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述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华洲,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资源论;金瑶,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近年来理论界围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战略意义、主要内容、基本原则、路径选择、实效性等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后的研究应凸显问题意识、破解研究难题,更新思维方式、转换研究范式,拓展研究视野、优化研究方法。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1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1)07-0046-0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的战略命题。以此为契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逐步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讨论的焦点,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战略意义、主要内容、基本原则、路径选择与实效性等方面。本文拟对此作简要述评,以期推动研究进一步深入。

      一、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战略意义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历史的责任、时代的使命。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各种挑战的必然选择。目前,学术界主要从国家、高校和大学生三个层面阐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战略意义。

      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举措。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1]高校以育人为本,而育人的核心工作是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战略命题的提出,是我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能否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张秉让强调,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高校要更好地承担起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历史重任,就必须坚持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努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2]

      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指明了新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密切的逻辑关联。张再兴、杨增岽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向和内涵之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路径和基本要求。”[3]黄蓉生等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从理念、理论、内容、目标、方法等方面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具有全面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努力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建设中汲取理论智慧和实践营养,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创新。[4]

      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必然要求。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张秉让认为,在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制约他们健康成长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功利色彩强,社会理想弱;道德认知强,道德行为弱;时代感强,责任感弱;虚荣心强,诚信度弱;自我意识强,自我评价弱”[5],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为大学生价值选择提供导航;有利于为大学生提供道德规范,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6]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内容

      学界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就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内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学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解读。秋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四方面的内容概括为“灵魂”、“主题”、“精髓”、“基础”[7]。吴潜涛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是指对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力量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指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指对实现共同理想的动力之源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指对公民理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8]杨崇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方面的内容依次定位为“导向性因素”、“目标性因素”、“思想支撑性、思想背景性因素”、“基础性因素”[9]。李斌雄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四项基本内容具有内在的结构关系,其中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教育是基础理论性内容,党的价值观教育是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实质性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教育是民族性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教育是时代性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行为规范性内容和操作性切入点。[10]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原则

      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遵循正确的方法论原则。石云霞根据我党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实践经验,认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内容,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二是要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需要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三是要坚持方向性、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四是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与社会思潮批判相结合;五是要坚持党作为教育者与群众作为教育对象之间教学相长;六是要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11]黎开谊认为要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取得实效,必须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原则,正面教育、以立为主原则,尊重规律、有机渗透原则,重在实践、知行统一原则,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原则。[12]要着重处理好几对辩证关系,即要正确处理彰显主渠道与多项渗透的关系、一元主导与多元互动的关系、理论引导与自我教育的关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关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