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及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马中红,博士,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媒介文化,广告传播批评。

原文出处:
青年探索

内容提要:

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始于1997年,研究对象从黑客亚文化、网络语言亚文化迅速扩展至所有青年亚文化现象,尤其以粉丝文化、恶搞文化等为多。但现有研究中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定义尚模糊不清,研究视域和价值取向在宽容同情的前提下呈正负两元对立的态势,研究采用的理论话语局限于英国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理论,表现出单一、僵化、整体上明显滞后于网络青年亚文化个体和群体实践的窘境。基于网络新媒体传播的新兴青年亚文化,应该有更多元化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如此,方能更好地理解和分享今天的青年亚文化。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1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1)04-0005-07

      上世纪90年代以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中国青年文化开始呈现撕裂状态。一方面,认同和追随主流意识形态的青年文化依然在传统媒体和校园盛行,另一方面,更多新的亚文化现象在网络媒体的助推下恣意生长,从而使青年亚文化成为中国本土网络世界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景观。但纵观十多年来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我们不无惊诧地发现,与网络世界方兴未艾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相比,学术研究的落后十分明显,现有的一些研究不同程度地染上了“狂躁虚无”的时代病,满足于浮光掠影式的轻浅叙述,而鲜见发人深思之作。可以说,网络青年亚文化已经盛装开演,而与之对应的研究还只是撩开了帷幕,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亟急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

      一、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及研究概览

      我们以期刊网为研究对象,以“青年亚文化”为关键词进行第一次搜索,以“网络”为第二关键词在结果中再次搜索,又以“网络文化”为关键词做更大范围的搜索,并从中筛选与“网络青年亚文化”相关的文章,有近百篇。由搜索结果得知,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始于1997年,标志性的事件有二:其一,按月出版的《网上生活》(《Internet & Intranet》)杂志,作为互联网杂志在全国率先出版,但当时因为没有刊号,只作为《中国计算机用户》的刊中刊发行,直至2000年易名《数字世界》才正式出版发行。《网上生活》杂志象征性地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生活方式之门。其二,是年,一些早期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和出版。既有从事互联网技术开发和服务的技术精英们撰文介绍西方互联网中的一些文化现象,譬如黑客亚文化、网络技术新语言等[1],也有学者开始对国内网络与青年问题展开研究,例如卜卫对1995年开通的“瀛海威时空”网络用户进行实证调查,其研究成果《百姓、青年与网络》一文1997发表于《青年研究》期刊,这是国内较早通过调查表明青少年是网络用户的主体,具有实验性质。[2]同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一批青年编撰的、一套八本的《互联网络文化丛书》出版,其中,既有介绍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和《21世纪网络生存术》,也有对网络黑客现象介绍的《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对网络时代人类精神生活方式变化进行描述的《生活在网络中》,以及对媒介传播在网络冲击下的前景进行展望的《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流》,等等。

      这些研究共同的特征是从宏观层面、从全球视野介绍网络快速发展将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总体文化结构产生的革命性变革,尤其对青年群体的影响的无远弗届。研究成果中,特别关注的青年亚文化现象是“黑客”和网络新语言,这与研究者队伍中技术精英参与,全球网络技术创新,以及黑客高频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1998年之后,在“政府、企业上网年”活动的推动下,网络使用高速发展,网络事件层出不穷,御宅族、辣奢族、视觉系、拇指族等网络青年亚文化类型如火如荼,蔚然成风,但是,网络亚文化研究却没有及时跟上,仅有的几篇文章虽然关注了网络暴力、网上黑帮、追星、网络写作以及DV自拍等,但研究者的价值倾向却惊人一致地指向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群体的负面影响,以及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垃圾、暴力、色情甚至反动内容将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构成的威胁。《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一文认为垃圾信息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网络的形象化妨碍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症、网络诈骗威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由此,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因网络跨文化传播而失范[3]。《网络对我国青年的影响评价》一文也特别强调,青少年将面临西方意识形态文化的渗透和潜在影响,将受网络色情影响而患上“网络性心理障碍”,高科技犯罪的危险程度在增大,而且信息泛滥,还可能使一些青少年成为“数字化人”[4]。《网络暴力与少年暴力:从涵化理论说起》一文更是认为网络环境将成为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暴力行为滋生的土壤和温床[5]。网络的反文化现象在引起研究者高度关注的同时,互联网络本身也不同程度地被“妖魔化”,初露端倪的本土青年亚文化也被不加区分地盖上了“道德恐慌”的印章。

      2005年,是网络青年亚文化及其研究的又一个重要年份。是年,中国网民突破一个亿,500万网民网上开博,MSN和QQ成为白领上班族最爱,网游无孔不入……网络爆炸性的发展不仅催生了一系列对青少年影响广泛的网络亚文化事件,同时也使青年亚文化本身成为中国本土网络世界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景观。在网络青年亚文化裹挟着喧嚣和浮尘高高扬起之时,研究工作开始摆脱此前碎片化的形式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俯视角度,试图以更客观更冷静的视角趋近青年亚文化群体以及他们创造的文化。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葛涛的博士论文《互联网上的“作家迷”虚拟社区研究》,文章突破性地使用了网络民族志研究、内容分析、言词分析等与网络文化行为更贴近的研究方法,对互联网络上既存的“鲁迅迷”、“张爱玲迷”、“金庸迷”、“王小波迷”四个虚拟社区分别进行较为深入的个案研究,尽管所用理论囿于大众文化研究的藩篱,对网络迷文化的亚文化特性概括也仅仅停留在“抵抗”的单一层面,但是,毫无疑问,其对青年亚文化不带偏见的正视以及客观细致的研究方式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