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431;D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80(2011)01-0087-06 一、居家与居住的变迁 由于公共住房可利用率的降低和住房价格上涨,20~30岁的英国青年越来越依赖于私人租房。许多年轻人靠自己的收入购房甚至租房都感到力不从心,为达到独立居住目的,不得不依赖于家庭成员和朋友的帮助。一项研究表明,不到30岁青年人中,40%的首次购房者依靠家庭成员某种形式的经济资助。据传闻,有些年轻人选择与朋友合伙贷款以分享住房楼梯上的一个容身之处。有专门的网站和肖像影集制作团伙牵头联络潜在的合伙贷款人,一家公司专为合伙贷款搜寻者提供“快速约会”夜晚。然而,其真正的危险在于:住房业主迅速成为目前租房学生的保护人,而日益增长的学生债务导致毕业生再也享受不到曾经有过的住房市场优势。尽管如此,英国青年仍然普遍以成为住房业主为奋斗目标。 近年来家庭模式仍在变化。不与父母同住的男青年比例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女青年,特别是研究生回家与父母同住。不与父母同住者,其住房费用近年来大幅上涨。有证据表明,为获得并保留居住独立,许多年轻人依赖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不同形式的经济支援。这可能导致两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紧张关系,因为兄弟姐妹之间会互相攀比对方从家中所获资助的数量。 英国当代住房过渡状况显示出很大程度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相应地牵涉到就业形势和家庭结构。然而这些风险因素的分配并不均匀。福特(2002年)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英国青年人的居住过渡状况,对象为1,000名居住在不同地区的16~25岁年轻人,结果显示了5种不同居住方式,而3种主要因素又决定了这5种方式的差别:青年人计划与控制程度,自我约束的程度与性质,能得到的家庭支援程度。他们将这5种方式分为混乱不堪方式、无计划方式、自我约束方式、有计划的非学生方式以及学生方式。他们的模式强调,如果年轻人想得到成功的居住过渡状态,必须获得许多重要资源: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源,咨询和情感支援,他们自己的内在资源。这些资源的获得受不同阶级背景的强烈制约,也会影响年轻人实现设想的居住前景的控制能力。 福特(2002年)对一种学生居住方式的研究令人瞩目。前不久,英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绝大多数(特别是在英格兰)离开家庭,住学生宿舍,或租借私房,其独立居住的途径比不就学的同龄人更受保护。租借私房的往往是希望保留自己社区的当地年轻人,他们千方百计想得到支持,除非被认为有点冒风险。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一体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就学期间住在父母的房子内,因学生欠债影响到毕业后的居住方式。而与奖学金有关的优惠居住方式近年来也许不复存在了。 本文将通过一群已独立居住的年轻人的经历探讨一些问题,这些年轻人要么独居,要么与人合住。我们要探讨的是在他们为独立居住而奋斗的过程中,得到同辈与家庭成员何种程度的支援,我们将集中研究3个问题:父母的住所作为退路所起的作用;在独立居住过程中,他们依赖于父母各种形式的支持达到何种程度;他们如何看待朋友之间经济互助的愿望。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如何阐述与父母及朋友的关系,如何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待获得支援问题。 二、有关的研究 本文数据选自“年轻人与居住规划”,这是经济与社会基金会人口变化中心研究的课题。我们的研究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当前家庭结构模式对年轻人与朋友、合伙者、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有何影响;2.老一辈与年轻一代以及朋友之间资源对独居单身生活的支持达到何种程度;3.居住与居家方式的相互作用;4.居住、居家与家庭形式与向往的未来之间的关系;5.为满足居住需求与愿望,年轻人在奋斗过程中采取的对策。 现场调查包括一次性有深度的采访,要求参与者叙述他们迄今为止的居住方式。我们探讨了几个主要方面,包括他们起先离开父母后来又回到父母处的经历;他们目前的居住状况;他们与家庭和朋友联络的特点与程度;家庭成员和朋友提供资助的形式(经济和非经济的);他们对不同居住方式(租私房;公共住房;住房业主)的看法和经历;他们对住房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他们的居住经历与弟兄姐妹和挚友相比较。开始重点采访之前,要求参与者完成有关居住经历表格,详细说明他们住过的各种房子,同住者,每次搬家理由。 我们的目标是完成40名20~30岁年轻人的样本,本文所用数据选自首批14名被访问者的叙述。这14名人员中,除1人外,都在职、借住私房,多为研究生。我们希望扩大被采访者范围包括城市和农村青年,具有不同居住形式和教育背景。实际所有采访对象都住在南安普顿(英国南部港口城市,人口约220,000)。 三、父母住房作为退路 近年来,年轻人离家后重回父母家已是司空见惯。尤其是研究生,离开大学后回到父母家居住绝非罕见。一些年轻人长期以来在离家问题上摇摆不定(正如伦纳德常提到的),后者往往与出身于中层阶级的年轻人有关,他们往往先离家上学,假期定期回家。现在,不仅仅是假期,完成高等学业后重回父母家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 在我们的访问对象中,大多数(14人中有9人)曾经或正在经历离家后又重回父母处。谈论这些时,他们本着实事求是态度,并不认为这样的行为反常。这与20世纪90年代晚期本文一位作者的调查大相径庭:其对象为类似的年轻人(主要是研究生),他们并不认为返回父母住处合乎情理,或理所当然,因而谈论时颇有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