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的服饰 远古时期,人类穴居深山密林,过着十分原始的生活。在当时,人们仅以树叶草葛遮身,后来逐渐懂得以皮毛御寒的道理,才开始用兽皮裹身。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山西朔县峙峪人和河北阳原虎头梁人等遗穴里,曾发掘出用各种兽骨制成的骨针,说明早在几万年前,人们就已经懂得了缝纫的原理,并能从事简单的缝纫,将猎取到的各种野兽皮毛缝制成衣服,以御严寒。原始服装的出现,揭开了服装史的序幕。 大约在距今五六千年前,中国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达到了繁荣阶段,原始的农业及手工业相继产生。人们将采集而来的野麻加工成麻线,然后再织成麻布,制成衣服。从兽皮裹身发展到以麻布缝制衣服,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饲养家蚕和纺织丝绸的国家。在很长时期内,中国人民一直独擅这种技术。殷商时代,人们已熟练地掌握了丝织技术,并改进了织机,发明了提花装置,织出了许多精美瑰丽的丝绸,印染技术也渐趋成熟,为中国以后几千年丝织印染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男子蓄发不剪,一般都留长发。只有犯人才被剃去须发,名谓“髡首”。普通男子大多将头发披散在肩上。以后渐感披发不便,才用绳带系束,也有将兽骨、玉石等打磨成各种形状,然后再用绳子串联,罩在头发上的,一则用来束发,一则当作装饰。 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为主。除辫发以外,还有冠、巾、帽等首服。冠是头饰。可能受动物头角的启发,最初的冠饰多作成各种兽角之状。巾是包首的布幅,商代头巾多以布帛围成头箍式。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御寒,故多用质地厚实的毡或毛皮制成。商代巾帽,通常作成帽箍式。周代的冠帽除帽箍形之外,还有平形、尖形、月牙形及中间突出、两边翻卷等形状。大凡低而平者为普通人所戴,高而尖者则为贵族阶层所戴。 商代妇女发式,与男子大同小异,辫发大多卷曲垂肩,也有戴冠巾的。当时妇女的首饰,主要有骨笄、颈饰等。至春秋战国,虽各地风俗不同,但妇女发型,仍保持着辫发的基本样式。有的将辫发挽成一个大髻,垂至脑后;有的编成两条大辫,搭在胸前;也有的在梳好发辫之后,另在辫梢上衔接一段假发,使其下垂至膝。 中国冠服制度,大约在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了周代日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从此,帝王后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等级制度也日益严格。 按照《周礼》规定,凡行祭祀之礼,帝王百官皆穿礼服。礼服由冕冠、玄衣及纁裳等组成。冕冠是帝王百官参加祭祀典礼时最贵重的礼冠,故而后人用“冠冕堂皇”的成语来形容人们庄严的仪容。 皇后服饰也有定制,主要有袆衣、揄翟、阙翟、鞠衣、展衣、纁衣等六种。袆衣、揄翟及阙翟是随皇帝参加各种祭祀仪式的服饰。鞠衣是皇后主持亲蚕仪式的服饰。展衣是礼见皇帝、宴见宾客的服饰。纁衣则是平常所穿的便服。其他贵妇服饰,亦定有详细制度,各有等差。 商周时期的服装形式,主要是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裳用间色,即以正色相调配而成的多次色。这个时期的服装,一般多用小袖,衣长大多在膝盖处。在衣服的领、袖及边缘,都织有不同的图纹,腰间用绦带系束。 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服式,叫“深衣”。它不同于上衣下裳,而是一种上下连在一起的服装。这种服装的出现,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不论贵贱男女、文武职别,都以穿著深衣为尚。 战国时期服饰的另一个变化,是胡服的流行。所谓“胡服”,实际上是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当时称“胡人”)的服装,它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的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便于活动。首先采用这种服饰的赵武灵王,是中国服装史上最早的一位改革者。他推行胡服骑射,适应了战争的需要,促使赵国趋于强盛。之后,胡服在各地广泛流行,成为一时风尚。 早期鞋履,主要有履、舄、屦、跷、鞋、靴等制。履是鞋子的总称。诸履之中,以舄为贵。周代王舄有白、黑、赤三种颜色。王后之舄也有三色:一为赤色,一为青色,一为黑色。王在最隆重的场合都穿赤舄,而王后则穿黑舄。屦是一种便履,为仕宦平常家居穿著。出外行走,则穿跷。跷是一种用草编成的鞋履,比较轻便,适宜行走。鞋是一种装有高帮的便履,初用皮革制成,后也有用丝麻制作的,名叫“丝鞋”、“麻鞋”。至于靴子,则来自西域,是胡服的一个组成部分,胡服普及后,汉族人民也开始穿靴。 古代战甲,主要有皮甲和练甲(即布甲)。至周代以后,又出现了青铜甲和铁甲。
戴冠的战国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