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数据显示:与2007年相比,10~19岁网民所占比重增大,成为2008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1]。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分别占到整体网民的27.5%和9.2%,增速超过整体网民[2]。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群体已逐渐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一般认为,网络会增加青少年的自主性,给予他们更多的权力。但认真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事实上,青少年在网络时代这一特定社会空间中难以体现现实主体性、社会化及自主性方面的权力,进而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网络时代下的青少年工作需要我们改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需要引进新的工作视角。 一、网络时代青少年工作亟需新的工作视角 (一)网络时代对青少年群体发展产生的“双刃剑”作用 网络时代的来临,绝不亚于工业革命的爆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程度。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成长受到网络时代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呈现出很多新的特征。 第一,网络时代对青少年主体性的催生与颠覆并存。青少年主体性是指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的自由、自为、自观以及青少年群体之间的价值互足和互为主、客体关系,青少年主体性的发挥是以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为根本前提的,青少年主体性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和实现其实践主体性[3]。应该看到,网络时代青少年主体性主要包括现实实践主体性和网络实践主体性。网络时代对青少年主体性存在着双重的影响:(1)网络时代对青少年主体性的催生。这种主体性主要是指网络空间的实践主体性,即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空间里不断转化着自己的生活,逐渐形成“群体性减弱、个性化增强;依赖性减弱、独立性增强;保守性减弱、创新性增强”等倾向,并在他们与网络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在其现实生活空间中得以体现,逐渐成为网络时代青少年行为方式的普遍特征,这表现为青少年网络实践主体性增强的一面。(2)网络时代对青少年主体性的颠覆。这种颠覆,使青少年懒惰、懈怠、依附,走向庸俗,甚至堕落①,这种主体性主要是指青少年的现实社会实践主体性,即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呈现“道德责任减弱、游戏心态增强;目的性减弱、盲目性增强”等倾向。网络时代这一特定社会空间,导致青少年主体性发生了异化,一方面导致青少年网络实践主体性方面发生膨胀,如当代青少年群体表现出来的明显的急功近利心态、黑客现象等;另一方面导致青少年现实社会实践主体性发生萎缩,即不具备与他们的年龄、知识、身份相称的主体成熟度,主要表现为青少年身上的“后儿童心态”、“炫耀性消费”、“后殖民主义心态”等。网络时代这种对青少年主体性的双重影响,对青少年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第二,网络时代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建构与解构并存。社会化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几大因素正在发生变化,以往居于主导地位的家庭、学校已经被网络、同伴群体等替代而退居其次。在这些因素的转向过程中,青少年群体易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多种因素的冲击,无力从容应对各种价值的抉择,出现盲目、迷失,出现对主流价值怀疑,被负面价值迷惑等现象,最终影响青少年的正向社会化进程。网络催生着青少年社会化建构与解构的并存,建构性在于促进青少年群体社会化新模式的产生,而解构性则在于逐渐消解了青少年以往的主要社会化模式,导致青少年的社会化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并较以前更容易出现反社会化倾向。传统时代,青少年社会化遵循的是正向社会化、线性社会化以及真实社会化模式,这些模式在保障青少年顺利成长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青少年的许多潜力和优势的发挥;网络时代使得原有模式发生转型,传统的只由长辈向晚辈传递的“前喻文化”逐渐转化成“文化反哺”;传统的只能单向地从父辈那里学习生存的知识技能、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等“线性模式”逐渐转化成多元文化、多元途径向青少年传递文化的“网络模式”;传统的处于真实社会空间的社会化逐渐转化成虚拟社会的网络空间社会化模式[4]。网络时代这种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建构与解构并存的局面,对青少年顺利实现正向社会化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使处于网络时代下的青少年群体顺利实现社会化,促成其正向发展,消除其社会化过程中的弱权现象,也是摆在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第三,网络时代对青少年自主性的强化与弱化并存。英国学者迪尔登将自主性概念界定为“独立做判断,批判地反思这些判断的倾向以及依据这些独立的、反思的判断将信念与行为整合的倾向。”青少年的自主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主要表现在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思考,并实现自我发展,自主性发展对于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社会关系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青少年自主性产生着双重影响,一方面是对青少年自主性的强化,主要体现在:(1)青少年文化选择的自主权增大;(2)青少年网络文化自主生存空间扩大;(3)青少年网络亚文化对青少年群体起着显著影响。另一方面是对青少年自主性的弱化,网络时代的文化多元交融、价值观急剧变迁,对青少年自主性能力产生隐性的约束和限制,主要体现在:(1)青少年容易依赖于网络空间和网络文化,在不良信息和文化面前缺乏辨别能力;(2)青少年在现实与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价值观往往不尽一致,容易导致其沉迷于网络,甚至进行网络犯罪;(3)青少年容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而缺乏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的行动。自主性作为青少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工作的重要范畴。因此,探索青少年工作的新视角和新方法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