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藉由跨行业、跨地域的共同管理经济[1]可以产生密切联系、错位发展等互补经济,更是通过企业族群式的企业间联合进行产业链延伸与物品供应整合,产生了大量的中间产品流动,物流活动的协调需求急遽增加。企业集团在其内部材料供应和内外产品交换等物资流通活动中涉及大量中间产品传递、货物换装、倒驳等物流环节,高效率物流对企业集团发挥协同效应、提高弹性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企业集团网络化物流模式概念与内涵 通常,企业集团在内部材料供应和内外产品交换过程中存在大量物流活动,规模化、产业化特征显著。企业集团倾向于“一业为主、辐射相关”的经营战略,其物流活动也具有多单位协作、产业价值链整合等要求。很多企业集团的下属单位业已形成一定空间范围或功能领域的链状或网状结构的物流网络系统,为企业集团实施物流网络化的协同整合奠定了物质基础。特别是作为输入物流的采购管理领域已有很多文献进行了集中采购、联合采购、全球战略采购等物流网络化模式研究,为企业集团的物流网络化提供了知识基础和整合理念[2-5]。 物流网络是物流网络化的一种具体形态,鞠颂东认为,物流网络既不是单纯指企业内部的物流网络,也不是专指外部物流网络,而是一个相对综合的概念,是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资源共享性、运用网络组织模式构建起来的新型物流服务系统[6]。本文提到的企业集团网络化物流模式[7](Enterprise Group Networked Logistics Mode,以下简称EGNLM)是以价值分工和动态能力为驱动力量,以关系性联系与结构化连结为控制主线,以建立网络型物流平台服务为支撑,通过集团产业与物流体系的关系联系,并藉由对物流网络中网络特征参数变化的跟踪与网络结构位置及网络联结方式的调控,不断创造集团产业与物流网络的协同机会,推进企业集团物流网络对产业环境变化的“协调与最优化”。EGNLM通过“三网一体”进行价值优化与资源整合。EGNLM的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价值协同机会的识别、选择相关性单位或组织以及进行有关设施资源的整合,其本质是物流网络进行信息汇聚及价值识别、组织关系调整及设施空间布局重构等活动(见下页图1)。
图1 企业集团网络化物流模式的协同内涵示意图 EGNLM的协同是对集团内外部单位之间物流服务创新或成本节约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不同产品物流链间的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来获得增值效应。首先是多业务间物流协同创意阶段,通过物流网络获得不同的实时信息并进行信息综合,确认和评估企业集团所涵盖不同产品物流链的价值关联机会。其次是通过物流组织间关系网络获取将上述协同机会转化为现实可能的单位间关系组合;第三是通过组织网络间接对物流设施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完成企业集团的物流协同。 二、企业集团网络化物流模式机制 根据共同管理经济[1]理论,企业集团对内部材料供应和内外产品交换中物流活动进行有效协调,以“一业为主、发展相关产业”的产业链延伸策略实施虚实交互的弹性物流运作机制,提高企业集团的产品市场集中度。首先,EGNLM借助网络化链接获得空间集聚形成一个统一物流平台,保障各企业物流服务的连贯性和配套性。其次,EGNLM通过不同物流专网的分立、整合减少管理复杂度,提高专业化、集约化水平,按不同逻辑进行虚拟分组,产生多功能组合。 (一)共同经济 从经济学意义上,泰勒尔(1997)将企业规模经济划分为横向规模经济和纵向规模经济。如此,将一些具有内在联系的功能、组织及要素使用等紧密相连、空间集聚,有助于实现企业规模经济。共同管理经济则在理论层为跨国公司实现企业规模经济给予了解释,共同管理经济来源于企业间网络的连接经济和乘数效应,无法为某个企业所拥有。EGNLM主要促进不同单位的物流专网间联合与共享,获得网络正向外部效益。不同顾客因为网络正外部性获得额外的超值服务,价值空间获得扩大,如图2所示。
图2 EGNLM的共同经济机制 1.集聚拓展价值 EGNLM的集聚并非定要达到地理位置的集中,它更强调通过在相似或相同的文化、制度等交易环境因素影响下的资源联结、要素汇聚的机制。集聚机制产生了类似于网络经济的正向外部效益,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市场外部性,集聚产生网络效益、降低交易费用,共享信息、技术,有利于生产协作,促进分工[8]。在某些物流环节还存在适宜使用大规模重型机械设备及物理性规模效应明显的功能环节也使集聚具有存在的必然性。Marshall(1920)从微观角度提出了三种集聚经济的来源,第一是投入的共享效应,以投入要素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为准绳;第二是要素统筹效应;第三是知识溢出等学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