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不确定下的供应链精柔协同研究综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阳/叶怀珍,西南交通大学 物流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原文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内容提要:

通过阐述供应链精柔协同的概念,从快速反应的延迟、消除牛鞭效应的影响、有效利用市场信息角度分析需求不确定性研究现状,从精益管理、柔性管理、精柔混合管理的思想分析精柔协同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提出现有文献在运用精柔协同策略消除需求不确定性产生的影响方面存在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1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文章编号:1003-1421(2010)12-0073-05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B

      供应链精柔协同理论兼顾了对环境变化的有效反应和保持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使其成为理论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通过分析、归纳和总结供应链精益协同问题,以期揭示其理论内涵,并将其理念服务干企业的生产与分销实践中。

      1 供应链精柔协同的概念

      精益的思想最早源自丰田生产模式。20世纪6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考察美国汽车工业的生产方式后,根据自身的技术背景和市场需求,采取了准时制生产,以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和低消耗的生产方式获得了巨大成功。

      柔性是指企业在预见或识别系统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具备快速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并由此取得竞争优势。供应链柔性表现为在面对不确定的市场需求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适应这种不确定环境的能力。

      针对精益和柔性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精柔协同的思想结合了二者的优点。精柔供应链的概念最早由J.Ben Naylor等人提出,其核心思想为:通过一个分离点将供应链分为两部分,分离点下游采用柔性策略以迎合市场多变的需求,而分离点的上游采用精益策略提供平准的生产。该策略充分利用了精益管理和柔性管理的优点,在快速响应的同时保持了较低的成本[1]。精柔协同思想的目的是通过精益和柔性两种范式的协同,以同时获取规模批量生产和快速灵活反应的双重优势。

      2 需求不确定下的供应链精柔协同研究现状

      2.1 需求不确定性研究现状

      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界关注的问题,主要是指供应链系统内部存在的、对供应链的性能有直接影响的、可以控制和管理的不确定性[2]。Lee和Billington认为供应链中有三种不确定因素:需求(数量、产品组合)、生产过程(生产、机器故障和运输的可靠性)、供应(零部件的质量、交货可靠性)[2],其中最难控制的是需求的不确定性。需求不确定产生的直接原因可以归纳为:需求的内在性质、市场需求信息的不透明,以及供应链成员基于自身利益造成需求的逐级放大。目前解决需求不确定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 快速反应的延迟

      延迟的概念最早由Alderson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在1950年首次提出,直到近些年才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鉴于市场需求信息的不确定,通过延迟可以达到较为准确地获取需求信息的目的,从而有效规避风险。供应链中的延迟策略可分为生产延迟和分销延迟。

      Bucklin[3]首次提出在分销渠道中应用延迟策略,延迟库存向客户方向的移动。Bucklin认为延迟是供应商通过一定的预测机制将风险转移给买方的一种手段,延迟的重点在于库存在分销渠道中的定位、库存的位置和买方。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兴起为物流延迟提供了契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需求信息在供应链各方中实现了快速传递和有效共享,需求信息的获知显著提高了分销渠道的运营效率。

      Harrison和Skipworth[4]将生产延迟定义为:将产品的最终成型延迟至收到客户订单,在短时间内实现由标准产品或基础产品形成的最终产成品。成型的延迟过程可能是生产过程、组装过程、配置过程、分装过程或贴商标的过程。Lee和Tang[5]分析了在生产中采用延迟战略,通过产品差异点的延后满足消费者变化的需求,提出生产延迟的实现途径有:通用组件、模块化设计以及流程重组,并通过数学模型进行了费用效益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延迟策略开始从营销领域向整个供应链延伸。Yang等[6]认为延迟在供应链中的运用不仅是通过调整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还要注重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技术革新。从不同角度出发,在供应链中采取的延迟策略可分为:时间延迟、地理延迟和生产延迟。Yang等系统分析了延迟在对不确定性管理方面所取得的作用,可以运用不同的延迟策略来应对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问题。

      2.1.2 消除牛鞭效应的影响

      牛鞭效应是指市场需求信息在从供应链下游传递到上游过程中呈现出逐级放大的现象。牛鞭效应导致了需求波动的放大,加重了需求不确定的程度。Forrester[7]是最早研究牛鞭效应的学者,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需求波动沿着供应链向上游企业逐级放大的系统特性。Lee等[8]描述了需求信息在从供应链下游传递到上游过程中产生的扭曲现象,并且需求从下游到上游呈现逐级放大的趋势。供应链上每个成员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行为造成了需求的逐级放大。具体原因体现为:需求信号处理、批量订货、价格波动,以及供应短缺。

      Lee等[9]从运作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牛鞭效应现象的五个主要原因:需求信号处理、供应短缺、批量订货、价格变化、交货时间。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消除或减轻牛鞭效应的建议,如销售终端数据信息共享、库存状态数据的交换、订单协调、定价方案的明晰等,但利益分配机制的合理化是前述建议得以成功实施的基础。

      2.1.3 有效利用市场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