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1)04-0119-06 在辛亥革命期间,作为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对百年前中国这一“历史性巨变”予以极大的关注,并进行了详尽报道。近年来,近代西方传媒涉华报道逐渐引起学界关注①,但对辛亥革命时期《泰晤士报》涉华报道的研究仍很薄弱。本文以《泰晤士报》历史文本为依据②,结合新闻框架分析方法,拟对《泰晤士报》关于辛亥革命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特征及影响进行探讨。 一、对《泰晤士报》辛亥革命报道的新闻构架分析 框架分析(Framing Analysis)是基于框架理论的一种研究方法。就新闻报道而论,理解构架有助于揭示新闻报道中包含的加以强调的元素。对媒体来说,新闻构架通常设置一种主导的或首选的阅读,它通过突出某一方面、削弱其他方面来构架新闻,从而将读者的注意力导向被突出的部分③。框架分析主要包括以下要素:基本数据、主题设置、关键词、信息源,等等。本文首先运用这一方法对《泰晤士报》关于辛亥革命的报道进行分析。 1.基本数据分析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泰晤士报》在第二天就获得了起义的消息。12日和13日,《泰晤士报》分别在第8版和第6版显要位置开辟专栏进行报道。从武昌首义到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的五个月间,该报在国际版对辛亥革命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密集而详尽的报道。据统计,此间《泰晤士报》关于辛亥革命的相关报道总量达200余篇,除去星期日不出报,亦即《泰晤士报》平均每天至少刊载一篇有关辛亥革命的新闻报道。《泰晤士报》全文数据库支持关键词检索,在新闻题目中以“中国”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的新闻报道达149篇。按照涉华新闻分类构成可划分为:消息、通讯84篇,经济类新闻35篇,社论18篇,其它12篇;其中与辛亥革命相关的新闻达96篇,所占比例接近三分之二。可见,辛亥革命相关报道在《泰晤士报》涉华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关键词“中国”之外,《泰晤士报》关于辛亥革命的新闻标题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关键词分别是“袁世凯”、“满清”、“武汉”、“北京”、“叛乱”、“南京”和“孙中山”。其中,关于辛亥革命代表人物孙中山和袁世凯的报道分别是11篇和31篇,说明后者占据了《泰晤士报》的报道重心,而作为革命领袖,关于孙中山的报道与之相比则较为逊色。另外,该报在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描述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是“叛乱”或“反叛”(revolt,Rebellion),出现的频率达17次之多,而称其为“革命”(revolution)的标题新闻只出现5次,其对辛亥革命的舆论导向由此可见一斑。
2.信息源分析 新闻信息源是考察新闻是否具备可信度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媒介信息源决定了新闻的真实性。自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武昌与外界基本断绝了消息,直到一个星期后,《泰晤士报》驻北京通讯员莫里循还在向总部抱怨:“因为与汉口的电报业务中断,很难得到确切的消息。”④起义第二天,莫里循才通过其情报网络,获悉了起义的消息。随着革命进程的推进,《泰晤士报》获得新闻素材的来源日趋多元化。其中,占最大篇幅的首先是该报驻北京记者获得的报道。其次是欧美等国驻华通讯社的讯息。起义之初,由于《泰晤士报》在武汉没有设置通讯机构,因而无法获得武昌起义的第一手报道,其相关报道主要转载别国驻武汉获得的信息,特别是来自法国路透社的新闻。再次,《泰晤士报》驻巴黎、柏林、罗马、纽约等欧美各大城市通讯员通过外交渠道和各国报纸了解到的有关辛亥革命的间接报道。此外,还有该报驻中国上海等其它城市获得关于对辛亥革命的报道。 3.新闻主题分析 新闻主题作为新闻话语中最为重要的信息,对于理解新闻话语的含义以及传播者的意图起着关键作用。新闻文本中所涉及的主题范围通过影响受众注意力从而建构着他们对该事件的认知结构⑤。大量的关于某个或某类事件的报道还会引导一定时间内政治或社会讨论的议题。《泰晤士报》报道辛亥革命的主题设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领域:(1)关于辛亥革命爆发、发展进程的全程跟踪报道。相关主题包括:武昌起义、各省对革命响应、南北和谈、民国建立等重要历史事件。(2)列强对革命的反应。武昌起义爆发后,该报最先关注外国人在武汉地区的人身财产安全。随着革命的深入,《泰晤士报》更加关心革命局势发展对各国在华既得利益的影响。其报道的素材包括:英国、日本、美国和沙俄等国对辛亥革命和清政府的态度,四国银行对华贷款问题,等等。(3)关于关键人物——袁世凯和孙中山的报道。辛亥革命期间,《泰晤士报》对二者的言行和政治主张进行了多篇幅报道。(4)清王朝命运的沉浮也是报道重点,其中仅以“满清”为题目的报道就达22篇。作为革命的对象,清王朝对革命的反应、财政困难、与革命派的谈判、逊位过程都是其报道的重要素材。从选题的总体情况看,《泰晤士报》对革命在各地的进展、南北和谈、袁世凯的活动、列强反应等细节内幕表述着墨颇多,而对辛亥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缺乏应有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