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难伴随着人类发展史,从未停息过对人类的巨大影响,除了生命、经济的损失,精神卫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灾后常见的精神病理反应包括: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广泛性焦虑、物质滥用、躯体化症状,不同类型的创伤经历可能引起的惊恐、哀丧、生活方式崩溃等综合症状[1]。灾后的心理干预工作成为越来越急迫的需要,但由于灾难影响人数巨大,团体咨询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起来。 现代团体咨询具有心理治疗和教育学习两方面的功能,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形式,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由于不同的灾难有着不同的创伤模式,临床响应需针对这些侵袭的不同特质,考虑一些特别的灾后团体。本文着重介绍一种在灾难救援中实用的青少年团体心理咨询模式。 一、青少年团体咨询的有关研究 青少年处于儿童到成年人的转变过程中,身心都处于过渡和不稳定之中。理性和非理性的冲突十分激烈,控制着其所有的言语和行为,但是没有一种力量能一直占据决定性地位。灾难对青少年的影响还取决于灾难类型及其对家庭和社区的破坏程度,他们可能出现与成人相似的症状,也有这个年龄段特有或高发的反应。这一年龄段对灾难反应的最大特点是害怕失去家庭,害怕失去在家庭中已得到的独立性①。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如分离性焦虑)和抑郁症状是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此外还有恐惧、对安全的忧虑、行为问题、哀伤和居丧反应等[2]。 1.国外有关灾后青少年团体咨询的研究 国外在地震、飓风等灾难救援中基于学校或临床的儿童、青少年团体心理咨询对照研究显示,团体咨询对于灾后精神卫生后果有显著效果[3]。Chemtob还在灾后儿童团体咨询研究中发现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的效果相比没有显著不同[4]。在效果方面,Austin发现团体心理咨询在促进疏导、支持、团体认同感方面具有效用[5];临床访谈显示,与未经治疗的相比,治疗过的儿童创伤症状较少[6]。 此外,一系列显著效果的报告使认知行为取向和短程/简快模式在众多团体心理咨询范式中得到肯定[7]。文献表明,认知理解和社会支持可以缓解青少年和成人的应激。认知社会支持团体有效帮助了经历卡罗莱纳飓风灾难的青少年[8]。1988年亚美尼亚大地震后,Goenjian发现以学校为单位的、聚焦在精神创伤和哀伤的简快心理治疗对减轻灾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和预防抑郁的恶化有效,并可跨文化使用[9]。另一项短程认知行为团体干预分别在1999年雅典地震后2个月和4个月后开始,参与的两组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显著减少,抑郁症状也在干预后明显好转,心理社会功能也有显著提高。在18个月后的随访中,更多的显著改善被报告,在4年的随访中,疗效一直持续[10]。负责此项研究的Giannopoulou也认为,短程认知行为治疗是可在临床使用的有效治疗路径。 2.国内5·12地震后的灾后青少年团体心理咨询 在5·12汶川大地震的灾后救援中,由于灾区青少年及相关人员的心理干预需求十分巨大,团体咨询的开展十分普遍。按成员类别主要有震区青少年团体咨询,川籍学生、员工的团体咨询,转赴各地的灾区学生团体咨询等。形式更是丰富多彩,众多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及背景各异的志愿者促进和发展了大量团体咨询、类团体咨询实践,以各自的能力和资源为灾后青少年心理社会干预贡献了力量。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这场规模空前的灾后心理救援中,大部分前往灾区进行心理援助的人员(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人员)未接受过灾难心理社会援助的专业训练。由于专业、经验所限,大部分灾后团体咨询在干预程度的深浅、效果持续时间的长短、能否增强参与者自我恢复能力、是否产生二次创伤等方面并不尽如人意。特别需要便于一般心理援助人员或当地骨干掌握的结构化、易操作、安全有效的团体咨询模式投入到大规模的初级心理援助和筛选转介中。 自Mitchell于1983年提出紧急事件应激晤谈(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CISD)以来,多种模式的灾后团体心理咨询范式不断发展、广泛应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前后与中国民政部、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等部门合作举办的灾难心理社会援助骨干培训中输入了CISD。CISD是一种有组织的处理应激反应的办法,目标是预备救援人员处理工作相关应激和协助处理救援人员对非同寻常的应激事件的不良反应[11]。经典的CISD是在紧急事件发生后24~72小时内,采用团体面谈的方式(一般6~20人),分七个步骤完成,提出后深受救援人员欢迎。在CISD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紧急事件应激管理(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CISM),旨在预防创伤应激所致障碍,筛选需要得到进一步治疗的人员,促进体验的言语表达,普遍化应激反应,改善同侪支持和凝聚,在应急服务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近年来批评声音渐多,Bryan等人研究发现,CISD、CISM对创伤后的精神卫生后果(尤其是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没有帮助,且有部分报告加重了相关症状[12]。近年来,CISD、CISM不断处于改良之中。 2008年5月,在卫生部组织的全国联合抗震救灾心理救援专家组的集训中,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刘哲宁教授传授了灾后心理社会团体咨询模式,由专业人员与灾民组成团体(每组6~20人),按照四个步骤共同完成。另外,美国国家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心在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灾害后发展出“心理康复技术”(Skills for Psychological Recovery,SPR)模型,采取团体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五个核心模块的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至少每周会面一次,用5个星期的时间完成这五个模块,帮助灾民产生“日渐好转”的正性体验。2008年6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大学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邀请美国红十字会专家Aloha Ken Lee教授专程来我国传授该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