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11)05-0049-07 物联网这一喻义物物相连的网络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RFID、GPS、EPC和全球统一标识系统、激光扫描和感应等先进技术进行信息实时交换和传递,构建智能化的网络系统,实现信息交流、生产制造与人类活动的智慧对话,特别是管理的实时动态与自我掌控的智能结合。 2009年被视为物联网“元年”,“智慧地球”理念的提出将物联网推向高潮,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先后发布物联网发展战略。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提出建立“感知中国”计划,并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物联网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到2020年前拟投入3.86万亿元资金支持物联网的研发。国家的高度关切、巨大的市场机会、巨额的资金投入、配套的优惠政策,未来几年,物联网必将成为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发动机”和“突破口”。 一、物联网:驱动供应链协同管理高端发展 物联网是对感知技术、信息交换技术与管理技术高度聚合性应用的科技产物,无“链”不成“网”,从虚拟形态看,供应链可谓是物联网架构的重要“脉络”,从技术层面看,物联网的诸多技术(如电子标签、RFID等)很早就在供应链领域有所应用。物联网为这些技术带来新“智慧”的同时,也为供应链高端发展带来更大的提升空间。 (一)驱动供应链协同管理信息平台走向高端 供应链协同管理信息平台可分为3个层次:一是各节点企业内部信息平台;二是企业间信息交换平台;三是供应链一体化协同管理信息平台。物联网的高度并发性可促进资源、市场和信息沿供应链的整合,将信息化系统同步拓展到供应链上、下游,实现核心业务应用的信息技术优化。 1.提高信息共享的自主协同性 物联网要求基于统一标准,可互操作、无缝衔接的信息共享平台。物联网可迅速完成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的海量集成,汇总至供应链协同管理信息平台,供各节点企业第一时间协同感知信息,掌握产品、企业及供应链整体情况。只有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并有效沟通,才能实现基于互相开放、共享可用信息资源的业务协同,达到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的有序互动。 2.“云端”凸显信息获取的实时感应 在供应链协同管理环境下,信息获取的实时性、多元化与丰富性至关重要,特别是各节点企业既要时刻关注市场行情、也要关注上、下游其他企业的情况以便及时应对客户需求改变。物联网的突出优势就在于可以多方面、多渠道感应并获取信息,通过大规模传感网络和终端从各种基础设施、接入对象上实时收集海量信息,发送到云端进行存储、计算和处理,再为供应链协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服务。 3.海计算增强信息精确度与保真度 信息失真导致供应链“牛鞭效应”,这是来自需求预测修正、价格波动、应付环境变异等方面逐级博弈的结果。物联网的海计算模式,使供应链各环节可具备自组织、自计算、自反馈的功能,通过局部交互使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具有群体智能,从而有效缩短供应链信息的传导路径,信息处理能力更加强大,提高信息精确度,减少失真。 (二)驱动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纵深合作 “信息为先,效率为王”,供应链协同竞争优势的获得强调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业务协同、管理协同、共享计划和信息,形成一致的供应链协同管理目标。物联网提供的智慧信息处理与决策,既体现在信息流从感知、传输到为决策提供支持的过程,也体现在供应链各企业的关联互动中,更体现在各企业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全面感知上。通过物联网的无壁垒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各节点企业的互联互同更为深入和广泛。 (三)驱动供应链全过程物流效率大幅提高 物联网的实时追踪与远程监控为供应链协同管理带来物流效率提升、物流成本控制的综合效益。例如,上海海关已采用远程监控系统,对报关货物进行可视化在线检查,既节省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又提高工作效率。 1.运输效率 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可实时完成车辆定位、流量管理、车辆交互、不停车收费、在线调度、货物监控等;实时优化运输路线、追踪运输动态,远程识别货物属性,查看存储状态;还能实现自动通关,缩短交货和验货时间,提高运输安全和运输效率。 2.配送效率 智能配送管理系统可实现配送作业的智能控制与自动化操作,合并规划多客户配送需求,合理安排配送车辆,降低车辆空载率,提高车辆使用率,减少运营成本,提高配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实现规模效益,降低配送成本。 3.库存效率 智能库存管理系统可优化库存管理,在业务操作上,可提高自动化水平,如机器人码垛与装卸、物料搬运等作业,提高空间利用率;在信息处理上,实时采集出、入库数据,掌握货物存储情况,并提供库存信息实时查询,对于产品信息反馈、指导生产都有重要意义,让采购商、供应商动态了解生产变动与库存状况,结合配送管理更能有效地控制库存水平,降低缺货风险。 二、供应链管理领域相关壁垒制约物联网普及 (一)信息平台与系统集成壁垒 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程度还不高。一是企业内部没有实现信息化全覆盖,二是企业间的业务往来与沟通没有实现信息化全覆盖,三是供应链管理全过程没有实现信息化全覆盖。e-works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从目前供应链信息化的整体情况来看,50%以上的企业完成了内部物流信息化建设,开始向外部供应链拓展,但供应链信息化应用程度整体偏低。其次,供应链协同管理所需的信息共享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涉及上、下游企业协同的信息交互等方面。再者,供应链一体化协同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还不成熟,不能为各节点企业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和信息增值服务。企业要将各自的信息平台整合为统一的供应链协同管理信息平台,为物联网的业内应用提供支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