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富才情见气度

——摩纳哥著名画家安德烈·维加利印象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人民日报:海外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研究
复印期号:1996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去年金秋十月,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为北京观众迎来了摩纳哥著名画家安德烈·维加利。这是继罗丹、夏加尔、米罗之后,又一位在中国举办个人画展的西方绘画大师。

      维加利的油画和人物素描充分显示了他的绘画才能。人物的外貌表现与心理刻画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关系,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他还通过有分寸的变形,微妙地强调细部,从而赋予肖像以生命力。他那幅为戴高乐晚年所作的动人的肖像,既满怀同情又不无批评。如果没有很强的视觉形象记忆力,是无法做到的。不过,他最擅长的还是描绘场面宏大的历史事件。他的作品似乎都洋溢着连续的流动感,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维加利祖籍意大利,但却是一位情系法国的摩纳哥人。他说,他父亲原想让他当一名法官或律师,但他14岁那年,在英国参加了一次绘画比赛,结果获得了一枚金质奖章。从那时起,他开始认为绘画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后来,他的绘画悟性日渐超出比他起步较早的画友。他第一次参加画展是在1956年,那是一次联展,其中有莫奈、毕加索、库尔贝、梵高及德加等人的作品,那年他只有18岁。维加利说:他从14岁开始受米开朗基罗、拉菲尔、莫奈,然后是戈雅,后来又是梵高、伦勃朗以及德加等人的影响。维加利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不间断地向上述大师们学习,从而奠定了他坚实的绘画功底。

      维加利告诉笔者,30年前他受到中国书法的影响。他认为,中国书法中对字形的勾勒以及草书中笔墨的流动与延伸之中,都充满了美感。中国书法是很好的艺术形式。经笔者引荐,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会见了维加利。当沈鹏得知维加利对中国书法情有独钟时,欣然作诗一首:八法何须南北分,清新简淡妙如神。融合诸体通其意,熟后能生始率真。当沈鹏将诗意说明后,维加利表示完全赞同。

      神秘而古老的中国是维加利绘画的一个主题。他是第一个从摩纳哥长途跋涉到中国寻找人间天堂的艺术家,这里的和平景色令他欣慰。在这个遥远而充满东方风情的国度里,他沉醉于深沉、神圣、静穆的自然里,梦想着伟大的和谐,追逐着不可言说的古老、庄严心灵的秘密。他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游历,用来熟悉东方面孔和东方精神。之后,他半是想象半是感受地画了《孔子》、《毛泽东》和《邓小平》等肖像画。他承认,他每次作画的时候,都充满了钦佩,因为正是这些伟大的名字积淀了中国的历史,并孕育着中国的未来。维加利说,处于复兴盛期的伟大中国人民,是世界最古老文明的继承人。当如此众多的其它文明在衰落时,你们却懂得对它进行保护、继承和发展。维加利最大的愿望是,允许他在下个世纪我们走向伟大而艰难的历程中陪伴着我们。

      我们问维加利,他部分人物肖像的画面上方都有不同颜色的光圈现象,这是否与中国佛像中的五色光环有相通之处?他摇摇头,解释说:“我在作画时头脑里并没有意识到画什么光圈,完全是无意识地画出来的。我觉得就应该这么画。还是一位朋友在我画了10年带有光圈的画后指出时,我才突然注意到,我的画里大多数都有光圈。”这是一个漫长的旅行过程。这种有意无意地在画面上增加一个光圈,恐怕在当今画坛上也只有维加利一人。这种光圈在画面中出现应该说它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表现力。维加利笔下的大多数人物创作中都有一个光圈,大小、颜色和线条各不相同;所表达的意境也各有所异。安德烈·维加利擅长在人物画作品上方画一个光圈,用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灵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