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考核的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启示

作 者:
李楠 

作者简介:
李楠,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内容提要: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实践,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日臻完善,其课程考核具有考核目的具体明确、重视考核的反馈功能、考核内容范围比较广泛、考试题型设置比较科学、考核方式多样化、成绩评定较为合理等特点。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考核的经验,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1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1)05-0065-05

      考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尺度。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特殊的通识教育课程(以下简称为通识课程),自“05方案”实施以来,虽然在改革考试、考核制度与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至今依然存在着目标不够明确、内容不尽合理、形式相对简单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考试考核功能的正常发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相对而言,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实践,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获得长足的发展,通识课程及其考核日臻完善。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分析美国大学通识课程考核的特点,探析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价值。

      一、美国大学通识课程考核的特点

      1.考核目的具体明确

      课程考核目的主要体现在开设该课程的目的上,这是课程考核得以实施的前提。没有具体明确的考核目的,课程考核不仅会失去方向,而且会缺乏依据。美国大学通识课程考核目的具体明确,主要考核学生是否掌握基本技能,是否具备超越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这与其通识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是一致的。美国大学通识课程考核目的的明确性,缘于其通识教育目标的明确性。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目标的确立,主要基于这样的考虑:要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哪些基本能力的人,以及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其中,美国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是:文字书写精确而流畅的能力、口语表达沟通顺畅的能力、富有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数理统计与分析的能力、综合理性推论的能力等。早在1947年,由时任总统的杜鲁门专门成立的高等教育委员会,在“民主社会的高等教育”报告中列出了11项通识教育目标:能展现出具有民主理念和伦理原则的行为;能积极参与所属团体或社区的活动,以其知识和能力而有所贡献;能表达人际相互尊重的认识和行为,以促进了解与和平;能了解和运用自然的环境,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自己的生活,助益人类的生活;能了解别人的观点,能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能掌握自己的情绪,能维护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掌握自己的健康和体能;能了解和欣赏文学、音乐、美术,并参与艺术活动;能与家人美满相处,具有家庭的知识和伦理;能有适合自己兴趣才能的工作职业,在工作中展现才能和愉快;能有批判性的能力和习惯,具有建设性的思想。[1](P82)其目标具体明确由此可见一斑。美国许多著名大学对通识教育目标都有详细的描述,比如,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是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多种领域和多种主要的探索方法,让学生获知不同的分析方法,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并了解其价值所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是“培养爱国、修养、诺言、伦理道德以及具有美国精神的责任公民”;美国大学联合会将通识教育目标概括成:为高年级的学生和终身学习建立起基本的技能,使学生了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主流思想,培养学生更宽的知识面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知识和能力。[2](P44)

      2.比较重视通识课程考核的反馈功能

      一般而言,考核既可以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反馈,又可以为教师发现教学问题提供参考。通过课程考核的反馈,教师可以对所发现的教学问题予以及时的调整与改进。美国大学通识课程考核的反馈功能较突出,20世纪70年代的新生研讨课教学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其具体做法是: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定期上交书面作业,而且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课堂小测验,通过分析学生的书面作业和小测验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以此为基础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今,美国大学更加重视发挥通识课程考核的反馈功能,一些著名大学甚至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布朗大学要求,考核结束后,教师不仅要评定成绩等级,而且要指出学生考核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还要根据学生的不足酌情给予个别辅导;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教师如发现学生对某一问题是理解的,仅是卷面上表达不好而影响了成绩的,则可以修改考核结果。

      3.考核内容范围比较广泛,题型设置比较科学

      考核内容主要是要解决“考什么”的问题,是课程考核的主体部分。美国大学通识课程的考核内容范围比较广泛,考试答案需要综观全文、进行综合归纳后才能得出。因此,学生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平时必须注意加强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尽可能宽广;否则,仅靠临阵磨枪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美国大学通识课程的考核范围除了教材、授课讲义,还常常涉及课外知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创新成果等内容。美国大学通识课程考核内容范围的广泛性表现主要有二:一是将学生的社会实践纳入考核范围。如哈佛大学“红皮书”强调,学生必须将所学与经验、实践和现实相结合。[3](P92)俄亥俄州立大学十分注重社会实践教学,一直将学生自己动手、亲身实验和现场体验,视为加强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环节;其通识课程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尤其是学校着眼于把学生培养成“世界公民”的目标,要求所有的本科生在选修通识课程时必须有两周左右的海外实习经历。二是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的考核。早在1989年,美国大学联盟就建议大学通识课程要注重对包括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在内的九种基础技能的考核。俄亥俄州立大学几乎每门通识课程都有对学生的写作要求,且形式多样,如既有期中进行的3~4页的论文小写作,又有正式的设计说明、调查报告,还有篇幅较长的科研论文写作,期末考试常常采取写论文或专题演示等形式。特别是论文和报告的写作,教师对其格式、摘要、综述、主体、数据、方法、文字、参考文献、结论等都有具体的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循科研论文的规范和要求。多门通识课程大量的持续不断的写作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写作习惯。不仅如此,美国大学通识课程考核的题型设置也比较科学。各大学均侧重于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题型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答案非常灵活,如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考核中,许多问题要求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究,学生只要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回答言之成理或自圆其说,就可以获得理想的成绩。此外,美国的大学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兴趣及能力,指定平时作业或论文题目作为考试内容之一,允许学生带回家完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