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P061.5;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952(2010)10-0004-12 一、引言 产业地理集聚是产业空间分布的显著特征之一。据统计,在法国、英国和美国,75%-95%的产业生产活动实现了集聚化,分散化生产活动的比例不足15%(Devereux,2004;Maurel和Sedillot,1999)。但是产业集聚的地区一旦形成,并不会永远固定不变。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后将产生诸如非贸易品价格居高不下、环境污染等拥挤成本,从而形成促进产业外向转移的离心力。 伴随着中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的主体,产业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范剑勇,2004)。由于制造业相对于农业、采掘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而言,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因此,关于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变化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Fan和Scott,2003;白重恩等,2004;Wen,2004;范剑勇,2006;贺灿飞、谢秀珍,2006;路江涌、陶志刚,2006;等等)。从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看,结论大致相同,即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之前,中国的制造业地理分布呈分散状态,而在20世纪90年代,则呈集聚之势,且强度超过早期的分散。但是已有研究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对制造业地理空间分布的新趋势关注相对较少。事实上,中国东部地区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是否出现了促进产业扩散转移的离心力值得关注。二是对不同类型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时空变化特征关注较少。 本文利用1980-2008年分省分行业两位码制造业数据在考察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时空变化特征的同时,重点关注了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最新变化特点和不同类型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时空演变特点。 二、制造业分类与地理集聚测度指标 (一)制造业分类。本文对制造业的分类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制造业的外向度,即制造业产成品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销售情况;二是制造业的要素结构,即各制造业的劳动投入密集度情况。
考虑制造业外向度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推动了投资和贸易自由化,许多制造业都不同程度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中。这种全球化的融入是否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是否外向度高的制造业更加集聚,需要深入研究。 考虑制造业劳动投入密度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以低劳动力成本为优势,通过加工贸易等方式嵌入全球生产体系中,承接了大量海外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大量海外产业转移对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变化生产了怎样的影响,需要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中国东部地区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劳动密度高的制造业是否正呈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国劳动密度高的制造业空间分布是否有了新的变化,也需要深入研究。
三、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特征 利用1980-2008年中国分省分行业制造业数据,根据公式(1)、公式(2)和公式(3)的测算结果,可以发现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总体上看,中国制造业表现出明显的地理集聚现象。第一,从区位基尼系数看,2008年中国27个两位码制造业中只有3个制造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在0.5以下,占全部制造业总数的11.1%;而其他24个制造业的区位基尼系数高于0.5,占全部制造业的88.9%,实现工业增加值82917.22亿元,占全部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的90.1%。第二,从CR[,4]系数看,2008年前4位省区的地理集聚率在40%以下的制造业只有4个,占全部制造业总数的14.8%,而前4位省区的地理集聚率在60%以上的制造业有12个,占全部制造业总数的44.4%(见表2)。
(二)分产业类型看,高外向度、高劳动密集度制造业地理集聚度较高,而低外向度、低劳动密集度制造业地理集聚度相对较低。为反映中国不同类型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差别,首先根据各制造业区位基尼系数的大小,将制造业分为四大类:一是区位基尼系数在0.7以上的制造业,为高地理集聚度制造业;二是区位基尼系数位于0.6至0.7之间的制造业,为较高地理集聚度制造业;三是区位基尼系数位于0.5至0.6之间的制造业,为较低地理集聚度制造业;四是区位基尼系数小于0.5的制造业,为低地理集聚度制造业(见表2)。由表2清晰可见不同类型制造业地理集聚的特点:第一,高外向度、高劳动密集度制造业显现出较高的地理集聚度特点。2008年6个高地理集聚度的制造业中有4个属于高外向度、高劳动密集度制造业。第二,低外向度、低劳动密集度制造业地理集聚度相对较低。2008年3个低地理集聚度的制造业都是低外向度、低劳动密集度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