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叶松庆,安徽师范大学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常务副主编,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安徽师范大学青少年研究所,安徽 芜湖 241000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在对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产生显著影响的各种因素中,正面因素的影响力依然强劲,传统型因素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负面因素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情感扩大了影响因素的功用,心理距离接近与日常接触的密切程度和影响效应呈正相关,间接式影响显现。强化正面因素、减少负面因素、调整影响力度、掌握影响技巧等,是平衡各种因素影响力的基本策略。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1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可塑的阶段,其道德观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进展迅速,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价值取向容易流向世俗化,道德规范也容易受到功利化的冲击”[1]。加强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动态性追踪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善于利用事例,特别是利用数字和事实说明问题”[2],有助于现时态地把握未成年人道德观的发展脉搏,辨清其影响因素及改善路径,为进一步有效引导未成年人道德观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就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状况,我们2006年在安徽省8个城市(含乡镇)的18所中学的2,426名未成年人中做了调查;2007年在安徽省10个城市(含乡镇)的11所中学的3,045名未成年人中做了调查;2008年在安徽省17个城市(含乡镇)的24所中学的2,875名未成年人和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深圳、信阳等6个市的8所中学的1,150名未成年人中做了调查;2009年在安徽省16个城市(含乡镇)的26所中学的2,021名未成年人与河南省信阳市的3所中学的195名未成年人中做了调查。另外,我们2008年在安徽、北京、上海、南京、深圳、信阳等6市(以安徽为主)选取城市23个、中学32所、教育者155名做了调查;2009年在安徽、河南(信阳)等两省(以安徽为主)做了调查,选取城市17个,中学30所,教育者223名。

      本系列调查的青少年总有效样本为11,712份,教育者总有效样本为378份,采用人工统计法与社会调查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合成,数据准确。

      一、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影响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社会因素

      1.未成年人的看法

      对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构成影响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此题列出12种社会上比较常见的因素供未成年人选择。在正面因素中,从总排序上看,“英雄行为”(20.17%)位居第1,从各年排序看,2006年、2008年与2009年均位居第1,2007年(17.24%)位居第2。2006年虽然排序第1(13.73%),比率却比2007年低3.51%,比2008年(25.11%)低11.38%。2009年的比率最高(25.90%),比2006年高出12.17个百分点。可见,这一项的比率在逐年上升,且上升的幅度较大。“优良传统”(14.97%)位居总排序第2,2006年(11.95%)、2008年(15.08%)与2009年(13.72%)均位居第3,2007年(18.13%)位居第1。“见义勇为”(14.11%)位居总排序第3,2006年(11.05%)位居第4,2007年(12.97%)位居第3,2008年(15.80%)与2009年(15.93%)均位居第2。从排序来看,三项正面影响因素的总排序处在前3位,各年排序处在前4位,足见正面影响因素对未成年人具有强劲的影响力。在负面因素中,从总排序上看,“残酷竞争”位居第4(11.02%),从各年的排序看,2007年(12.51%)与2008年(10.16%)的排序与总排序一致,2006年(13.31%)位居第2,2009年(8.03%)位居第5,比率最低。“社会丑恶现象”(9.22%)、“不法分子的行为”(4.87%)、“父母亲的不良行为”(4.60%)、“老师的不良举动”(4.08%)、“损人利己”(3.72%)、“自私自利”(2.66%),分别位居总排序第5、7、8、10、11、12,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力相对弱一些。在中性因素中,“社会时尚”与“社会思潮”既有好的影响,也有不良影响,主要看其本身的性质和类别,也要看未成年人的应对态度与方式。从总排序上看,“社会时尚”(5.18%)位居第6,2008年(4.79%)与2009年(5.32%)均与总排序一致,2006年(6.27%)位居第8,但比率最高,高出2007年(4.50%)1.77%,可见“社会时尚”对2006年的未成年人影响最大,并逐年减弱。“社会思潮”(4.50%)位居总排序第9,2006年(4.20%)位居第10,2007年(4.07%)位居第8,2008年(4.94%)位居第7,2009年(4.60%)位居第7,排序上有一定差异,但四年的比率相差不大,与总比率也比较接近,表明2007年的未成年人对“社会思潮”的反应不如其他3年的未成年人敏感。“其他”是一种没有预设的选择,选了“其他”的未成年人一般认为除供他们明确选择的12种影响因素外,还有别的重要因素在影响他们,这种认识在2006年的未成年人中表现尤多。

      2.教育者的看法

      从连续两年的调查总结果看,教育者认为“社会时尚”(18.78%)对未成年人影响最大,其次是“父母亲的不良行为”(18.25%),再次是“英雄行为”(13.49%),复次是“社会思潮”(9.79%)。其余各项排序为:“社会丑恶现象”(9.27%)、“优良传统”(8.61%)、“残酷竞争”(5.73%)、“见义勇为”(5.26%)、“老师的不良行为”(5.26%)、“不法分子的行为”(3.37%)、“自私自利”(1.80%)、“其他”(0.39%)。在教育者眼里,正面、负面与中性因素对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影响力都比较强劲。

      (二)影响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家庭因素

      1.未成年人的看法

      调查显示,认为影响“很大”的总比率为63.32%,位居第1,2006年为62.98%,2007年为62.04%,2008年为65.24%,2009年为61.96%,4年均位居第1。这就意味着未成年人对来自家庭的影响感受很深,尤其是2008年有更多的未成年人有这种感受。认为家庭对自己道德观发展影响“一般化”的总比率为17.43%,位居第2,2007年(16.29%)最低,2009年(18.86%)最高,可见,认为家庭的影响存在但不显著的未成年人人数有增多的趋势。认为影响“不大”的总比率为13.93%,排在第3位,2006年(13.52%)至2008年(13.34%)的比率相差不大,2009年(18.86%)最高,可见感到家庭对自己道德观发展影响小的未成年人也有增多趋势。认为“没有什么影响”的总比率为5.33%,从4年的比率看,2007年(7.88%)最高,比2006年(6.35%)高1.53个百分点,比2008年(3.75%)高4.13个百分点。虽然2007年的比率最高,似乎家庭的影响会变小,但从2008年开始比率下降较大,认为家庭对道德观发展没有影响的未成年人明显减少。

      2.教育者的看法

      家庭对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影响很大的观点不仅被教育者认同,而且赞同这一观点的教育者的比率(77.25%)比未成年人的比率高13.93%,在“没有什么影响”这一项上,教育者的选择率(0.79%)也远低于未成年人,可见家庭对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重要影响。

      (三)影响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个体因素

      1.未成年人的看法

      此题列出9种人供未成年人选择,结果显示:位居总排序第1的是“父亲”,第2是“母亲”,显然,父母亲是影响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最显著的人,父母亲情的影响力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第3位是“任课老师”(14.11%),第4位是“班主任”(12.49%),第5位是“朋友”(11.03%),第6位是“其他”(6.62%),第7位是“同学”(5.44%),第8位是“校长”(2.81%),第9位是“亲戚”(2.57%)。从2006-2009年4年的比率看,任课老师的影响力有所减弱,从2006年的15.58%到2009年的14.80%,班主任的影响力呈逐渐增大之势,从2006年的11.54%到2009年的15.52%,朋友的影响力处在动荡之中,从2006年的12.16%到2007年的7.32%,再到2009年的12.45%,同学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从2006年的6.06%到2009年的4.65%,校长的影响力降低的幅度较大,从2006年的6.47%逐步降到2009年的1.13%。可见,老师与班主任是未成年人最直接的教育者,影响力较大。同学与朋友是未成年人的同龄人,不存在太大的心理距离,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相互之间的作用和信任。校长却是一个与未成年人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都比较远的角色,往往居高临下,未成年人对其多是敬而远之,因此对他们道德观发展的影响是间接的,与未成年人的关系存在明显的疏离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