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15;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71(2010)03-0039-08 过去的近半个世纪,全球范围内地区与国家间贸易、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随之政治变革也日趋深化。针对上述国际经济与国内政治的双重转型趋势,本文拟以欧洲历史经验为例,探讨不同国家的国际贸易一体化与国内政治变革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研究贸易一体化为何能够以及怎样推动国家内部的政治变革。 一、本项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当前许多文献着重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结构等视角研究一国的政治变革,尤其是从威权主义政体向自由民主政体的转型。本文拟从制度研究入手,思考引发国家政治变革的制度要素,尤其是关注制度变化的国际贸易因素,研究推动国家政治制度成长的根源。这是对传统国内政治变革范式研究的一种创新。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古勒维奇(Peter A.Gourevitch)对既有的研究作了逻辑上的梳理。他概括了国际经济对于国内政治变革作用的不同观点,其中许多观点富有启迪。①格申克隆主义者(Gershenkronian)强调,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后工业化国家需要更多的中央集权;依附论的理论则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建立的经济体系制约了边缘地区国家的经济与政治选择。②而自由发展主义学派则反对上述两派的观点,认为自由世界市场的力量推动了每个国家的发展,其所期待的政治后果也是乐观的。相互依存学派辩称,国际经济的互动与合作,将通过约束政府的权力从而改变国内结构。简言之,上述理论厘清了国际经济对国内政治发挥影。向的三种类型:一是国际经济能够制约国内政治变革,二是国际经济将为国内政治变革提供机遇,三是国际经济对国内政治变革影响甚微。而古勒维奇则强调,要从国内行为体的政策选择、国内联盟等角度思考国际经济对于国内政治的影响。 在更多晚近的文献中,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制度和政治行为体的相关性做了比较研究。譬如,杰弗里·弗雷登(Jeffry A.Frieden)和罗纳德·罗戈斯基(Ronald Rogowski)着重从社会行为体的利益博弈角度进行思考,③而杰弗里·格瑞特(Geoffrey Garrett)和彼得·罗杰(Peter Lange)则从现有制度在过滤和凝聚社会行为体的偏好方面的作用进行探讨。④他们研究的共性在于,不同的研究路径和视角可架起国际经济与国内政治之间关系的桥梁,具体可将国际经济的功能解构为三方面的影响,即引起政治变革的外源性变化(尤其是国际贸易)、改变行为体的偏好和重塑政治联盟。 上述观点为研究贸易一体化和政治变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启迪。政治变革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我们不能期待国际贸易一体化在任何背景下都能够带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正如亨廷顿所言,任何民主转型都有特定的背景、不同的原因,没有一种转型是必须的,或者是充分的。⑤而引发制度转型的要素变量,如行为体的偏好、制度背景等,都是潜在的制度转型的必要条件。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可以期待贸易一体化能够导致制度变迁。 19世纪下半叶被普遍认为是全球化的第一个发展时期。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变革以及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实施,大幅加快了世界贸易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欧洲的历史经验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亟需破解的问题是,国际贸易一体化为何能够以及是如何推动国内政治变革的。 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将创新目前的研究范式和理论,拟结合外部市场准入、国内政治经济联盟和政治变革等维度,制定新的研究思路和框架。本文的核心论点是,国际贸易一体化的复杂性,主要源自于国家和地区之间非均衡的一体化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不同国家融入地区和全球市场的程度存在巨大差异。当一些国家通过贸易一体化的制度安排,增加对另一个市场的准入,该国也在同时削弱一体化以外国家的外部市场准入。不同国家对外部市场准入的程度变化之差异,则深深根植于日益增长的贸易一体化的非均衡性,而不仅仅是贸易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最终,这些程度不同的变化,必然影响到国家的政治变革。 本文的逻辑思路是,一国对外部市场准入的变化,能够对本国国内的政治施加影响,或者提供国内变革的机会。外部市场准入的增加,可以削弱国内政治联盟对其政治领袖的依赖,从而削弱政治联盟的凝聚力;而外部市场准入的减少,也将削弱政治领袖通过经济福利维持其联盟统治的能力,从而动摇其政治根基。两方面的变化都会削弱威权主义政体政治联盟的向心力。结果是,通过国际贸易这根经济杠杆,政治联盟和政治制度实现转型。本文按照以下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分析19世纪下半叶国际贸易体系的特征,以及影响国际贸易不平衡发展的要素。然后通过普鲁士(德国)、法国和俄罗斯等欧洲三国的实证考察,阐释国际贸易发展对于政治变革的不同影响。本文最后进行学理上和实践上的总结。 二、非均衡的一体化:19世纪的欧洲实践 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期,被普遍看作是“贸易的革命性扩张”⑥时期。罗戈斯基(Dani Rogowski)的统计资料揭示了这一时期贸易发展的特征,即“考虑到价格的变动,数据显示从1800-1840年国际贸易增加了135%-150%。(这个数据)比起1840-1870年间增长了四倍,比起1870年到19世纪末增加了两倍,比起1901-1913年则增加了大约一半。”⑦历史表明,国际贸易的增加跨越了“漫长的19世纪”;从1800年到1913年,国际贸易保持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罗戈斯基的研究也说明,英国1846年废除《谷物法》,以及1879年俾斯麦推出“钢铁和黑麦”关税政策,对于欧洲的国际贸易产生了何其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