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分析的政府主导型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曹海英(1976-),女,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人,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温孝卿(1951-),男,天津市人,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理论与营销管理。天津 300222

原文出处:
中国流通经济

内容提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企业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自然资源枯竭与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真正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实施环境管理,将环境管理整合到供应链管理中来,实现整条供应链的“绿色化”。然而,绿色供应链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对企业提出了挑战,在当前我国不少企业自觉性还不够高的情况下,为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生态平衡的有机统一,应通过政府主导促进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首先,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通过加强政府规制,切实保证绿色法规的实施;通过出台相应政策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进行鼓励和引导,使具有环保行为的企业产品更具竞争力;通过推动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开展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为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1 年 05 期

字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企业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将迫使企业为治理污染而增加投入,进而提高产品的成本。但与企业的损失相比,社会成本显得更大。为此,近年来各国不断出台环保法规,对企业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责令生产商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同时,消费者需要绿色产品,环保当局要求环境绩效,员工和居民关心健康和安全,等等。这些都要求企业实施环境管理,将环境管理整合到供应链管理中来。只有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销售和废弃物回收的整个过程进行环境管理,实现整条供应链的“绿色化”,才能真正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供应链管理(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绿色物流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成熟以及绿色制造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逐步形成和完善。首次系统地提出绿色供应链概念的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该协会进行了一项“环境负责制造(ERM)”研究,并于1996年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其定义为:“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1]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绿色供应链的角度主要有: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设计与结构化、[2]、[3]、[4]、[5]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实施及模式、[6]、[7]、[8]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9]、[10]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驱动因素分析。[11]、[12]、[13]、[14]也有一些学者对绿色供应链中的各种关系进行研究。潘图姆森泰(Pantumsinchai P.)借助案例研究,提出政府的支持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环境绩效,然后促使企业进一步整合与绿化整条供应链。[15]威斯瓦那森(Viswanathan S.)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了企业肆意排污的原因,建立了排污管制的分析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政府环保管制与企业排污行为进行博弈分析。[16]王世磊等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一个供应商与核心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提出加强合作与交流是双方实现长期共赢的唯一途径。[17]

      本文运用博弈论,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中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模型,分析不同的均衡结果,给出一系列结论,寻求政企双方实现长期共赢的途径。

      二、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意义和挑战

      1.意义

      传统供应链没有考虑供应链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供应链企业经常以牺牲外部利益为代价,尤其是在法制不健全的国家,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来保护生态环境,并运用相关法规和条款来设置绿色贸易壁垒,限制非绿色产品的进口,使传统供应链在生产和出口上面临重重阻力。因此,企业需要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

      从短期来看,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有可能造成产品成本的上升,但从中长期来讲,由于绿色供应链采用了全新的生态设计,可以使企业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也可以减少环境的治理费用,如排污费、废弃物处理费等,从而降低最终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和绿色产品的品牌形象,增加产品在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由于供应链上游在绿色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还可以在供应链的后续过程中得到放大,因此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不仅自身容易达到环保标准,而且能够促进供应链上其他企业达到环保要求。

      总之,对企业而言,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进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挑战

      绿色供应链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挑战。首先,绿色供应链对于产品的设计是以材料的生命周期为基础的。因此,企业对产品的结构和所使用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的类型、数量及其经济价值、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不同零部件或原材料的装配方式以及再生技术的可行性和法规限制等,都要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还要考虑到产品的易循环性、再制造性、再使用性、易拆卸性、易处理性等,这样绿色产品的设计势必成本高昂,并将导致企业研发经费大幅增加。其次,企业采购绿色原材料的花费肯定比采购普通原材料的花费要多,而且供应商出于机会主义行为的考虑,可能会以次充好,把普通产品当成绿色产品卖给制造商,这样就会给制造商带来一定的风险。再次,企业在实施绿色制造时,要投入大量的经费来购买先进的设备并培养员工树立绿色理念,这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成本。最后,在回收废旧物品时,由于具有不确定性,客户何时废弃产品、废弃多少以及废弃时产品质量如何,对企业来说都是未知数,这种返回产品在时间、数量、质量上的不确定性带来了管理及运作上的难度,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