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为沪地教会中学之冠”

——近代上海徐汇公学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马学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200235

原文出处:
史林

内容提要:

徐汇公学于1850年创办,被誉为“西洋办学第一校”,也是天主教系统在上海设立的最著名学校之一。这是马相伯、马建忠、李问渔、潘谷声、翁文灏、张家树、傅雷等一批名人的母校。本文围绕徐汇公学的创立背景,并通过对不同时期《徐汇公学章程》的文本解读,分析公学的办学宗旨、生源变化、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继而结合徐汇公学内两个组织的成立,即公学圣母会与校友会,解析徐汇公学校友与教友网络的构建。本文在梳理大量有关徐汇公学中外文原始档案与文献的基础上,反映这所百年名校的办学特点及其所具有的社会影响。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1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95.1;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10)06—0001—13

      徐汇公学由天主教传教士于1850年创办,是近代上海最早按照西方办学模式所创立的学校之一。在中西之间、传统与近代之间,这所学校不断演绎着自己的传奇。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所学校的变迁对于近代上海乃至中国的中学校史研究具有“标本”意义。

      徐汇公学作为上海的一所著名新式学校,开风气之先,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徐汇公学的西洋管弦乐队,是中国第一个学校乐队,它对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徐汇公学是我国最早接触西方戏剧演出的学校之一,公学学生很早就用中外语排演戏剧,此后成为学校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公学很早就开始编撰涵盖诸多学科的学校课本,时称“汇学课本”,其中包括泰西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法语、英语、拉丁语、音乐、体育等课本;它是上海乃至全国较早拥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的学校;公学很早设置音体美课程,并对学生进行油画训练;也是全国第一个拥有足球场的学校,徐汇公学足球队享誉沪上,在多次赛事中获得冠军。在近代,徐汇公学以管理严格、师资雄厚及培养学生优秀而称誉沪上,名闻海内外,中外人士、社会各界纷纷前来这所学校观摩考察,对这所学校留下了深刻印象。1914年,时任上海知县的洪锡范来徐汇公学参观后发表演说,称之为“中国各种学堂之标准”。① 1931年,学校立案转制,上海市教育局对该校的评语为“该校创办于1850年,历史悠久,成绩斐然,素为沪地教会中学之冠。”② 1932年易名为徐汇中学。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教会学校,徐汇公学在海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它的意义自然不能局限于对一般学校的考察。本文在梳理大量有关徐汇公学中外文原始档案文献的基础上,③ 通过对这所百年名校的创办背景、章程演变、课程设置与教友、校友网络构建的解析,反映其办学特点以及所具有的广泛社会影响。

      一 徐汇公学的创办与早期生源

      徐汇公学是在1849年至1850年饥荒年代里创办起来的一所教会学校。1849年五六月间,我国霪雨为灾,全国江河溃决,而江南之水势尤甚,尽成泽国,各地难民充斥,处境堪怜。“上海土人既遭此奇厄,兼之各处难民衣衫蓝缕游行街中,风餐露宿,甚为可怜……徐家汇教友深恐有害地方治安,乃恳请司铎代畜其子弟,……复有多数教外难民求司铎收养其子弟一听司铎陶成之,抚育之,若是者得十二人云”。④ 传教士设法收容难民子弟,施以教育,于1850年正式建校。将其命名为“圣依纳爵公学”,因地处徐家汇,亦称徐汇公学,或徐家汇公学,法文为“COLLGE ST-IGNACE ZI-KA-WEI”。关于徐汇公学的创办人,当地文献有这样一段记载:“徐汇公学,在徐家汇天主堂。道光三十年(1850年),法教士南格禄创办。原称圣依纳爵公学,……悉遵中国功令,专课诗文。”⑤ 其中提到了南格禄。南格禄(Claude Gotteland)为法国耶稣会传教士,他与另一位传教士艾芳济(Franoi Estève)于1842年7月抵达上海,后在上海一带传教。⑥ 南格禄是19世纪40年代首批来沪的法国传教士之一,曾任江南耶稣会会长。由于资历与名望,南格禄成为徐汇公学的早期创办人之一。但真正对早期徐汇公学发展作出贡献的是晁德莅。晁德莅(Angelo Zottoli),字敬庄,意大利那不勒斯耶稣会士,后转入法国耶稣会。他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来华,居于上海徐家汇,在江南地区传教。晁德莅来华后,刻苦研习汉语,熟读儒家经典,是一位富有学养的著名汉学家,著有中文《真教自证》及拉丁文《中国文学历程》,于“古文、八股文、小说、诗、词、曲、戏剧、对联,以及《三字经》、《幼学琼林》等,无不摘译,凡六巨册,实耶稣会二度来华后罕见之才也”。⑦ 晁德莅后成为神父,为当时上海近40个外国耶稣会神父中年纪最轻的一位。⑧ 1853年,晁德莅出任徐汇公学校长,此后至1874年他一直担任此职。在他的主持下,徐汇公学日渐兴旺。⑨ 晁德莅整饬学务,卓著勋劳,“对于学务方面,构设进行,三育并重。另于神业途上,循循善诱,因材施教”。⑩ 晁德莅从而被认为是徐汇公学的真正创始人。

      公学初创之时,学舍仅茅屋数间,学童12人。此后,人数逐年增多,1851年,学生增至31人,教员4员;1852年有学生44名。(11) 早期的学生,既有教内的,也有教外的,但多为贫寒之家的子弟。值得一提的是,马相伯就是公学早期的学生。马相伯,原名志德,又名钦善,亦名建常,后改名良,字相伯(亦作湘伯、芗伯),晚号华封老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生,江苏丹阳人,寄籍丹徒(今江苏镇江)。马相伯从小接受教会教育,兼学《四子书》。1851年,12岁的马相伯从丹徒来到上海徐家汇,进入刚成立的圣依纳爵公学读书,学名“马斯臧”,而来沪求学之事,“父母不知也”。(12) 此时正值晁德莅主持徐汇公学,遵循中国传统教育,专课诗文,对中国古籍经典的教学极为重视,曾聘请多位举人任教。马相伯在入学之前,已具备一定的经学根底,由此马相伯深得晁德莅校长的器重,而马相伯“国学与科学皆大进”。(13) 起初,马相伯也想走通过科举获取功名之路,但太平天国运动阻断了他的晋身之阶。于是,他继续留在学校:“先生与弟(即建忠)留校中,且助教国文。十五岁读拉丁文及法文。十九岁,法领事欲聘为秘书,辞之,谓‘我习法文,为祖国用也’。二十岁习希腊文,攻哲学暨神学者凡十载。”(14) 马相伯后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并被教会授职为司铎,成为耶稣会教士,派往安徽、江苏等地传教。1871、1872年间,马相伯自南京返上海徐家汇,出任徐汇公学校长,他是徐汇公学历史上第一位中国人校长。

      早期徐汇公学的学生,不少人的背景与马相伯相似。从1853-1873年徐汇公学圣母会149名会员的籍贯或会口来看,他们大多来自上海、松江、川沙、崇明、海门、苏州、常熟、江阴、丹阳等地。(15) 熟悉江南传教史的人都知道,早在17世纪,江南地区就有一些人信奉天主教。据清康熙二年(1663年)的一份资料记录,江南省那时有12座大教堂和许多会口,共计有55 100名教友。“教友群众的主要点,是在上海附近以及运河两岸,例如淮安、扬州、南京、苏州、常熟、嘉定、松江”。(16) 位处长江口的崇明岛开教则稍晚一些。“徐光启的一个孙女许甘第大,是(江南)教区卓越的恩人,她曾给教区的发展以大量的资助。与此同时,天主教也传入了崇明岛”。(17) 在上述提及的徐汇公学149名学生中,就有9人来自崇明一地。数百年来,江南的一些地区一直是传统天主教社区,被称为“老教友”。早年在徐汇公学就读的学生,不少家庭与教会有着深厚的渊源,从小就接受教会的熏陶,他们很早就有一个教友活动圈。马相伯当年来公学读书,是“因友人介绍,进入徐汇公学”。(18) 这位友人是谁?怎么能使一位12岁的丹徒少年独自来到上海?诸书虽明确没有记载,但这位友人的背景隐约还是可以揣摩到的。马相伯来公学后的第二年(咸丰二年,1852年),他的弟弟马建忠(字眉叔)也入校学习,年仅7岁,“盖当时之徐汇公学实兼有小学及中学性质也”。(19) 马建忠在校时,原名乾,字斯才。另据对1853-1873年徐汇公学圣母会149名会员的年龄统计,这些学生当年入校的年龄,最大的为23岁,最小的仅11岁,大多在14-19岁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