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的若干重大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澍军(1950-),东北师范大学思想理论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 长春 130024)。

原文出处:
马克思主义研究

内容提要:

学科前沿问题,主要呈现为理论与实际的矛盾。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的重大问题,就要检视分析学科边界不够明晰、学科理论层次不够明晰、学科内容规范不够明晰以及运动形式不够明晰等矛盾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呼声”。目前需求明确自觉地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中国认识”与“认识中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特别是打造“中国认识”的元理论体系,创造学科理论双维度的国际对话交流平台;拓深拓展“专业学术槽”,包括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厘清论域和理论层次、探索更新学科理论体系。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1 年 05 期

字号:

      关于我国的学科、学术及其理论前沿研究,党的十七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作为大会“政治报告”的内容讲了一段极为重要的话,指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这一指示告诉我们:其一,学科、学术研究,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其二,学科、学术研究,重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其三,学科、学术研究为党和人民服务的方式之一,是提供“思想”产品;其四,我国的学科、学术研究要有国际视野,要搭建国际对话的平台,要走向世界。我认为,这理应成为我们当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问题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思维理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甚至是可以思考建构一级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理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进学科体系的创新发展。

      新时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可以讲两句话:一是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二是任重道远,还有许多带有根本性的开拓研究空间。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发展的新的生长点是什么?新的突破口在哪里?我以为首先在于一些带有前提性、基础性问题的科学把握与合理解决,因为这些问题不能取得基本共识,就难以推进学科建设发展。本文就此提出几个前沿性课题,愿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研究中的几个矛盾性问题

      什么是学科前沿问题?我认为它至少有三重规定:(1)学科建设发展紧迫需要而又尚待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2)学科领域中理论与实践发生矛盾而又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3)学科理论逻辑演进中生发出来而又必须解决的新问题。一般说,事处“前沿”,是要时刻准备冲锋陷阵的。它可能成功,有所突破,有所建树;然而,也可能失误。凡郑重的探索,就应当允许失误。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一定意识形态性,但亦应如此。

      学科前沿问题,可呈现为理论的内部矛盾,也可呈现为理论与实际的矛盾,但归根结蒂是后者。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问题而言,如果以目前我国理论质量和学术水平较高的有代表性的专著式教材或者教材性专著为“蓝本”(以下简称“理论蓝本”。这些“理论蓝本”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历史性贡献,是不言而喻的,无须赘述),那么,它给定的“原理体系”所显现出来的上述矛盾,重要的也许还不在于这种“理论蓝本”的学理体制内部,而在于作为这种“学理体制”前提的“论域”问题。就是说,要进行一种前提性思考,即对一些似乎不证自明、司空见惯的具有先决条件和基本根据意义的矛盾现象进行前提性追问。现在我们来扼要检视分析这些矛盾。

      1.学科研究的对象范围尚存在历史性局限,从而学科边界不够明晰

      所谓学科边界问题,实质是一个学科研究的对象范围问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化建设,已有多年。学科化建设的基础,就是理论化。而理论本身意味着对于实际的间接性和超越性,意味着脱开“当下”感性的、知性的东西“脱颖而出”。正如马克思所说,意识“摆脱世界”才能“去构造‘纯粹的’理论”①。而我们的现行“理论蓝本”的思维框架,基本聚焦于中国的现代实际、中国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际,总体上说,至少还没有明确走出“中国现代实际”研究对象的圈子。这样,在学科边界问题上就造成了尖锐矛盾:一方面,学界公认,古、今、中、外都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可谓源远流长。尽管原始社会有无完整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尚有不同意见,尽管国外和中国古代不是这样称谓,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我国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的主流视阈、历史和逻辑起点以及基本理论框架,仍然囿于“中国现代实际”的边界范围。尽管有少量著述探讨了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史等,但并没有很多影响现行原理体系的建构。为什么?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世界范围的、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中外古代尤其是对于国外古今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很不够。理论源于实际。以“中国现代实际”替代“人类社会普遍存在”而概括提升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显然会有以偏概全之嫌。即使是试图提炼总结出具有世界普遍解释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也力不从心。

      2.学科研究对象的历史局限,造成了理论层次不够明晰

      从宏观视角品味现行“理论蓝本”,可以看到,它交叉混合的包含有三个理论层次:(1)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或称基本原理,它的层次规范,是管“一般”,管“古今中外”,是人类世界文明发展的结晶;(2)中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即我们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它的实践背景和依据十分明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是我国现代实践的经验总结,而不是古今中外“共通”的实践产物。它的层次规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是中国特色的,主要是管中国的事情。我们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总体上就是这种理论架构;(3)中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应用理论。它并不是原理性理论,而是可操作的实践观念体系,是原理与实践的中间环节。

      现在的问题是:学科元理论或称学科基本原理,还没有自觉从“中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剥离出来,以“特殊”淹没了“一般”;“中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应用理论”,也还混同于“中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之中。这种层次混杂的理论架构,既不利于各层次理论相对独立地发展,也不利于整个学科体系的科学化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