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第三方物流竞争的第四方物流运输与库存外包决策

作者简介:
李富昌(1981-),男,广东省乐昌市人,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云南 昆明 650500,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优化,重庆 400030;王勇,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30;张战峰,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30

原文出处:
中国管理科学

内容提要:

第四方物流在物流外包中的主导地位和第三方物流在提供服务时基于配送频率的竞争对物流外包产生重要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建立基于价格、配送频率和需求分配比例的三阶段非合作动态决策模型和库存运输联合优化模型(ITIO)来分析4PL主导的业务外包和3PL之间的竞争,通过对比两个模型来分析决策权对个体和系统绩效的影响,并用算例验证了文章的结论。研究表明,在3PL同质且需求分配比例为0.5时,三阶段非合作动态决策模型的配送频率比ITIO最优值小29%,库存持有成本比ITIO最优值高41%,物流配送成本比ITIO最优值小21%,总成本比ITIO最优值大9%。库存运输联合优化模型虽然具有一定成本优势,但是其过分强调协调不利于3PL之间的竞争和提高。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1 年 04 期

字号:

      文章编号:1003-207(2010)06-0071-11

      1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对一体化多渠道市场需求的增长和物流服务供应商服务能力的扩充和完善,物流业务外包服务逐步被社会认识、了解、认可和进一步采用。3PL因缺乏优化整个供应链的专业技术和整合供应链运作的能力而日益凸显出其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第四方物流(Fourth-Party-Logistics,4PL)作为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创新模式应运而生。4PL是一个调配、管理和组织自身以及具有互补性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与技术,来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1-2]。也就是说4PL需要把物流业务外包给3PL,通过整合3PL的资源来提供服务。

      第四方物流概念提出之后,得到了企业界和理论界的极大关注。Zhang等(2004)和Vaidyanathan(2005)研究了4PL对3PL的评价体系及方法[3,4];李秀等(2004)设计了4PL的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5];Lau等(2002)提出了一个基于多代理人的智能系统来分析4PL在网络系统中的运作[6];Li等(2003)研究了4PL的运作及实现,并用案例分析和证明了其研究成果[7];Chen等(2003)设计了遗传算法来求解4PL的路径优化问题[8];我们在文献[9,10]中研究了4PL的外包合同设计和对3PL的激励问题。Mukhopadhyay和Setaputra(2006)研究了4PL作为逆向物流集成商,在最优定价和退货策略中的角色[11]。Win(2008)介绍了4PL在组织内创造的价值,并制定适当的标准来衡量这种价值[12]。Büyüükzkan,Feyziolu和Ersoy(2009)设计了基于二重模糊积分的4PL评价体系,用于对4PL的经营模式进行评价[13]。Liu和Jiang(2010)构建了4PL提供服务所需要的混合数据库[14]。但是已有4PL文献大多是研究对3PL的评价选择方法,4PL体系结构、运作模式、路径优化等。这些研究只强调协调,对3PL间的相互竞争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没有研究3PL在承接4PL物流外包时的竞争关系和配送频率在3PL外包业务承接竞争中的作用,也没有研究系统结构和决策权分配对4PL、3PL和系统绩效的影响。

      与本文相关的另一类文献是基于时间竞争的研究,这类文献研究了配送速度作为竞争优势来源对企业的影响。Stalk(1988)和Blackburn(1991)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讨论[15,16]。Li(1992)研究了库存在基于服务时间竞争中的作用[17]。Kalai等(1992),Li和Lee(1994)研究了处理速度对定价和公司绩效的影响,比如对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影响[18,19]。Lederer和Li(1997)在消费者异质条件下把调度安排作为战略决策变量进行了研究[20]。So和Song(1998)研究了满足了配送时间约束条件下的竞争问题[21]。Hall和Porteus(2000)构建了动态模型,分析了消费者的动态行为变化[22]。Cachon和Harker(2002)研究了需求具有价格和时间敏感性时两个公司之间的竞争,并调查了业务外包对公司竞争的影响[23]。Ha,Li和Ng(2003)研究了供应商的价格和配送竞争[24]。经济学相关文献也研究了横向市场盘整的价格和能力竞争问题[25]。Ceglarek等(2004)研究了基于时间竞争在采用SO-VA方法的产品设计和制造中的角色[26]。Askenazy,Thesmar和Thoenig(2006)研究了基于时间竞争对组织选择行为和新技术关系的影响[27]。杨文胜和李莉(2005)根据供应链企业自身和市场对供应链企业实际响应能力评估差异的分析,构建了时间敏感需求下的供应链企业交货期相关定价模型[28]。马士华和王福寿(2006)对时间价格敏感型需求下的供应链决策模式进行了研究[29]。Thomas(2008)研究了供应链企业间基于时间竞争的相互影响关系[30]。Gu和Xie(2009)研究了在基于时间的竞争中,高层管理者的行为整合、决策速度和公司绩效[31]。但所有的这些文献都是研究当消费者承担延误成本时配送速度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4PL物流业务外包配送频率(企业另一个基于时间的能力变量)的影响,与通常情况下由随机变量导致交货延迟或库存不一样,本文假定运输规模经济导致交货延迟或库存,且由4PL承担库存持有成本。本文与已有研究文献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4PL拥有很大的影响3PL之间竞争的能力。

      本文假定两个3PL在取得4PL物流业务外包时存在竞争,并且物流决策不是一步就能够完成,是一个分阶段的动态非合作决策过程。首先建立一个基于双方物流服务价格、配送频率和需求分配比例的三阶段非合作动态决策模型,然后使用逆向归纳法来求解该模型的纳什均衡,并对均衡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建立了三阶段非合作决策模型之后,我们构建了业务外包的ITIO最优模型。接着对两个模型的个体和系统绩效进行比较。然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本文的模型结果,比较两个模型优劣,发现模型规律,得出文章结论。本文剩余部分组织如下:第2部分建立4PL和3PL的成本收益函数;第3部分建立并求解物流业务外包的三阶段非合作动态决策模型;第4部分设计了ITIO最优模型;第5部分对两个模型进行了比较;第6部分通过算例比较分析两个模型的性质;第7部分得出本文的结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