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跨界的价值

——2010“书非书”展览的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新美术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11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基于一贯的理路,于2010年再次推出展览“书非书”。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的学术指向是现代的、创新的、当下的、前卫的,体现出中国书法学科学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书法纳入现代体制的高校教育后,实际上需要一个实验、磨合的过程,找出书法的教育理路。但是,在今天的一些高校,书法教育仍然是模糊的,借用传统的,和社会上培养书法人才的教育方式没有太大区别。因此,现代书法研究中心试图把书法高等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境界,真正开创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艺术教育。也就是说,现代书法研究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书法必须是艺术,培养的学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法家,而是艺术家。这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因为传统的书法是讲究临摹,重视国学与书法修养,而现代书法旨在培养新型的艺术人才。今天势在必行的是书法高等教育必须切入现代书法的理念。

      为此,现代书法研究中心除了理论、创作和教学的实验外,还打造了两个学术平台,一是“平安夜”书法现场;二是“书非书”展览。“平安夜”书法现场使书法和大众媒体、当代生活联系得紧密一些,而“书非书”展览,体现在和其他艺术门类的跨界,推动书法艺术充分吸收其它艺术的营养观念,同时使书法对其他艺术门类产生影响。

      在当代中国所有文艺门类中,书法是最具有中国独特文化特点的艺术门类。用毛笔书写汉字,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因此,其他艺术门类都有中西方的参照、碰撞、融合的情况,唯独书法基本上在自足中发展。自觉地把书法和西方文化进行对照,也是近三十年的事情,通过“艺术”这个观念途径,才和西方文化艺术形成碰撞。因为,单单论写字,西方的字母书写,远远没有毛笔的汉字书写来得复杂和高深。早在清末民初的康梁时代,已经论及这一点。不过,若论艺术,西方有其悠久的传统和灿烂的成就,值得我们借鉴、交流与吸收。

      书法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我们今天说的“艺术”本身即西方概念)是逐步清晰明确起来的。从引进艺术(美术)观念,到艺术(美术)院校接纳书法课程,以及设立书法专业,一步步明确地把书法作为艺术的门类,进行学科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现代书法的产生和兴起,与书法的艺术观或美术观具有直接的联系。也就是说,从观念层面观察,西方传入中国的艺术(美术)观念,是推动中国现代书法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国际上大小不一的事件观察,一是西方现代抽象表现主义受东方书法的影响,反过来启迪了书法的现代表现。二是二战后日本出现前卫书法,并在国际美术舞台上具有一定影响。以中国国内情况观察,以画家为主发动的中国现代书法首展,受到“八五”美术新潮的直接影响。实际上,近三十年来,书法界内有广阔艺术视野的书法艺术家认为,书法应该要发展创新,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这是推进21世纪最初十年现代书法发展的主流力量和内在因素。相隔五年的第二届“书非书”现代书法展览,秉承推进、拓展中国书法艺术的宗旨,与当代的文艺思潮以及创新理念,不谋而合,具有默契。

      今天,一部分人从事书法工作,得到文联、高校、专业媒体、机构等种种职业的好处,在社会上享有书法家的桂冠,得到尊重。但是,他们因袭古人的观念,照古人的书法观念衡量自己,实际上,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专业书法家,书法家在整个文化门类中地位是很低的。因此,古人的书法观念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代的职业要求了。当然,书法仅仅作为个人文化修养的一种表现,或者是当作传统文化的代表,以及一部分书者继承无意于佳乃佳的书写方式,这些现象在中国长期存在,但是必须是大政治家、大学者、著名人物等跨界进入书法,心手相应,有一定功夫,然后方能书以人传。

      而现代书法,在艺术门类内,相当于现代舞蹈、现代建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际上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书法需不需要创新?需不需要与其他艺术门类联系,并相互影响?要不要与当代艺术对话?要不要走向世界,在世界艺苑中独树一帜?如果还是强调中国书法的特殊民族地域身份,以及唯传统技法论,那么,肯定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现代书法和传统书法,在观念上最大的不同在于,现代书法工作者以书法家自居,引以为荣。21世纪,书法家必须是真正的艺术家。道理在什么地方?第一点,传统观念里有一种看法,认为,文章多高,书法就多高,把书法作为业余的观点来看。现代书法的观念是把书法作为专业来看待。而当代的传统类型的一部分书家精通了一种书体,具有一定成就,吃吃老本,不太和当代日新月异的当代艺术打交道。第二点,在书法上要有一点突破、创新确实很难,应该大力提倡鼓励,而一部分人依靠这么好的传统背景,有这么好的平坦的路,还可以登在古人的肩膀上,达到一定的高度,冠冕堂皇地讲:“我是正宗”。而从事现代书法的艺术家,要去创新,必须披荆斩棘,另辟蹊径,甚至难免有弯路,但是这样的开拓是有价值的。第三点,从书法的历史发展来看,有两个大的变化的标志。一个是以二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从夏商周一直到晋人书法,完成了传统的书体,之后一直没有新的书体。另一个是20世纪末,以林散之、沙孟海、陆维钊、沈尹默、于右任为代表,这段历史时期的风格流派不同,但传承是主要的,而且他们的知识结构(这一点很重要)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构筑的。而21世纪的书法家的知识结构不一样,艺术观念不一样,如果重复那一条路,有几点条件并不具备:第一,传统文化修养不可同日而语。第二,书法的功力从时间上无法相比,古人从小拿毛笔,日常书写,一直到老。第三,传统书法的文化生态环境已经不复存在。所以,书法在今天已经发展出两条支脉,一是传统的延续;一是新的发展,即是作为艺术创作的书法艺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