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新生代的社会认同建构与社会建设参与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中建,河南师范大学 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7 高中建(1962-),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从“个体—社会”场域情境、社会运行系统看,“80后”新生代社会认同建构与社会建设参与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互的内在逻辑和机理。抽样调查数据表明,“80后”新生代存在着积极的社会认同,然而社会建设参与现状并不乐观,因此,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参与体制与机制,并通过社会制度、意义系统、社会组织等方面促进他们的社会认同。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1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11-0398(2010)06-0007-06

      “80后”新生代由于自身具有不同于前人的新的时代特质,使得他们与父辈的社会认同产生了错位或冲突,这必然会对他们介入社会建设的思想、模式产生影响,当他们成为社会建设的主导力量后,必将给我国的社会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积极的社会建设参与亦可以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他们获得自我认同和自我满足与实现,促进他们工作与生活所在地社会的有机团结和全面发展,实现其积极的社会认同建构;而建构“80后”新生代的社会认同,能引导和推动该群体作为新主体更加积极地关注和介入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事业。因此,展开本研究可以规避社会发展风险、减少社会发展代价、切实改善民生,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基于此,本文围绕两大问题展开:(1)社会认同建构与社会建设参与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逻辑和机理?(2)如果说任何一方(社会认同或社会建设)的变化都会导致另一方的变化,那么如何建构“80后”新生代的社会认同及促进其社会建设参与?

      一、研究现状

      (一)社会建设

      目前,社会建设的研究有两大主线,一是以波拉尼为代表的“能动社会”的研究,二是以葛兰西为代表的“公民社会”的研究。而国内的研究热潮肇始于十六届四中全会,目前涉及社会建设的内涵与目标、社会建设的基点和重点、社会管理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等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郑杭生、杨敏、陆学艺、李培林、卢汉龙等人的研究,这些研究为理解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以及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机制与趋势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但从中国社会建设的现实需求看,仍然存在着研究力量薄弱、研究深度不够、研究重点不突出、概念认知不一致等问题。笔者以为,其中最为需要研究的是概念认知问题。

      国内学术界对于社会建设的定义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陆学艺等为代表的,认为社会建设是指社会主体根据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改善民生和推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行为与过程[1]。另一类是以潘叔明及梁树发等为代表的,认为社会建设是包括社会事业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管理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指标体系等五大体系。侧重于制度或体系建设[2]。

      笔者认为,社会建设指顺应社会发展趋势,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领域从事的各项建设。

      (二)社会认同

      1.国外社会认同研究的梳理

      社会认同理论作为群体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1986年由欧洲社会心理学家Tajfel最早提出,后Turner又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美国社会心理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认同最初被用于解释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国家、民族、宗教、语言等的心理认同问题,从而在政治、经济、族群间文化交流、组织行为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吉姆斯·E·科特从社区责任的角度论述了培养儿童与青少年认同资本和社会资本。

      Tajfel认为,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是一个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影响到他们的社会态度和行为。Taifel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3]Taifel和Turner对个体认同(personal identity)和社会认同做了区分,认为个体利用个体认同在时空上确定自己是一个不同于他人的独立的人;而社会认同则是个体在一定社会群体中,一定社会范畴内,强化自己与一部分人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而与另一部分人存在差异性。Taifel假定社会认同包含了3个维度:(1)认知成分:指对某一群体成员资格的认识;(2)情感成分:指对群体的情感依附;(3)评价成分:指从外界赋予群体的价值内涵[4]。

      Phinney(1990)在对70多篇关于种族认同的文献进行了回顾之后提出,群体认同应该分为4个维度:(1)自我定义:个体通过群体认同来对自己进行定义;(2)归属感:归属于某一个群体的感觉;(3)对群体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对自己所属群体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4)群体参与:对群体活动和群体实践的参与和分享[5]。

      Ellemers等(1999)认为,社会认同可以分为3个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方面,分别是自我分类、对群体的承诺和群体自尊。通过对119名被访对象的调查,他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社会认同的这3个维度进行了验证[6]。

      通过回顾以往的研究我们发现,虽然不同的研究对于认同的维度在表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基本上都可以归入认知、情感、评价和行为这4个维度。

      2.我国“80后”新生代社会认同研究现状

      社会认同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刚刚起步,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不及国外,也较少有实证研究,当下成果主要表现在认同理论研究,宏观层面的民族认同研究,或关注文学中的女性认同,而进行我国“80后”新生代社会认同研究的并不多。从期刊文献方面看,与我国“80后”新生代社会认同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2006年以后。在2006年至今的期刊文献中,我国“80后”新生代社会认同的相关研究开始增多,涉及农民工社会认同、少数民族认同、大学生专业、婚恋、交往、文化、国家认同,青少年性别角色认同、时尚文化认同、消费文化认同、职业认同等领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