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物流业低碳化发展路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段向云(1980-),女,河南洛阳人,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运营管理,天津 300222;张英华(1950-),男,天津人,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管理创新与运营管理,天津 300222

原文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内容提要:

在探讨低碳物流发展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炼出发展低碳物流的主成分影响因素,分析和研究了我国发展低碳物流的路径,并具体提出了实施对策。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1 年 03 期

字号:

      0 引言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理念已开始融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1]。国内对低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研究层面尚处在介绍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初步探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潜力等方面,不仅研究深度亟待提升,而且研究广度,如对具体行业、企业等个体的低碳化研究也需加强,目前低碳物流还鲜有研究。众所周知,我国物流业已被国家确定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然而物流业是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油品消费行业,油品的高消耗量和气体排放量使物流业必然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面对既要实现绿色物流目标,又要避免国际物流市场的贸易保护壁垒,我国物流业将面临一场新的革命,具体反映为在不影响我国物流业振兴发展的前提下,如何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量?

      基于以上思考,本文在探讨影响低碳物流发展的因素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炼出主成分影响因素,并研究了我国发展低碳物流的路径,最后基于路径分析提供了实现低碳物流的对策。

      1 我国发展低碳物流的主成分影响因素分析

      在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是物流业低碳化的必然表现。本文认为影响我国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因素有:能源结构、产业发展水平、能源效率、基础设施状况、发展速度、经济规模扩张对物流需求的增长、科技进步水平以及碳汇能力等。

      以上影响因素用指标可以表示为:X1为物流油料能源消耗占物流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X2为单位物流增加值的能耗、X3为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值、X4为我国森林面积、X5为森林覆盖率、X6为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X7为运输路线长度、X8为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X9为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10为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具体指标数值根据相关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物流年鉴》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公布的《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中的相关数据整理和计算。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主要统计了上述指标在2004-2008年的数据,利用SPSS15.0对影响因素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1 公共因子方差分析

      

      表1中的公共因子方差给出了该次分析从每个原始变量中提取的信息。一般要求,主成分至少提供原始变量85%以上的信息才符合要求。在此次分析中提取的公共因子方差均在95%以上,表明各原始变量信息均被主成分很好地提取出来,可信度比较高。

      1.2 总方差分析

      从表2来看,前三个因子的特征根分别为:6.398、2.124、1.302,特征根均大于1,分别解释了原始变量总方差的63.975%、21.243%和13.023%,因子贡献占总方差的比例达98.242%,较全面地反映了原始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根据主成分特征根大于1和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等于85%的原则,提取三个主成分分析比较合适,即通过对影响我国物流业低碳化发展因素的提炼,可以提取三个主成分影响因素。

      1.3 主成分分析

      表3中,第一主成分主要由变量X1、X3、X6和X7决定,四个变量的载荷较大,与第一主成分的相关系数较高;第二主成分在X2的载荷较大,与第二主成分相关程度较高;变量X4和X5在第三主成分上的载荷较大,与第三主成分关系密切。从另一角度讲,第一主成分主要包括物流油料能源消耗占物流能源消耗量的比重(X1)、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值(X3)、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X6)、运输路线长度(X7),反映的是物流业的能源结构和发展状况对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影响;第二主成分主要包括单位物流增加值的能耗(X2),反映的是物流能耗效率对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影响;第三主成分主要包括我国森林面积(X4)和森林覆盖率(X5),反映的是碳汇能力对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影响。综合上述分析,我国物流业低碳化的主成分影响因素包括:能源结构和产业效率、产业自身发展状况和碳汇能力。

      2 我国发展低碳物流的路径

      基于主成分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发现要实现物流业低碳化发展,不仅要在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以及自身发展水平等内源式发展上做文章,而且要把发挥碳汇能力等外延式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也即内源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齐头并进,具体路径如图1所示:

      

      (1)提高物流能源效率,实现低能耗。能效的高低决定了能耗的大小,提高能效可以从源头上控制碳源。我国物流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急剧上升,物流业的能源消耗量与经济增长速度、物流规模扩张也呈正相关变化。仅2004-2008年5年间,物流能源消耗从2004年的15 104万t标准煤上升至2008年的22 088万t标准煤,增速达46.24%,年均增长速度为9.25%,而同期物流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3.86%,能耗增速仅略低于产值增速的4.61%。探究导致我国物流业高能耗的根源,主要在于我国物流运输方式落后、物流节点的优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物流基本依赖于汽车公路运输,从节能角度来看,长距离的公路运输并不是经济环保的运输方式;相比而言,铁路在中、长距离大宗货运中具有较大优势,公路在高附加值商品以及短途货运中具有机动灵活、时效高的优势,水路运输在大宗和散装货物中优点显著,而航空运输则适于大中城市间长距离的旅客运输。同时,由于车站、港口、物流园区和仓储地物流节点的设置欠缺合理化,导致重复运输、交错运输以及无效运输等不合理运输现象普遍存在,铁路、公路货运空载率长年居高不下,这都进一步加剧了物流业的高能耗。因此,物流业亟待提高能源效率,这既有助于实现物流的低碳化,又能够有力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