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主宰了20世纪的后半期国际政治。在后冷战时期,许多国家的学者利用新获得的档案资料来仔细考察和重新评估冷战史。自从冷战国际史项目(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于1991年在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the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建立以来,“冷战国际史”这一概念,已经被广为接受。1997年,著名历史学家约翰·加迪斯(John L.Gaddis)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冷战史新研究”(the New Cold War History),他认为其特征在于利用多方档案以及“这场冲突所有主要参与者的记录”。① 就其“新意”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视野、新角度: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冷战结束,使学者们能够将冷战作为一个有头有尾、完整的事件来重新看待,重新解释;二是新材料,新证据:冷战结束前,西方冷战史研究所利用的主要是西方档案,尤其是英美两国档案,因此冷战史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实际是美国对外政策和英国对外政策的研究,而不是真正的全球冷战史研究。冷战结束后,随着前共产党国家档案的大量公布,使得冷战研究可以建立在多边、多国档案的基础上。2003年,陈兼和余伟民发表专文,对“冷战史新研究”的崛起、主要学术特征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梳理。③ 本文根据相关英文文献,④ 对过去十年美英两国冷战史研究新发展、新动向以及冷战史研究现状,做一总结归纳。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美国的主要冷战研究中心、研究冷战的资料来源和新的研究方法、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绍、英国冷战研究概况等。 美国主要冷战研究中心 很多美国大学开有专门教授冷战的课程或其他课程如美国外交政策、美国国内政治和文化、世界史、亚洲史、国际冲突和合作等,也涉及很多冷战史的内容。大多数冷战研究专家在历史系,但在政治系、美国研究系、人类学系和社会学系也有研究冷战的学者。除了下面将要重点介绍的四个以大学为依托的冷战研究中心外,其他一些大学也有很多著名的冷战研究学者: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康纳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得克萨斯州奥斯丁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等。根据成立的时间先后循序,四个以大学为依托的冷战研究中心为: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冷战研究中心(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 Center for Cold War Studies)——1994年成立冷战历史小组,2002年建立冷战研究中心;1998年成立的哈佛大学冷战研究项目(the Harvard Project on Cold War Studies);2000年成立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冷战研究小组(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Cold War Croup)和2001年开始的纽约大学冷战研究项目(New York University,Project on the Cold War)。 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冷战研究中心(http://www.history.ucsb.edu/projects/ccws)现由雅趣(Salim Yaqub)教授主持,开设本科生和研究生冷战史研究课程,培养博士生,召开国际会议(特别是亚洲冷战方面的会议),并举办公共讲座和研讨会、接受访问学者等。该中心还设有一个辅助中学和大学教师从事冷战教学的网站(http://www.coldwarclassroom.org),名为“冷战与国际冲突”(contemporary conflicts in light of the Cold War)项目。 哈佛大学冷战研究项目主要是一个学术研究机构,同时也开设冷战研究方面的课程。该中心由著名学者克莱默(Mark Kramer)主持,他本人是俄国问题研究专家,精通数国语言。该中心收藏大量前苏联集团国家的档案,主编冷战研究学刊(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http://www.fas.harvard.edu/~hpcws/journal.htlm)、冷战研究学术专著系列丛书(http://www.fas.harvard.edu/~hpcws/bookseries.htlm)、举办会议和学术讨论会等。哈佛大学冷战研究项目主要是利用前苏联集团的解密档案来认识冷战,开展理论讨论,为现实政治总结历史教训。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前苏联的种族冲突和民族动荡问题。哈佛大学冷战研究项目提供网上获取前苏联集团档案(http://www.fas.harvard.edu/~hpcws/documents.htlm)的机会以及有关冷战研究的其他机会(http://www.fas.harvard.edu/~hpcws/sources.htlm)。哈佛大学还有关于苏联共产党历史的大量微缩胶片。 乔治·华盛顿大学冷战研究小组注重用跨学科的方法研究冷战史,探讨冷战史与当前美国对外政策的关系。该中心现由哈利森(Hope M.Harrison)教授主持,主要学者有赫希伯格(James G.Hershberg)、布热津斯基(Gregg Brazinsky)和古德盖尔(James Goldgeier)等。在历史系和政治学系开设冷战研究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该小组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冷战研究中心有博士研究生交换项目。近十年来,该中心与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冷战研究中心和伦敦经济学院冷战研究中心举办每年一次的博士生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博士研究生在论坛期间宣读他们利用新材料、阐述新观点的论文。会议评选出来的最好论文,在伦敦经济学院冷战研究中心主编的《冷战史》(Cold War History)期刊发表。中心特别注重冷战史专业的研究生的培养,从2003年以来,受梅隆基金会(the Andrew W.Mellon Foundation)资助,每年暑期为研究生举办如何使用档案的短训班。短训班为期一周,训练和培养现代史和国际关系专业的博士生从事档案研究的能力。已有数名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博士生参加过该学院的培训。中心还获得美国国家人文基金(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the Hu manities)资助,为大学教授和中学教师举办暑期培训班,指导他们如何将冷战研究的最新成果传授给学生。与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史研究项目合作,中心利用美国国家人文基金的资助,为中学教师和学生设立了关于冷战档案的网站(http://www.coldwarfiles.org)。自2008年以来,中心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共同在暑期举办冷战国际史中美博士论坛,为中美两国高校从事冷战史研究的在读博士生和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可以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