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1)03-0094-10 修订日期:2011-03-18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1亿人,其中18周岁以下的流动人口有1982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另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已达1.14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其中随父母进入城市的6~14岁流动儿童约有643万人[1]。2005年我国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分别达到2533万人和7326万人[2]。伴随着当代中国大规模人口迁移与农民工进城务工,流动儿童的相关社会问题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文献。如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避免研究的低层次重复,更加深入地分析我国流动儿童问题,并拓宽研究领域,已显得非常必要。基于此目的,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之一——内容分析,对我国已有的流动儿童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分析,以期在深入了解我国流动儿童研究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为深化和拓展流动儿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进而为流动儿童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及其所需的社会环境提供理论。 一、研究文献 (一)数据与分析方法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流动儿童这一概念尚无统一界定。本文中的流动儿童是指6~14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又称“流动人口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打工子弟”等。基于已有的对于流动儿童的多重身份界定,本文按照“打工子弟”“流动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农民工子女”“新生代农民工”五个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搜集了至2009年12月底为止,有关我国流动儿童问题研究的文献有2979篇,基本涵盖了全部流动儿童研究文献①。 内容分析是对于用言语而非用数量表示的文献,用系统、客观地鉴定文献的具体特征的方法,将文献包含的信息转换为用数量表示的资料。内容分析能针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定时期内的趋势研究,从事物表面现象入手,发现事物的规律性[3]。本文旨在借助这种分析方法,对已有的流动儿童研究文献进行分析,通过关注不同时期以及总体研究文献的变化与特征,对这一学术研究领域进行相关判断、总结与简单评析。 (二)文献的编码与说明 本文在内容分析中所涉及的主要变量有:①时间(发表年份);②主题分类;③研究细分;④研究范围;⑤研究对象;⑥研究方法;⑦统计方法。根据这些变量对每篇文献进行相应编码。 主题的分类是本文的关键。本文将所有研究文献划分为以下十大类别:①留守儿童;②农民工权益;③流动儿童学校的发展;④流动儿童的生活状况;⑤流动儿童的教育;⑥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⑦流动儿童的卫生保健;⑧相关新闻报道;⑨相关政策文件;⑩未分类资料。其中,“相关新闻报道”主要是指仅具备学术参考意义的流动儿童相关问题新闻报道;“未分类资料”是无法归入前九类主题中的其余文献。“新生代农民工”所关注的是劳动力年龄的流动人口,且讨论内容与流动儿童的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故将这部分研究文献亦归入“未分类资料”中。因此,从研究主题看,流动儿童的教育、社会融合和卫生保健这三类将作为重点予以集中分析与总结。 研究类型是指各研究主题下的进一步细分。就三类研究主题而言,流动儿童的教育分为教育政策与学业成就两类;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分为社会化、心理状况和社会融合三类;流动儿童的卫生保健分为体质健康状况与计划免疫情况两类。研究范围是指研究所涉及的地域范围,分为宏观(理论)、全国(调查)、地区(理论与调查)。研究对象是指研究文献中流动儿童所处的教育阶段,分为学龄前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后流动儿童。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本身进行了调查的前提下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种,而统计方法是指在分析过程中,所利用的统计学方法,分为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两类。 二、流动儿童研究的总体发展历程 图1给出了历年来我国流动儿童研究文献数量的发展历程。最早的研究文献出现在1994年,在2008年时达到了最高值,共有630篇。而2009年发表的文献数量却在下降,仅为530篇。这种减少,可能与学术界的关注点由流动儿童转向其他与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有关。如果从总体的发展历程看,流动儿童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相关政策的演变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这其中又以教育政策为典型。就总体而言,关于流动儿童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图1 流动儿童研究文献的发展历程 1.1994-2000起步阶段 在目前所检索到的有关研究文献中,最早言及流动儿童问题的研究是华耀龙1994年发表在《天津教育》上的论文,他就天津市如何解决随迁流动儿童的入学就学问题介绍了一系列经验[4]。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我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文献是1995年刊于《中国教育报》的文章“流动的孩子哪上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讨”,自此,这一问题开始引起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理论界的关注。1996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处与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等部门开展了六省市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就学状况的调研。这一调研为1998年教育部与公安部等联合颁发《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供了现实依据。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流动儿童问题成因的探讨、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调研和对就学儿童现状的描述等。由图1可知,1994-2000年期间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文献绝对数量很低,平均水平每年仅为9篇。因此,可以认为1994-2000为流动儿童研究的起步阶段。当然,到这一阶段末时,流动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