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还是不结婚?

——青年人对不婚的态度及代际比较

作 者:

作者简介:
薛亚利,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通过对2200个样本的概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待婚姻的基本态度上,结婚依然是年轻人的主导态度,他们依然认可结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如:结婚依然是年轻人的首要选择;在青年人眼里,同居比婚姻缺乏安全感从而难以被接受;年轻人更少认同为多挣钱而夫妻分居;国际比较发现,中国的年轻人较少接受多元化的婚姻模式。不过,即使年轻人在当下还未能接受多元化的婚姻模式,但相比较而言,其婚恋观念正不断趋于开明。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1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3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婚姻态度的变动及其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替代可能性,一直备受研究关注。随着未婚和非婚同居人口的增加,生育率的降低和离婚率的上升,以及家庭主义作为一种文化价值观的式微,一些学者认为,从西方社会发展历程来看,婚姻经历了从制度婚姻到伴侣婚姻,再到个体婚姻的历史阶段①,婚姻作为一种社会设置正在去制度化②。而Levitan则强调家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并认为家庭正在经历进化而不是解体,目前社会流行的绝望和沮丧的推测是因为忽视了调整的过程和变化③。Sprey也认为,就婚姻家庭的制度化而言,它具有一个重要特征——过程性,因此,现代婚姻变动中出现的离婚、再婚、同居及同性婚等的个人选择,只是当代婚姻和家庭制度化的组成部分,并不是问题和弱点④,并且这些新生形式有着一定的进步和积极意义,这种积极意义并不能简单地和传统婚姻作比较,而是与更为具体相关的两性互动方式作对比,比如同居,它被认为与早先的约会关系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有着高出婚前约会的积极意义,但同居却带有寻求更加稳定或长久的伴侣关系的目的,带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也是一开始同居就被加以重视且被预测对传统婚姻有着深远的影响⑤。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离婚率持续上升,与此同时,社会对同居的宽容度也日渐提高,同居在20世纪80年代初几乎完全不被接受,反对率高达近九成,到90年代末,婚前同居尽管依然遭反对,但反对率有所降低,约占调查总数的3/4⑥。对中国当前离婚率和同居宽容度的提高,一些学者和媒体随之纷纷作出这将造成越来越多的“恐婚”、“不婚”一族的推测⑦。而国际上的一些调查结果却显示,不少国家赞成“结婚是个人自由,所以结婚不结婚都可以”的都占到大多数⑧。那么,当前我国基本的婚姻态度到底如何?为了了解这种婚恋观念的态势,我们将探讨作为婚恋观念的先行者——年轻人的观念特点,即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还会毫无疑问地选择结婚吗?与同居或不婚相比,结婚对他们还有优势和吸引力吗?婚姻,对他们来说,还是人生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吗?本文通过“城乡比较视野下的家庭价值观变迁课题”调查资料,来了解一下当下年轻人的基本婚姻态度。

      二、资料来源和方法

      本研究的主体数据来自2008年完成的对上海城乡1200个、兰州城乡1000个家庭的问卷调查,该调查按分层多阶段概率抽样方法从上海9个区/县22个街道/镇43个居/村委会、兰州4个区县10个街道/镇33个居/村委会中选取家庭,并以家庭中20-65岁成员的生日离7月1日最近者为访问对象,由经过培训的访问员入户进行访问。此外,部分数据资料来自2006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和2000年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

      样本的人口特征为:(1)性别:女性占49.3%,男性为50.7%;(2)地区:郊县样本为34.5%:(3)年龄:20-29岁的被访占16%,26%的对象为30-39岁,40-49岁的达27%,50-59岁的为23%,59岁以上者占8%,平均年龄为42.5岁;(4)受教育程度:文盲/初识占5%,小学为11%,初中有32%,高中达29%,大专学历占12%,大学为9%,研究生近2%,平均受教育10.7年;(5)婚姻状况:未婚者占9%,初婚对象达85%,3%为再婚,离婚和丧偶均为2%。

      为了测量当下年轻人对对婚姻的基本态度,我们通过三组变量来加以综合评估:

      首先,是测量人们对婚姻的基本态度,也就是用“不管怎么说,人总是要结婚的”和“一个好的/幸福的婚姻对自己的人生非常重要”来测量被访对婚姻在人生中意义的认定;其次,为了了解人们对同居与婚姻关系的选择态度,通过几个变量“单身男女即使不想结婚也可以同居”、“同居比结婚缺少安全感”和“同居可以在婚前相互了解以确定双方是否合适”来了解人们是否会把同居视为婚姻的一种替代形式;再次,为了了解人们婚姻和未婚的优势比较,我们通过“一般而言,已婚的男人比未婚的男人快乐”与“一般而言,已婚的女人比未婚的女人快乐”的对应变量来了解人们对婚姻需求和重要性的认同。

      三、研究结果

      (一)结婚:仍是年轻人的首要选择

      统计结果显示,年轻人依然认同“不管怎么样,人总是要结婚的”。从赞同结婚的态度来看,5个年龄组,从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到60-64岁,40岁以下的年轻被访赞同要结婚者占2/3以上,赞同度总体得分的平均值为3.91,赞同态度明显。统计同时发现,年轻人的赞同态度略低于老年人,呈现随年代的趋近而认同强度呈降低的趋势。数据显示五个年龄组持赞同态度的比重依次为78.9%、72.6%、71.5%、77%和81.8%;而赞成度得分的平均值分别为3.76、3.85、3.87、4.01和4.22,这也说明即使总体赞同率明显,但依然能看出年轻人态度中趋新特征。对于大多数年轻被访来说,他们依然认同“不管怎么说,人总是要结婚的”传统观点,显然与人们对美好婚姻的憧憬和期待不无关系。数据表明,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同美好婚姻的重要性,被访在对“一个好的/幸福的婚姻对自己的人生非常重要”作判断时,持肯定态度的高达99%,持否定态度的几近于零,而且相关统计结果也显示,对婚姻重要意义的认同并无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