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906年纯净食品药品法之由来

作 者:

作者简介:
作者兰教材,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1。

原文出处:
史学月刊

内容提要:

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进行,美国的食品药品质量迅速恶化。民间改革者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奋起抗争,政府中以哈维·韦利为代表的一部分官员出于各自的目的也投入到纯净食品事业之中,为通过一部全面的纯净食品药品法而斗争。纯净食品议案的反对者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其中一些人的反对理论也是合理的。1906年,美国终于通过了第一部全面的纯净食品药品法,这是美国食品药品管制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美国开始通过社会立法来促进民众的福利。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11 年 05 期

字号: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由来已久,当今走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前列的美国同样经历了一个由“乱”到“治”的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的极大飞跃,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迅速转化。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美国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复杂的工业社会结构和城市分层导致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新出现的交通运输工具虽然缩短了人们在空间上的距离,但人与人心理之间的距离却在不断扩大;生产商唯利是图,逐渐集约化和规模化的食品药品掺假泛滥成灾。

      这种状况促使美国有识之士挺身而出,他们组织联盟,进行宣传,唤醒大众,给国会施加压力,要求通过法律改变现状。法律的制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对纯净食品和药品法的宣传和鼓动是美国那一时期的一个缩影,展示了政治、科学和文学的互动①。1906年,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了《纯净食品、饮料和药品法》。围绕该法通过的原因以及各种力量对该法的通过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等主题,美国一些学者进行了研究②。国内关于美国1906年纯净食品药品法的专门研究尚属空白③。本文拟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综合中外学者的成果,对1906年美国纯净食品药品法的出台做一个考察,以展现当时各种势力的复杂斗争。

      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食品、医药状况及其原因

      大约从1870年代初开始,美国的食品和药品的质量开始急剧恶化。不断涌现的食品加工厂肮脏不堪,在食品的存储和加色中毫无顾忌地使用危险的化学制品,食品和饮料的掺假现象越来越普遍。劣质的食品和受到化学污染并且充满病菌的牛奶及饮用水是人们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声称安全有效的专利药泛滥成灾,但它们根本不能治愈人们的病痛,反而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安全问题④。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食品掺假⑤

      当时调查显示,美国大部分肉类加工厂的卫生和质量监管非常糟糕。在芝加哥一家最大的加工厂内,肉直接堆在肮脏的木制地板上,完全不在乎沾染上任何肮脏污物。更有甚者,有肺结核及其他疾病的工人也随口往肉里吐痰。工人不采取任何清洗措施就把这些肉铲到肮脏的运货车上,从一个房间推往另一个房间,掺上各种根本不能吃的干得像皮革似的肉片和猪皮、绳子以及其他垃圾后磨碎制成了罐装火腿。在所谓的鸡肉罐头里很难找到一丝鸡肉,里面往往是更便宜的劣质的猪肉和羊肉。抽样调查显示,大量的罐装肉类食品都有寄生虫污染问题存在⑥。牛奶和其他饮料的掺假现象同样严重。在加工过程中,企业在牛奶中掺入大量的水。为了消除牛奶稀释的痕迹,就在里面添加增稠剂和增色剂等化学制品;为了使牛奶口感正常,就在里面添加焦糖;为了防止牛奶过期变质,就在里面添加甲醛、硼酸、硼砂和硝酸钾等。同时,在向里面添加各种“成分”的过程中经常还会混入尘土、粪便、尿液以及病原体。

      总的来说,掺假和质量问题并不限于食品行业,这在当时是普遍的现象,是多数行业、多数商品都存在的问题。就食品和饮料而言,当时形形色色的掺假大致可归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次充好,所掺入的物质多数都对身体无害,只是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或者减少了食品的营养,可称做经济掺假。例如,鸡肉罐头里面掺入了比较便宜的猪肉。第二类是由于加工过程中无视卫生所造成的问题。比如,加工肉类产品的时候混入了指甲、动物皮毛甚至死耗子等不卫生的异物。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食品成色不佳,有损视觉美感,好在这些有意或无意掺入的物质还算天然,没有太大的毒性,在加工时或者吃之前只要加热到100摄氏度,基本上就没有危害了(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即使不加热,昆虫或者皮毛都是无害的细菌)。这可称之为美感污染。第三类是加工或者储存中人为添加危险的化学制品。这种情况的危害最大,轻则导致消费者身体不适,重则会让消费者患上慢性疾病⑦。这类制品最常见的就是防腐剂了。由于检测手段和相关知识等方面的局限,就防腐剂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而言,当时并没有定论,有一定争议,但认为对身体有害的意见略占上风。不管怎样,对这些生产商来说,在食品里面添加不知道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害的不明物质,就表明了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唯利是图的态度,其危害毋庸赘言。

      以上分类只是大略言之,在食品的实际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并不能明确确定哪种食品使用了哪一类掺假,更多的时候是三类掺假兼而有之。在这些掺假中,第三类最具隐蔽性,相对来说不易引起公众的注意;第一类掺假只要做得不是太过分,民众一般也难以察觉,即使察觉了有时也不太在意。最让民众愤怒并且因此起而抗争的是第二类掺假,也就是美感污染。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医药状况及媒体的反应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以今天的标准来看,美国人的日常饮食习惯和结构很不科学。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们的主食只有玉米面包和浸在糖浆里的腌猪肉(如果家里有糖浆)。那时偏见和迷信使许多有益于健康的食品反而不能吃。比如,人们普遍相信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导致了霍乱,所以人们很少吃水果和蔬菜。他们的食品通常用油煎,而油煎食品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结果肠胃疾病很普遍⑧。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医疗能力相当。有限,对许多疾病的来源认识不清。细菌学和微生物理论在19世纪末刚刚兴起,人们的公共卫生观念也比较淡薄,对医药科学的认识非常模糊,想当然地认为疾病主要是由道德败坏或者是环境毒气导致的⑨。这就为庸医的出现大开方便之门,为专利药品(patent and proprietary medicine)的流行提供了土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