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10)06-0122-07 龚贤晚年艺术有强烈的孤独感。这也是明清遗民艺术家的特点之所在,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有深厚的传统绘画技法根基,以哲学的智慧来作画,以绘画的语言表达他们对于人生和生命意义的思考。龚贤艺术的孤独妙在空灵和浑厚,本文主要来理解他艺术的空灵之心。 由于家国之痛使遗民长期处于精神的压抑之中,孤独无依的意识便伴随龚贤的一生;又由于他对中唐诗学传统的仰慕,一种彰显生命尊严和气度的精神,对他显然也有影响;还由于他一生都与佛门人士相交甚密,禅宗所追求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独立精神,都在他晚年的艺术中产生了深深的影响。他艺术中的孤独精神,正是他由个体的存在状态的感叹,上升到对人的生命和命运的思考。 本文结合龚贤晚年绘画体现出的禅学因素,来理解他晚年艺术的“孤独之境”和超越精神,其中记载着他通过孤独来思考人的心灵和命运的生命痕迹。他所走出的这条古学复兴的绘画之路,也是针对当时传统绘画的症结探寻的一条发展之路。本文分为两部分:孤独之境和超越精神。这是龚贤晚年有关艺术与人生价值思想的重要方面,也是理解他晚年绘画曾出现过凝练倾向的重要进路。其中在龚贤孤独的超越精神的论述中,认为他的孤独显示的是一种儒者的情怀,并由此对历史上有关龚贤曾出家的问题进行辨析。 一、孤独之境 “孤独之境”是龚贤的画境,也是他的遗民情境。他的艺术,赋予生命的孤独以一种诗意化的表达。他用绘画和文字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自我与传统,心灵与丘壑关系的体悟。这些对生命世界的体悟,都融在了他对孤独之画境的严肃而理性的探讨中。 龚贤艺术的孤独,首先体现在对自我和传统的反思中,具有居蛮荒出茕独的坦然。 清康熙时期,进入晚年的龚贤,主要精力逐渐由诗歌转向绘画,用更加沉寂而诗意的方式表达着他的孤独情怀。他的人生轨迹也是众多遗民的选择,“安定中有不安,消极中又有积极”概括了这个时期遗民的心态。当明清的易代,结束了一个纷扰喧闹的时代的时候,这样一批习惯了热闹的士人,由绚烂至平淡,甚至沉入枯寂。其间,他们的内心,有着对命运的顺从,也有着基于反思的主动选择。“此路不通京与都,此舟不入江与湖。此人但谙稼与穑,此洲但长菰与蒲。”①苍凉中透着淡定,诗中描绘的近于孤独的处境,正是龚贤所选择的自我。这一时期他的艺术思想主要围绕自我和传统的问题,这也是时代给予遗民艺术家的使命。肩负使命,龚贤选择的道路,走出了因时间的哀凉而有的故国情怀,在大的时空中去感知自我和传统。在独与天地精神的往来中,与世界做着心灵的对话。
图1 龚贤《山水册》(二十开之一) 故宫博物院藏1675年作 纸本、水墨 纵22.2厘米、横33.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龚贤山水册》(二十开),作于1675年秋,是他晚年的精品,也体现着画家趋向枯寂的心境。其中有一开,一位老者策杖前行,在苍茫的重山中,渐渐走向寻幽之处。此画是他典型的积墨画法,布满纸面的群山在层层的浓淡干湿的晕染之间,颇有质感,气氛浓重。而画面一角,一位策杖寻幽的老人,使我们不会再去感受连绵群山的雄健,而是群山中独立的人之茕独和凄清,更深深触动着我们的情思。把人置于一片大的山水中,是古代画家喜欢的表现方式,但在这幅画中,群山的苍茫,人的孑立,带给我们的已经不是渺小之感,而是满望去内心的苍凉。苍凉的是人,画中的一切因而透着人的情怀。世界的永恒,自我的短暂,时间带给了人无尽的寂寞与孤独。画中的老者,是画家本人,又俨若是你是我。画面要表现的似乎正是这种大的寂寞,以及命运永恒的孤独之感。然而,画面内在的雄浑,似乎又把一切包容其中,没有一点压迫之感,我们似乎还能听到老者的自语。“入山惟恐不深,谁闻空谷之足音”,这两句自题诗,透着一种居蛮荒出茕独的坦然。 龚贤在晚年的画跋中,谈及心灵与丘壑相通的问题时,显示着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命张力。所以,他艺术的孤独,是展现生命的过程,是一种艺术创造的形式。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龚贤《山水》册页,书画对开,共二十四页,是龚贤晚年课徒画稿一系的代表作。笔墨控制相当精简,但形态又极尽秀雅婀娜之致。笔墨不再仅是繁密有力中透出秀润,而是稀疏中同样贯穿着一种温润苍浑的气韵。这套册页,虽然没有署年款,但是无论笔墨形式还是画跋内容,应该也作于课徒画稿的创作时期。② 这幅册页的画跋十分重要。十二页对题,既有对传统笔墨的领悟,又有对生命和世界的体悟。 其中有一则颇有意味(图2): 一僧问主师:何以忽有山河大地?答云:何以忽有山河大地。画家能悟到此,则丘壑不穷。 这则跋文亦见于四川省博物馆藏《龚半千课徒稿》:“一僧问一善知识曰:如何忽有山河大地?答云:如何忽有山河大地,此造物之权舆,画家之无极也,不可不知。”③ [1]其内容应该出自一段禅宗经文。《楞严经》卷四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