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指标、现状及影响因素 雷开春/杨雄 通过2010年中日韩三国高中生联合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1.三国高中生身心健康的总体状况处于中等水平,运动和睡眠难以保障,在身体健康方面,生活习惯、身体体质和健康意识均较好,但在体育运动和充足睡眠上未能得到保障。在心理健康方面,中日韩三国高中生的情绪状况比较良好,但自我认同和人际支持状况不容乐观。2.中国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好于日韩高中生,具体来看,韩国高中生在体育运动、健康饮食、充足睡眠、良好习惯上均比中国高中生差,但健康体质却好于中国高中生。3.高中男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好于高中女生,男生在体育运动、充足睡眠、情绪健康、自我认同和人际支持上明显好于女生。4.非职业高中学生的健康状况好于职业高中,但睡眠情况较差。5.高三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差于其他年级学生。6.成绩绩越好的高中生,身心健康状况越好,研究发现,成绩对高中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显著,具体表现为:成绩最好的高中生的体育运动最多,更注意饮食健康,健康意识越强,自我认同程度高,人际支持也越多;成绩最差的学生睡眠时间少,情绪健康程度差、生活习惯差、体质状况也更差。 原载《青年研究》(京),2011.3.11~21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的创新实践 张澍/曾灿 当前,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功利和实用主义思想倾向较为突出,越来越多的学生社团一味迎合,将绝大部分的工作精力倾斜到了以“成长服务”为核心的领域中来,完全忽视了思想引领这一重要职责。近年来校园中以就业、创业为主题的实践类社团不断涌现,社团成员数、活动关注和参与人数不断增加,而政治理论类社团生存艰难、步履维艰,就是一个例证。在创新高校社团管理机制的实践中,需要敏锐洞察学生社团的实用主义倾向,保障“思想引领”这个学生社团的基本职责更好地履行。结合实际,不同的性质的学生社团承担的具体职责和履行职责手段应该有不同。 原载《当代青年研究》(沪),2011.6.16~20 青春电影对青少年意识形态的影响 李思灵 青春电影中近几年风靡“酷儿”,也就是同性文化与青春电影的结合。“酷儿”是一个社会的小众群体,为了被认同找到与社会正常发展平等的权力,“酷儿”与“青春电影”的结合,成了这个小众群体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台湾地区甚至掀起了一股青春电影的同性题材的拍摄风潮。在惯有的唯美模式下,把“酷儿”负载在青春的痛苦、挫败、迷失之中,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青少年构建正确的爱情观和性别取向。青少年的叛逆自我以及强大的效仿能力,让他们很容易地把“镜像”中的场景照搬到现实生活中。中性风、同性爱情就正是青春电影中“酷儿”现象在青少年生活中的原型再现,也成为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和追捧的走向之一,他们倾向于这样的个性和与众不同,希望体验到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原载《新闻传播》(哈尔滨),2011.8.17~19 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的特征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以我国六城市调查为例 余益兵/邹泓 采用生活事件检核表和社会适应问卷对全国2048名城市青少年学生进行测查,考察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的特征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90%的青少年至少经历1次日常负性事件,57.8%的青少年至少经历1次重大负性事件,人际、学业、家庭经济和父母是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的四大主题;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率和影响率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随年级升高日常事件的发生率呈倒“U”型变化趋势,影响率呈线性增长趋势,重大事件的发生率与影响率均呈线性增长趋势;日常负性事件对社会适应的消极功能具有更大的预测作用。因此日常负性事件是青少年学生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青少年消极功能具有更大的不利影响。 原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呼和浩特),2011.7.59~62 独生与多生子女学生对网络媒体道德形象的感知差异 焦建宁/秦倩/秦学智 在认可或理解网络的“尊重”意义方面,独生与多生子女学生的人数比例无差异,即独生与多生子女学生在感知“尊重”的问题或意义方面的人数比例相同;在理解网络的“责任”和“爱国”意义方面有差异但并无明显差异,其中在感知网络的“责任”的问题或意义方面,独生子女学生的人数比例较高,而在感知网络的“爱国”问题或意义方面,多生子女学生的人数比例较高;在理解网络的“自律”“诚信”“公正”的意义方面存在“一般”差异,其中在感知网络“自律”和“诚信”的问题或意义方面,均以独生子女学生的人数比例为较高,而在感知网络的“公正”的问题或意义方面,以多生子女学生的人数比例为较高;在理解网络的“合作”的意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以独生子女学生的人数比例为较高。总之,是否独生子女这一背影因素对学生有关网络道德形象的感知具有较大的影响。 原载《大学》学术版(京),2011.6.76~79 关于“随手拍”在青年中流行的思考 昝玉林/廖一键/张晓杰 “随手拍”是指用手机等便携式摄影设备将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发布在网络上,让更多的朋友、博友相互分享、彼此了解。“随手拍”在作为一种简单记录生活的方式的同时,已经慢慢演变成为一种常见社会现象,亦是由高科技、网络化带来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但当人们以“随手拍”的方式在网络上发布照片的时候,可能在有意无意间已经侵犯被拍者的肖像权、隐私权等。网友以拍照 、微博等形式传播,很容易让一些人以公器侵犯私权。“随手拍”的风靡对很多人的私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它实质是将个人的生活无声无息地纳入了互联网,使个人的不经意间的行为举止为更多人所了解,甚至导致个人隐私的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