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的隐喻:青少年性体验的快餐化 ——对网络不雅“门”事件的解读 刘运来 网络上的不雅“门”事件不再仅仅是娱乐圈里的噱头,它越来越接近普通社会成员,越来越生活化;事件的当事人不再仅仅是成年人,更多的是80后、90后甚至是学生群体。这些青少年群体,把在网上接受到的观念内化之后,由于没有实现角色的转换而直接把这些网上的性体验付诸到日常生活以及与异性的交往之中。由于观念的不成熟甚至是不正确,从而导致青少的在与异性交往乃至性行为上发生了偏移。尤其是性体验的快餐化,是诱发青少年群体产生越轨行为的重要因素,诸多不雅门事件就是这种性体验快餐化的典型表现之一。各种涉及青少年的不雅门事件还会在网络上继续传播,而且其趋势更加生活化。其隐含的快餐化体验所带来的社会隐忧和负面表现也会越来越多样的复杂。尤其是网络媒体把性知识与性体验异变为一种夸张、放大的来自于感官上的刺激与愉悦,遮蔽了其现实应有的真实性。在某种层面上激发了青少年的“本我”欲望,并由此引起了青少年心态的扭曲和对传统道德的疏离。 原载《东南传播》(福州),2010.8.14~15 高校大学生的压力源、困扰与适应 宋迎秋/赵凤 在现实环境下,目前高校大学生压力体验最显著和集中的方面为,担心未来、学业、情感、家庭状况、个人能力满意度五个方面,比较而言,学生党员、农村生源压力程度更高。压力感带来的心理症状,最为显著的反映在郁闷焦虑情绪、对自我的苛刻要求,以及需要重新整合的大学生活的人际关系网。随着压力感增大,大学生个体对自我能力和情感的评价更容易出现问题或偏差。应引导大学生在适应环境变化过程中,注重过程中的努力与付出,提高综合素质和与人互动的能力。同时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自信技能,获取自信力与抗压能力,在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感受到由压力带来的成长,体验到社会支持的力量。在学习实践中,鼓励并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直面生活,在感受压力的过程中,积累生活实践经验,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载《青年探索》(广州),2010.5.92~96 浅析大学生群体网络“恶搞”文化现象 高钰婕/张光源 “恶搞”根据它的创意、内容、效果等元素大致可以被分作以下五类:消遣型,恶作剧的成分很大,就是供消遣,并没含太多娱乐信息,简单没有情节,在短时间内使人不断的快乐;无厘头型,表面上是荒诞不稽,实则是对现实社会的解读,再加上它夸张、拼凑、戏仿、颠覆传统的手法使得对现实的解读更具有批判的力量;嫉妒型,由于嫉妒他人的美貌、财富、地位等,通过恶搞故意对其形象进行诋毁,嘲笑,以满足自己的嫉妒心理;攻击型,实施者计算机水平较高,利用黑客技术侵入其他网站或个人页面,强行插入一些信息,造成轰动,从而产生恶搞效应,带有明显的攻击性;防御型,集中在对自我的恶搞中,如故意制作丑化自己的另类视频、照片,与攻击型的相同之处是恶搞者都伴随着很大压力,希望通过恶搞来宣泄,不同之处在于,攻击型恶搞对象是他人,防御型的则是自身。 原载《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20~124 中国文化在美国青少年中的传播效果调查 ——以匹兹堡地区孔子学院为例 吴瑛/阮桂君 在对匹兹堡地区7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调查后发现,美国青少年出于兴趣和知识需求学习中国文化,他们普遍对中国文化持正面立场,表现出喜欢的态度。在美国青少年喜欢的文化内容中,相比于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他们对中国物质文化尤其是饮食文化、文物古迹最感兴趣,因此孔子学院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优先传播他们易于接受的物质文化,对行为文化,由于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有差异,传播中需考虑对方接受力,精神文化传播宜缓行,且要解释中国价值观与美国价值观的共通性。在传播渠道上,汉语课和大众媒体是美国青少年接收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 原载《学术交流》(哈尔滨),2010.1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