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0X(2011)03-0075-05 “回流”:是指发源于某地的某种民间美术在发展过程中随民间艺人迁徙而流散到各地,后因生存、发展的需要,又回到其发源地。“集聚”:指发源于不同地域的民间美术,因生存、发展需要,集聚在某个地方。在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民间美术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在新的土壤中、新的条件下,其保护、传承、发展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 一、回流与集聚的原由 回流和集聚是现阶段我国民间美术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标志性现象,是民间美术行业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一种反应,充分显示出民间美术行业和民间美术艺人自身蕴含着的强大生命活力,他们具有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和创造机遇的能力,也说明对社会环境变化、市场经济发展最敏感的是民间美术行业及其从业者本身。这一现象体现了市场经济对社会资源配置以及对社会文化、生活状态的改变,蕴含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值得研究者进行全方位研究。 (一)民间美术回流现象的产生,其主要推手是市场,是作为市场主体的民间艺人在市场规律作用下的顺势而为。从历史上看,民间美术存在于特定的地域中,是特定地域生产、生活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民间美术是不能随意离开特定地域的。离开特定地域往往是因为战争、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原因。如,由于清末到民国期间的战乱,北京地区的一些民间艺人为求得生存离开了北京去外地,这样也就把北京地区的一些民间美术带到了外地。又如北京“内画鼻烟壶”的艺人们文革时期去了河北,就把这种民间美术带到了河北,如今,“内画鼻烟壶”在河北已经发展出一个新的分支了。今天民间美术出现的流动是民间艺人基于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主动选择,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如已在河北扎根几十年的“内画鼻烟壶”艺人又从河北回流到了老家北京发展。回顾历史,回流这一现象里面隐藏着民间美术的“迁徙”属性,这一属性是符合社会学原理的,符合人类的生存法则。 (二)民间美术的集聚现象,主要因为文化艺术中心城市对其发展的吸纳作用而产生。北京作为我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今天,吸引了多种文化艺术门类和大量民间文艺人才在这里发展。另外,随着政府和民间百姓对民间美术的重新认识和高度重视,北京正在形成有利于民间美术生存和发展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如在北京市重点支持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中,就包括民间美术。北京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对外地来京发展的民间美术艺人也积极支持,例如在北京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就有大量的非北京籍会员,比较典型的如北京剪纸名人孙二玲从家乡到北京发展十多年,已经成为北京剪纸界的一个代表人物。从集聚现象可以看出,“迁徙”属性使民间美术在市场经济时代绽放出新的活力。 (三)民间美术的回流与集聚现象,因民间美术市场的迅速形成和不断壮大而愈演愈烈。随着人们对民间美术文化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入,民间美术作品近年来已经成为艺术收藏的一个热点,民间美术中的皮影、年画、泥人等作品价格年年上涨,因北京地区有全国最多的艺术收藏机构、艺术商业企业、艺术收藏家、民间收藏者和艺术素质较高的市民,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感兴趣的外国人及投资者也是其中重要的成员。再者,人们在深入了解民间美术的过程中,认识到民间美术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也被民间美术独特的装饰美感和审美特点所吸引,民间美术的质朴和泥土气息打动了越来越多的都市人,人们在进行空间环境的装饰时会考虑使用民间美术作品,这也给民间美术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都是民间美术市场迅速壮大的重要原因,容易使民间美术在北京形成一个有机的产业链。“迁徙”是为了寻找合适的土壤,民间美术的回流与集聚现象也因此产生,民间美术行业因此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展现出的新活力。 二、回流与集聚的民间美术的保护、传承、发展现状 民间美术的回流与集聚现象有着典型的时代特征,这种民间美术跨地域的流动现象,使民间美术成为“活”的艺术,重新焕发了生命活力。不同地域民间美术的融入和冲击对处于困境中的北京民间美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输血和推动作用,也使我们对用何种方式、何种政策保护、传承、发展当代民间美术提出了新的思考。 (一)保护现状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因回流与集聚现象的产生,迁徙到某一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民间美术拥有了一个自我调适的良好保护境遇。如下是内画鼻烟壶和剪纸艺术等回流与集聚到北京后获得保护的真题解答。 回流现象产生后,给处于生存困境中的民间美术保护送来了一贴良药。北京地区民间美术的回流现象,突出产生于内画鼻烟壶艺术中。从中国内画鼻烟壶的发展历史来看,当今内画鼻烟壶京、冀、鲁、粤四派均起源于北京,正是因为民间美术的迁徙属性,内画鼻烟壶在北京、河北、山东、广东四地安家并兴盛起来,其中产生回流现象最典型的就是京派和冀派。而冀派是四派中生长时间最短的一个派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其创始人王立三祖籍河北衡水,在北京出生,少时师从京派名家叶菶祺和叶晓峰,学习内画艺术,成为祖传五代的“叶派”艺术第一位外姓传人,曾为朱德表演内画艺术。“文革”时期,王习三被遣返回原籍衡水农村,1972年,他主动放弃回京机会,留在阜城国营综合厂筹建内画烟壶车间,从此开始走上冀派内画鼻烟壶艺术的发展之路。到了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不少冀派子弟陆续回流北京,反哺北京内画艺术。内画鼻烟壶的回流给处于生存困境中的北京内画鼻烟壶艺术的保护带来了转折性的变化,据有关资料统计,由此北京内画艺术从业者人数从回流前的两位数发展到了三位数,从业者从单一的北京籍扩展到了多个省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