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融资物流概念的提出 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和保障,物流是基础,资金流是保障,从而实现物流与金融高效率配合。将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相结合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是物流企业、银行和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主要途径之一,研究金融业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既降低了银行信贷的风险、解决了客户融资难的问题,也扩展了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提升了在其激烈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近几年来,关于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相结合开展新的业务的研究更多的是从银行的角度去分析。本文拟从物流企业的角度分析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相结合的产物——融资物流,并提出了融资物流的概念。融资物流是指客户(出质企业)以市场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且符合要求的产品向银行抵押作为授信条件,运用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人、财、物资源,将银行的资金流与客户的物流进行结合,向客户提供融资、结算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业务。在融资物流业务开展的过程中,物流企业、银行、客户三方的主体关系如图1所示。 二、物流企业开展融资物流业务的运作模式 纵观国内外物流巨头们的实际操作经验和个人设想,物流企业开展融资物流业务可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图1 融资物流业务相关主体关系示意图 (一)仓单质押模式 仓单质押是指出质企业把质押品存储在物流企业的仓库中,然后凭借仓单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根据质押品的价值和其他相关因素向出质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这一过程中,物流企业负责监管和储存质押品[1]。此种模式下的业务流程可参见图2。 此种模式对于拥有较多流动性资产的制造型企业,无疑是能够快速获得融资的一条有效途径,它充分把企业所拥有的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作为质押来为企业获得融资。
图2 仓单质押模式 (二)运输在途监管模式 运输在途监管是指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发货人将市场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的产品作抵押转移给银行,银行根据市场情况按一定比例提供融资。当提货人向银行偿还货款后,银行向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发出放货指示,将货权还给提货人[2]。此种模式下的业务流程可参见图3。
图3 运输在途监管模式 此种模式把运输的过程包含在了质押的过程之中,特别是远途运输,它充分利用货物的周转时间。 (三)保兑仓模式 保兑仓是先票后货,即银行在买方客户(经销商)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后开出承兑汇票,收票人为生产商,生产商在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后向银行指定的物流企业仓库发货,货到仓库后转为仓单质押,物流企业根据银行的指令分批放货给经销商[1]。此种模式下的业务流程可参见图4。
图4 保兑仓模式 此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商贸类企业,能够加快经销商资金周转,弥补资金缺口,促进生产厂家商品销售,加快回款速度。 (四)信用证下货权质押模式 以上三种模式往往适用于一国内部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当涉及国际贸易时,融资物流业务可以采取信用证下货权质押模式。信用证下货权质押是指银行为进口商开立信用证向国外的生产商购买货物,进口商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其余部分以进口货物的货权提供质押担保的货押业务。此种模式下的业务流程可参见图5。
图5 信用证下货权质押模式 此种模式主要用于不同国别企业之间的贸易活动,进口商想获得国外供货商的货物,但又限于资金问题无力支付全部款项而采取的一种模式。 (五)银行贷款模式 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生产厂商、经销商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商贸活动,但又不愿意流失巨大的贸易商机,此时借助于物流企业的资产和信誉向银行贷款的贸易模式。此种模式下的业务流程可参见图6。
图6 银行贷款模式 此种模式适用于经销商资质不够,无法用各种途径从银行获得融资,从而转借于物流企业,通过银行对物流企业的信任,从而间接获得融资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