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的意义构成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玉林,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研究生处,北京 100089 陆玉林,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青年研究。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青年群体的出现和青年概念的产生,是经济和政治现代化的结果。随着现代性的展开,青年概念的意义被建构起来,并以各种关于青年的话语形式表现出来。意识形态性的青年论述,是青年概念的社会意义的直接呈现;理论性的青年叙述,形成社会关于青年的科学知识。青年的界定,现今不能停留在符号化和刻板的理解上,而无视高度异质性的青年现实。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1 年 02 期

字号:

      在理论上界定青年概念和在现实中区分青年与非青年概念,是科学的青年研究、政策制定和青年工作的基础性问题。青年概念是现代社会的创造物,是青年的现实存在和社会的青年意识的反映。在现代化进程中,年轻人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受到了社会的重视,个体人生的特定阶段得到社会的特别关注,才产生了青年概念。青年概念在理论上和社会文化上的意义,也随着时代的、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有所改变。当代青年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场域之中,社会对青年的期望丰富多样,青年个体或群体的状况千差万别。社会的青年意识和青年的生存状态都异于往昔。因此,需要重新梳理和探讨青年概念的社会文化意义,而问题的核心是社会如何认识与界定青年概念,以及这种认识与规定的形成和演变。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和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研究者们提出了诸多关于青年的界定方式、区分标准和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认识,展现了青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青年的特质提供了知识和理论基础。我们充分考虑各种理论认识所揭示的探究青年概念社会文化意义的路径,选择以回溯青年的现代性展开为基础,分析传统的青年定义;梳理意识形态中对青年的论述,剖析社会对青年的期望与规定;归类分析关于青年的各种理论,析解理论上的青年观念;最后扼要讨论现今的意识形态性和理论性的青年概念,是否还能够反映当下的青年现实而为有效的概念工具。

      一、现代性展开过程中的青年

      青年的界定,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年龄范围的确定。按照联合国的规定,青年的年龄范围为15~24岁,这种规定并非普遍适用。1995年联合国大会第五十届会议通过的《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中,对此做了补充说明,明确所规定的年龄范围是“统计定义”,而“青年”一词的意义在世界各地因社会而异。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等情况的波动而不断有所改变。这表明,青年的年龄规定并非只涉及生物性因素,社会性因素和观念性因素更为关键,而对青年的界定和理解不能脱离历史与现实的具体情况。青年概念和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一样短暂。在生物性意义上,作为人类生物体的生理和年龄阶段,自人猿相揖别时就存在“青年”时期,如同动物也有从幼齿到成熟的生长发育时期。但正如动物世界并不存在过渡意识一样,从人类产生到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人类社会也没有明确的青年意识和反映这种意识的青年概念,青年只是物理上存在而非观念上的存在。

      前工业社会时期,西方就有“青年”(youth)一词。但是,“青年”和男孩(boys)、女孩(girls)一样,只是社会对人的一种称呼。没有财产和尚未结婚的人以及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无论其实际年龄如何,都可称为“boys”、“girls”。同时,儿童(childhood)、青少年(adolescence)、青年(youth)是不加区分而可以交替使用的,这只是从儿童期依附状态的延长来对待青年,与工业社会之后的青年概念有着极为明显而深刻的差异[1]。前现代社会中,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平滑而自然,生活模式可以预期,个体活动范围相对较小,而在儿童期的早期就在参与和成年期的工作相关联的工作任务。因而,物理事实上的青年期是存在的,但在社会观念中并未将其作为特殊而独立的时期。既不能认为人类有某个年龄段就有青年期,也不能认为有“青年”一词就有青年概念。青年与其说是一种生物现象,不如说是一种社会创造物[2]。

      青年概念的出现和青年观念的产生,以及与之相伴的代际间紧张关系的出现,是经济和政治现代化的结果。在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及都市化的发展、雇佣劳动力市场的出现、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政治运动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才有社会文化意义上的“青年”[3]。工业社会来临之后,传统的连续性过渡被打破,儿童向成人的工作角色、公民角色的转变变得更为突然而具有高度的非连续性,特定年龄段的人被抛入到未来的社会身份和角色难以预期的不确定状态,于是中产阶级的父母首先鼓励他们的子女在学校等社会机构中花时间为未来做准备,其他阶层随之仿效,这些处在相同或相近年龄段的人,在学校等公共机构和社会生活领域联结为特殊的以年龄层为基础的社会群体。新群体带来新的行为方式、道德准则和思想观念。这些方式、准则和观念可能受益于传统,但毕竟与父母辈有差异。于是代际关系的紧张或代际冲突出现了,而青年以群体姿态直接介入社会政治活动的行为也不断增多。① 相应的,有关青年期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性特征的研究开始出现,相关的社会规定和法规提出并实施②。青年不再仅是物理上的存在,而是观念上的、法律上的存在。

      中国传统社会也无青年概念,但也有“青年”一词,指年轻人或青春年华,只是在传世文献中能见到的使用情况很少。“青年”作为一个术语被普遍使用,始于20世纪初叶基督教青年会在华创办《学生青年报》(又称《青年》)等刊物。③ 基督教青年会使用“青年”概念,自然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与青年群体初具雏形不无关系。④ 洋务运动及其后之开办新式学校和现代工商企业,青年的活动空间和道德准则从家庭(族)移向社会,作为新年龄层的青年群体随之产生[4]。这个以受过新式学校训练的学生为主体的新兴群体,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还多用传统的语词称之为“少年”或“童子”,但被寄予了爱国、兴国的新期望。新文化运动发生,又产生了历史性的、决定性的飞跃。

      现代意义的青年概念的产生和青年真正成为有影响力的社会群体,不能不归功于新文化运动。特别重要的是陈独秀提出了衡量一个人是否为青年的新标准,他认为青年是否为“新青年”、“真青年”,标准不在年龄,而在“生理上”与“心理上”,即生理上“壮健活泼”、“威武陵人”,“精神上别构真实新鲜之信仰”。师辈对青年的重视,促成“年龄在青年时代”的学生们在“五四”之前达形成共识,自觉以“新青年”的标准塑造自己,并且,“他们具有师辈们所缺少的凝聚意识(sense of cohesion)和共谋意识(sense of shared purpose)”[5]。在这种情况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现代青年群体登上历史舞台,活跃在追求社会进步的前列,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特别是在“五四”爱国运动中集中迸发的就是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青年精神。在这个时期,青年意味着以科学、民主为标志的新思想、新精神、新人格和积极的爱国行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