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引”题本义考

作 者:
张煜 

作者简介:
张煜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
文艺研究

内容提要:

自唐以来,学人们对乐府诗题名“引”的涵义做出了种种解释,但由于这些解释不是根据“引”题的本义而来,因此结论大都空泛而无法令人信服。本文经过对“引”题来源的文献学和音乐学详细考察后发现,乐府题名“引”的概念是东汉末年伴随着古乐器竖箜篌传入中国而出现,题名“引”的最初涵义当是对弹奏竖箜篌这一弓形乐器的形象描绘,“引”题的产生与竖箜篌密切相关。因此“引”题不限于琴曲歌题,人们亦习惯地称弹竖箜篌为“引箜篌”或“箜篌引”,这在唐代《李凭箜篌引》等作品中可以得到印证。“引”后来用为名词,成为了一类乐府题名。


期刊代号:J2
分类名称: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2011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以“引”为诗题的乐府诗歌在《乐府诗集》中共有25题41首。具体是:《箜篌引》、《宫引》二首、《商引》二首、《徵引》二首、《羽引》二首、《角引》二首、《朝云引》、《清楚引》、《长歌引》、《霹雳引》三首、《思归引》三首、《贞女引》二首、《走马引》二首、《天马引》、《龙丘引》、《飞龙引》三首、《乌夜啼引》、《秋风引》、《明月引》、《绿竹引》、《归去来引》、《步虚引》、《邺都引》、《朝元引》四首、《春怀引》。“引”历来被视为是琴曲歌辞的标志之一,《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中以“引”为名的歌辞有11题19首,形成了专门的一个类别。相对于“歌”、“行”、“曲”等其他乐府题名,“引”题乐府因为数量不多,学界关注也较少。自唐以来,人们对其含义就有所论及,然而大多泛泛而论,未能准确揭示出其最初含义。有鉴于此,本文拟对乐府诗题“引”之本义重新进行考察。

      一、古今学者关于“引”题的阐述

      古代学者对于“引”的解释有以下几种:

      第一,认为“引”是曲。如汉代马融《长笛赋》中云:“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察度于旬投。”《文选》李善注:“引,亦曲也。”①

      第二,认为“引”是某种歌曲。如南朝谢灵运《会吟行》云:“六引缓清唱,三调伫繁音。”《文选》刘良注:“六引,古歌曲名。”②

      第三,认为“引”是琴曲。如元稹《乐府古题序》曰:“其在琴瑟者为操、为引。”③ 精薛雪《一瓢诗话》云:“乐府凡用‘引’、‘操’等名,皆是琴曲。”④

      第四,认为“引”表示先后次序。如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三曰:“品秩先后,序而推之谓之引。”⑤

      第五,认为“引”是一曲中的一节。如宋施德操在《北窗炙录》卷上云:“余所谓歌、行、引本一曲尔,一曲中有此三节。凡欲始发声,谓之引,引者,谓之导引也……今之播鼗者,始以一小鼓引之……歌、行、引,播鼗之中可见之。惟一曲备三节,故引自引,行自行,歌自歌……今诗家既分之,各自成曲,故谓之乐府,无复异制矣。今选中有乐府数十篇,或谓之行,或谓之引,或谓之谣,或谓之吟,或谓之曲,名虽不同,格律则一。今人强分其体制者,皆不知歌、行、引之说,又未尝广见古今乐府,故亦便生穿凿耳。”⑥

      可以看出,自唐以来的学者认为“引”不出以下两大类含义:一类是“引”是乐曲,包括曲、歌曲、琴曲或者一段曲。一类是“引”表示先后次序。当今学者关于乐府“引”题也尚未形成专门的研究,仅有个别学者在探讨琴曲歌辞题名的时候,将“引”视为是古代琴曲具有代表性的标题“操”、“引”、“弄”之一,做过一定程度的辨析。例如周仕慧在《乐府琴歌题名考辨》一文中认为,“引”的具体含义有三:是乐曲乐调名;是大曲中的一个部分;是载始末的乐府歌诗类别。虽然周氏认为“引”是琴曲的题名标志,但是她也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引’仅仅是众多乐曲乐调名中的一种,以‘引’为题的乐曲并不一定是琴曲。但是,随着以‘引’为题名的乐曲乐调的流传,有许多文人依据乐曲填著乐辞。”@亓娟莉《乐府琴曲歌辞古题辨析》一文认为“引”:“最初大约只是乐曲或乐歌前面的序引部分,后来才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音乐形式,因而引类乐曲还具有篇章短小的特点……以引名题的曲题似乎有铺陈其事的叙事性特征。”⑧ 统观周文与亓文,二者共同点都认为“引”的含义是载始末、具有叙事性的特征。周氏更深入地指出“引”不一定是琴曲,但是肯定包含了乐曲乐调这些音乐因素。亓文则具体阐释了琴曲“引”题的诗体特征。除以上两位学者曾经对乐府歌题“引”做出过上述具体分析之外,迄今尚未见到有另外学人予以专门研究。

      综上所述,从唐至今关于“引”的研究论述,都肯定了“引”是曲、琴曲或者其他乐曲的属性,描述了“引”作为乐府诗题的一般性的叙事性特征。然而,自唐以来的学者的研究和描述都仅仅停留在问题表层,尚未触及“引”的实质,都没有解决或忽略了以下最基本的问题,诸如:“引”字的最初含义是什么,为什么用“引”字给乐府诗题命名?是否有特别的含义?“引”除了代表了琴曲之外,还代表着哪类乐曲?这些都是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的关键问题。究其原因,是研究者未能在准确揭示“引”字的涵义的基础上展开研究,有鉴于此,本文拟追本溯源,从“引”字初义说起。

      二、“引”题源于竖箜篌

      (一)“引”与竖箜篌的形制

      辨明“引”题含义的前提是明确“引”字的初义。许慎《说文解字》卷一二这样解释“引”字:“引,开弓也。从弓一。”⑨ 许慎解释“引”字的初义,就是人拉弓、开弓之意。徐铉补充解释云:“象引弓之形。”可知,“引”最初的含义就是人拉开弓的意思。然而后世为什么将这样一个与弓密切相关的字,用作乐府乐曲或者歌辞的题名呢?不能不引人猜想:“引”和音乐究竟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呢,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试寻找“引”与音乐的结合点。

      既然,“引”最初表示的是拉弓的意思,那么,什么音乐或者乐器能和弓联系起来呢?历史文献中多有记载,中国有一件古老的乐器——竖箜篌。竖箜篌是外形和中国传统的弓非常相似的乐器。我们将二者的外形做一个比较,如侧图。

      

      选自宋曾公亮著《武经总要前集》卷一三(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01年版,第659页)

      

      选自郑汝中著《敦煌壁画乐舞研究》(兰州出版社2002版,第85页)

      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弓与竖箜篌的外形几乎是一模一样。只不过,弓有一根弦,竖箜篌有多根弦,然而在整体外形上非常近似。而古代又有称弹奏竖箜篌为“擘箜篌”的情况,如唐代杜佑《通典》中就有这样的描述:“竖箜篌,胡乐也……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⑩ 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亦记载弹奏竖箜篌的动作为一人跪地而交手擘之。而“擘”的本义是拉开的意思,如唐诗有句云“一身能擘两雕弧”,“擘箜篌”一语形象地描述了弹奏竖箜篌的姿势正如引弓。陈旸在《乐书》中也直接将擘箜篌作为竖箜篌的专有名称与卧箜篌并列。可见“引”和竖箜篌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