草丛生的沼泽地1015.5h。(其中有水面积153.3h)[1]第二沼泽区是中牟县城东北的东漳—韩庄沼泽带,此沼泽是从东漳向东南延伸,经小店到韩庄以北,长约20多里,宽1~3里的狭长地带,在黄水多次冲刷和漫浸之下,积水成片,沼泽连绵,芦苇、蒲草一望无际[1]。在现代筑路工程技术没有普及的古代,要通过今中牟县城以北的河漫滩地和沼泽地带建筑城市或修筑道路,是难以想象的,因此,这一地区内不具备筑城或修路的地理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