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物流总额不断增加,物流成本逐步减少,物流业在第三产业和服务业中的地位更加重要,物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性”日益凸显。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新的战略发展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次全会提出《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战略方针。《建议》指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流通业等先导性产业”;2010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作为今后全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那么, “十二五”规划期间的中国物流产业应走怎样的科学之路?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基于目前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物流产业绿色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 二、文献综述 物流(Distribution)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21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出物流是指“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1962年,管理学大师彼得德拉克(Peter F.Druker)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论文《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强调了应高度重视流通及流通过程的管理,被公认为首次明确提出物流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对实业界和理论界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此之后,日本的学者又把物流称为是继节约劳动力、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方利润源泉”。在20世纪80年代,欧美学术界及实业界又有了“第三方服务提供者”的说法。至此,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成为研究热点,并且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研究的理论深度不断地扩展与深化。[1]发达国家的工业经过长时期的发展,随着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环保、绿色经济的理念随之提出,西方研究流通的学者开始提出并着手研究“绿色物流”,① 并很快就得到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比较知名的研究专家有美国的R.F.Poist等,1995年开始在《国际物质配送及物流管理杂志》开始设立了绿色物流研究专刊,影响力较大。 关于物流产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及博弈研究,也是始于西方国家。研究者对于企业合作关系的研究,一般从合作战略选择、合作策略分析、合作方式选择、合作对象的确定和合作关系的维护等方面进行研究。史密斯(Smith)在1995年曾经对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大多数(62%)的文献关注企业组织之间的合作,并且大多数(57%)注重研究非正式合作,企业信任成为研究的核心。博弈论和运筹学一直被国内外学者用来研究物流产业之间的关系,国外的重要文献如约翰·伯桑特(John Bessant,1994)研究了TQM在供应链中合作关系的应用,强调不确定和动态的环境中企业间合作关系的重要性;默罕(Mohan,1996)等通过实证分析建立了一个企业合作关系成功的模型;兰德里(Landry,2000)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分析,得出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是最有效的企业业务组织形式;罕菲尔德(Robert B.Handfield,2004)提出企业供应链合作关系模型,论述了为了减少供应链实体的循环时间,需要建立基于信任的合作关系模型。[2] 国内对于物流和绿色物流的研究落后于西方国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绿色物流更是一个新概念,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随着绿色理念、循环经济的提出,才有学者对绿色物流进行研究。但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一直是国内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相关文献如李勖,孙林岩(2001)用非合作博弈模型研究企业动态联盟的合作动力;孙利辉,徐寅峰(2002)建立了合作竞争模型;刘志学,许泽勇(2003)建立了物流供给双方的合作博弈模型,利用最大值原理和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双方的合作策略;[3]兰永红(2005)从物流服务定价的参与者——物流企业和客户的目标着手,建立物流服务定价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在此假设的基础上分析了物流服务定价策略,并由此提出了制定合理物流服务价格的建议。[4] 虽然国内外对企业之间合作博弈关系的研究从多个方面展开,也为学术界提供了很多有启发意义的理论框架,但研究的理论背景很分散,没有占主导地位的理论,也没有成熟到可以直接运用到企业联盟的层次。虽然已经有学者从博弈论的视角研究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但目前用博弈理论来研究绿色物流产业之间合作关系的文献相当少见。至于前瞻性地在世界金融危机后期,研究金融危机后中国绿色物流产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且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目前尚是一片空白。所以,本论文力求创新,为前人的研究填补空白。 三、我国物流与绿色物流产业概述 在这里,作者认为在研究“十二五”期间物流产业发展战略之前,有必要先对“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分析以及对绿色物流产业的内涵进行阐述。 “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物流业发展成效显著,基本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物流业受到冲击,但危机过后物流产业发展恢复了快速稳定的步伐,经历了“慢增长—负增长—回暖”的过程,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保持了持续的稳定增长,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125万亿元,是“十五”末期的1.26倍,“十一五”年均增长21%。[5]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基础和支撑保障作用;另一方面也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6]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作者认为,在建立博弈模型及展开检验分析之前,必须先找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点及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