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90后”: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作 者:

作者简介:
钟晓华,复旦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内容提要:

当我们还在争论着“80后”之是是非非时,自2008年9月起,入学的新生大多数有了一个新代号——“90后”。在媒体和成人视野的建构下,另类、自我、颓废等片面评价不仅平面化了生动、立体的群体形象,也使教育主体对教育对象有所曲解。我们需要由“现代性”解读群体认同的视角,将青年研究置于对社会结构的反思中,进而讨论针对新一代青少年的教育要素转变。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1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0)21-0044-04

      如果将“80后”的成长视为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从“大开大合”到趋于“平滑”,“80后”的群体性变化恰恰反映了中国社会从不成熟逐渐向法制化、稳定化过渡的转型特征。“90后”作为改革开放成果的最大受惠者和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他们在知识经验、认知思维能力、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有着更为平稳的“代”特征。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化、全球化的影响已从宏观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逐渐渗入日常生活领域,甚至是人格养成过程。面对“90后”——这群有着鲜明时代烙印而又个性丰满的青少年,通过反思现代性来理解其群体认同,比起简单用成人标准来判断他们的是与非更有理性价值。

      一、面对“90后”:“现代性”的反思

      “90后”不仅是继“80后”流行之后的衍生品,而且确实代表着变革社会中新生的一代。他们“新”得刺眼,他们的“新”大大缩短了自然代的划分跨度,继而出现了“85后”、“95后”等更为细致的提法。就人生阶段而言,“90后”大多还没有成年,没有真正登上社会舞台,还处在被呵护和教育的阶段,但他们急于自我表现,对成人世界具有很强的参与欲,并乐意成为消费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宠儿。因此,对“90后”的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学或教育学问题,而应立足现代化进程逐渐深入的过程,将社会结构分析、社会生活及人格形成研究等纳入其中。反思“90后”现象当始于反思社会变革。

      1.“现代性”的分析语境

      社会制度与社会生活的关联是人们早已认识到的问题,作为世纪之交的社会学基本问题——“现代性”,其动力、影响传统文化的程度及其全球化范围,比以前所有形式的社会秩序更为错综复杂。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指出:“不仅仅是外在的转型:现代性完全改变了日常社会生活的实质,影响到了我们的经历中最为个人化的那些方面。”[1]“现代性”原本指20世纪西方所建立的逐渐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大略等同于“工业化的世界”。[2]时空重组、风险文化、信任系统被认为是“现代性”的关键特征。借此来分析“90后”的成长环境与自我认同,一是要论证“90后”作为世代分析的社会意义,二是在更广范围内审视全球化诸多影响与个人素质改变之间的交互关系。

      2.正常而多元的社会背景

      “90后”和“80后”一样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但相比较“80后”成长于社会转型过渡时期的划时代意义,“90后”是否能被作为一个社会世代范畴仍存争议。然而,生活在一个改革开放显现成效、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90后”的成长经历与群体认同的确有深刻的个性。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乱灾荒,没有经历过非常态政治,也没有经历过经济转型之后的“适应不良”,丰富的物质条件、教育资源和选择空间,使“90后”获得比前几代青少年更平稳、正常的成长环境。

      3.裂变的父辈与家庭结构

      由于社会转型,“90后”的“60后”父母在刚刚成家立业时就遇到了与他们从小早已习惯的社会体制大相径庭的改革,他们对改革开放抱有很高的热情与期待,渴望全面参与。热点变换、观点更迭之快,常常使这批1980年代中期的青年更主张独立与开放,追求的是成功的事业与高质量的生活,重视孩子成长的物质条件和教育环境。与“80后”的“老三届”家长不同,“90后”的父母已不满足于孩子单纯学习学科知识,而是更注重孩子的素质培养和锻炼,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开阔眼界。以外语学习为例,十年前的“80后”最多只是参加外语培训,但不少“90后”高中生已经被家长送去参加各种国外交流活动了。在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改革开放带来的“浮躁病”也体现在这代父母疏于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与教化。随着离婚率的逐年升高,很多“90后”家庭有离异重组的现象,其不确定性与非常态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巨大影响。社会变革期的代际价值观和家庭结构,并非简单的“代沟”问题,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断裂”。[3]

      有学者将“90后”概括为“独生子女新一代+全球化的一代+互联网童年”[4]的一代,这些叠加体现了“90后”出生成长的社会阶段,全球为界、网络为媒,“90后”在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中毫无遮挡地暴露在“现代性”的冲击中。

      二、“90后”的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并不是个体所拥有的特质,或一种特质的组合,它是个人依据其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由于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从而使“90后”年轻人体验到“一种具体的联系”或“参与一种共同命运”的感觉,这就是一种共同的“代意识”。

      1.时空重组与信任危机

      现代性与“时间-空间”转换之间有密切关系,而“90后”群体特征中的关键词之一“网络”正是导致现代社会时空重组与时空分离的重要媒介。作为“相互交流的媒介,它能将信息传递开来,用不着考虑任何特定场景下处理这些信息的个人或团体品质”。[5]在现代性的后传统秩序中,以及在新型媒体所传递的经验背景下,自我认同成了一种反思性地组织起来的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逐渐开放,行动场景的多元化和“权威”的多样性,使处于成长期的“90后”一代在建构自我认同和日常生活时,有了更多的选择性。

      网络使青年人多了很多信息与知识来源,“网来网去”成了他们的标志。如大学新生报到,很多“90后”新生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便上网向学长咨询校园生活,而后笃定自信地独自前来报到,可见相比较以前的几代青少年,其学习能力和独立性不断提高。同时,由于开阔的知识信息视野,许多“90后”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提出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这是这一代人的显著特点。但是,有些时候他们的反叛意识也会出现偏差。最典型的是“90后”偏爱“火星文”等网络语言,无疑作为时间的标志划分着社会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一个同龄人共享的网络世界里,说着自己的语言,用着自己的符号交流,任凭在父母关注的家庭环境中,仍能成功地掩藏自己。这种“亲密关系的转型”使信任可以不再以亲属关系、传统责任等标准来界定,而是依赖由象征符号与专家系统建立的“纯粹关系”。[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