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的公民意识问题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贾菁菁,郑州轻工业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贾菁菁,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主要研究德育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其标志就是实现由人民向公民的转变,并使之具有公民意识。目前占全国青年人口大多数的农村青年,由于受社会、历史、文化、体制的影响和教育的缺失,普遍存在公民意识淡漠的现象。扭转这种现象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公民意识发展的经济基石;大力推进公民文化建设,建立公民意识发展的价值导向;大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公民意识发展的社会保障;大力推行公民教育,做好公民意识发展的思想启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民社会”。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1 年 04 期

字号:

      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现代意识,指公民个人对自己所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其标志就是实现人民向公民的转变,并使之具有公民意识。在我国现有人口中,农村人口约有7.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4.3%,其中15~35岁的青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41%,约3亿人[1]。农村的未来看青年,中国的未来看青年。占全国青年大多数的广大农村青年,是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民族复兴的骨干力量。培养和提升农村青年公民意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农村青年公民意识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由于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现代农村青年的公民意识较之老一代农民有了明显的提升。全国总工会2010年6月21日公布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报告》中引述的一份调查显示,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新生代农民工中因为怕被报复而不向有关部门投诉的只有6.5%,仅是传统农民工的一半;采取投诉行为时,以集体投诉方式进行的(几个人一起去投诉),新生代农民工为45.5%,比传统农民工高出17.6个百分点[2]。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的主动性和能力比上一代有所加强,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人人平等有更高期待。然而,公民意识的内涵并不仅限于此,现实中农村青年的公民意识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1.权利意识不足

      所谓权利意识就是指人们对于一切权利的认知、理解和态度,是人们对于实现其权利方式的选择,以及当其权利受到损害时,以何种手段予以补救的一种心理反应。它构成了公民意识和宪法精神的核心。纵观新生代青年农民的现实生活,其权利意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权利主体意识不强,传统的社会形态和文化思想造就了农民个体的依附性习惯,没有独立人格,不能充分认识和理解自己依法享有的权利及其价值;二是缺乏有效行使与捍卫自身权利的知识和技能。2010年1月23日至5月27日,深圳富士康公司先后有12名员工从高楼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些员工大多属于80后和90后,都来自农村,面对企业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闭塞的生活环境,深感自身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而又不知如何改变,于是,他们选择用生命和鲜血来诉说心中的无奈。现实中农村青年觉醒了的权利意识仅仅是当其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严重挤压后的一种“反弹”。

      2.责任意识不强

      责任意识是指公民对国家、社会及他人应履行职责的认识,并把它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的是热爱祖国的责任;“铁肩担道义”弘扬的是坚持正义的社会责任;“择邻而居”讲述的是孟母历尽艰辛、勇于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多数青年农民由于自身的权益没有得到很好保障,致使他们对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认识不足。表现在不关心国家大事,缺少社会关怀和公德修养,没有把责任看成是一种发展自我的机遇,是一种发展自我的手段,是一种发展自我时不得不做的事情。不懂得如何捍卫自身权利,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懂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每一个人的责任。

      3.平等意识缺乏

      平等是人权的属性,宪法对人权最为经典性的表述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表达的是一种原则和信念,是公民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一种社会公德。主观上,由于受传统“官管民”传统思想的影响,广大农民包括青年农民,还没有从意识层面树立“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没有认识到每一个人作为公民,有不可剥夺的自由、平等的权利。客观上,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城市和农村为地域界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性地使农民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他们经济收入低、政治权利缺乏、就业、求学受歧视,一系列的不公平导致了他们的自卑自轻,造成了农民的弱势心理和被支配地位,扼杀了他们对公民精神的价值追求,不能正确行使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

      4.竞争意识缺乏

      我国农村以小农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分散、封闭、保守和效率低下。这样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农民的意识是封闭的、保守的、小富即安的、害怕改革和缺乏竞争意识的。近年来的“技工荒”从一个侧面说明青年农民的总体素质、技术经验等相当欠缺,凸显的是青年农民竞争意识不够,得过且过,对未来缺乏信心和勇气。竞争意识是个人或团体间力求压倒或胜过对方的一种心理状态。它能使人精神振奋,努力进取,促进事业的发展,它是现代社会中个人、团体乃至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态。

      5.民主意识淡漠

      民主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为维护民主权利、保护合法利益而提出的自己当家做主、管理国家、集体和公共事务的思想观念。民主意识是民主的先决条件,其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民主发展的实际水平,对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农村,青年民主意识淡漠主要表现在:农民对民主内涵的认识较模糊,对民主权利的理解很狭窄,没有形成并认可真正的民主社会的价值观;农村进行的民主选举是制度小迈一步,思想原地踏步,农民民主选举的动机与目的落差很大;农民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意识不强,主动参与民主决策的人极少,民主监督意识较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