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留日回族学生与辛亥革命

——基于“留东清真教育会”会员史迹的考察

作 者:

作者简介:
许宪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教授;哈正利,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副教授(武汉 430073)。

原文出处:
民族研究

内容提要:

在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历史中,留东清真教育会的组建及其刊物《醒回篇》的发行,以及其爱国爱教的思想颇受后世关注,但其成员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本文考订留东清真教育会主要成员事迹,探析其与同盟会的关系,发掘其成员归国后在各省光复运动中的表现,揭示晚清回族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的关联,认为该会是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创立的一个革命团体。留东清真教育会成员的行动,体现了近代回族的文化自觉和国家认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主共和观念对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发展的影响。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1 年 10 期

字号:

      留东清真教育会是近代回族历史上较早成立的社团之一。该会由来自四川、云南、山西、湖北、湖南、河南、陕西、江苏、广西、广东、山东、直隶、安徽、奉天等14个省的回族留日学生共36人于1907年在日本成立,宗旨为:“联络同教情谊;提倡教育普及,宗教改良。”① 次年,该会便发行了杂志《醒回篇》(初名《劝告清真同胞书》)。这一杂志则是回族历史上“最早的刊物”。② 其后,因留日学生的相继归国,该会随即自动解散。白寿彝对这一事件极为重视,评价说:“光绪宣统年间,回教先觉之士,受了时代思想的影响,经师王宽倡办新式学校于北京,鼓吹教育普及,提倡经书两通。留日回教学生三十六人组织留东清真教育会于东京,发刊《醒回篇》,讨论回教教务之改进及实施回教教育之方策,字里行间暗示民族革命的意思。这是清末中国回教的一种新气象。”③

      关于留东清真教育会的论述多散见工具书和著作中。对于其成立的原因,除了日本学者松本真澄外几乎无人讨论。对于该会的性质,基本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是文化教育团体,④ 一种认为是文化团体。笔者以为,要想真切把握该会的性质,就必须探知其成立的直接原因和动机,乃至其成员在该会解散后思想和行为的集体性倾向。为此,笔者拟梳理分析留东清真教育会成员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史迹,以加深对上述问题的理解。

      一、留日回族学生加入同盟会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领导和组织了全国性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同时在留日学生中积极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据当时留学日本的回族学生金应豫回忆:“孙中山曾在日本东京锦辉馆召集中国留学生讨论中国前途,他说:‘中国政治腐败,受到列强侵略,立宪不行,保皇也不行,非革命不足以生存。’当时听众心情非常激动,革命思想很快就在留学生中传播开来。”⑤ 此后,金应豫就加入了同盟会,成为山西同盟会的早期会员之一。不仅如此,就在孙中山创立同盟会时,组织留东清真教育会的36名学生中不少人不约而同地加入了同盟会。目前,我们所能证实的是,36名回族学生中至少有14名同盟会会员。如下表:

      

      以上同盟会员中,多数是在留东清真教育会成立之前就加入同盟会的。如上面提到的金应豫就是在听了孙中山的动员后加入的。据马彦虎考证,刘庆恩、杨光灿、龚选廉三名川籍会员均于1905年加入同盟会,属首批会员。⑥ 由于当时云南学生李根源是同盟会创建人之一,在他的影响下,赵钟奇、保廷梁、孙永安、王廷治等均首批加入同盟会,后来成为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和护国首义的骨干。⑦ 而马应薰经廖仲恺介绍,曾经参加1905年8月20日由孙中山主持的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⑧ 可见他也属于首批会员。此外,山西回族学生乔煦于1905年10月,与阎锡山、温寿泉、张瑜同日加入同盟会,并同时参加同盟会中的“铁血丈夫团”。⑨

      而难以确认加入同盟会日期的人主要是黄镇磐、马祖全、马宗燧、乔煦、马志道等。其中马志道出现在冯自由提供的《中国同盟会最初三年人名册》中,当属于早期会员。⑩ 而黄镇磐与廖仲恺、孙中山等关系比较密切,曾“奉孙中山之命,与廖仲恺策划北方革命,为孙中山的法律顾问之一”;(11) 马祖全可能是同盟会的湖北主盟人之一。(12) 因此,这两人入会时间也当较早。

      在革命团体同盟会成立的同时,民主革命的爱国思想在留日学生中也开始产生巨大影响。当时设在东京的中国同盟会总部,以《民报》为阵地宣传“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的政治主张,同改良派展开针锋相对的论战;并且组织同盟会员,经常深入中国留学生集中的地方,与改良派短兵相接,针对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三个核心问题,开展面对面的辩论。在这些活动中,回族学生马应薰“总是争先恐后出场。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协同全体同盟会会员,冲锋破阵”。(13) 在捍卫民主革命思想的问题上,刘庆恩给当时的留日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1906年冬,一群四川籍留学生在宿舍里就革命与立宪问题进行争论,周先登虽理屈词穷但仍然坚持主张君主立宪,纠缠不休。刘庆恩一怒之下,用火钵向他击去,周先登吓的抱头鼠窜而去。“刘痛击周先登,曾经在留日学生中搏得一致好评”。(14) 留学德国时,当辛亥武昌首义消息传到柏林时,刘庆恩欣喜若狂,他撕毁清朝龙旗,自制两面三色旗交叉置于办公桌上,以示庆贺。“当清廷驻德国使馆参赞前往进行干涉时,他理直气壮地回答道:‘裂龙旗者,我也,制三色旗者,我也。汝欲目我为革命党,我便是革命党,将奈何?’并拳殴参赞将其逐走”。(15)

      同时,留日回族学生也积极地在民族内部进行动员。如:“云南回族赵钟奇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后,便与同在那儿留学的直隶回族黄镇磐、云南回族保廷梁、四川回族杨光灿等人联络,组织国内14省留学于日本的回族学生,建立起革命团体‘留东清真教育会’,并编辑出版了回族历史上第一份进步刊物《醒回篇》,将之寄往云南等民族地区广为散发。”(16)

      可见,在留东清真教育会成立之前,其主要组织者赵钟奇和黄镇磐已经是同盟会成员;该会三分之一以上成员已经加入了同盟会。这说明,当时回族留日学生在追随民主革命的道路上显然是走在时代的前列的。而且,加入同盟会的回族学生具有强烈的民主革命思想倾向。由此可初步认定,留东清真教育会是一个由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回族学生组建的进步团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