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0)10-0059-07 改革开放30年来,青年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走过了一条从“激情”到“冷静”再到“回升”的道路。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思想解放,青年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和疏离情绪逐渐呈现,青年问题逐渐成为焦点,引起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关注,同时也给青年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想象的空间,青年研究应运而起。而当时众多官方青年研究机构相继成立,也给青年研究在学术界争得一席之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研究者们对“青年学”的旨趣也从这一阶段开始,以“青年学”为名的研究著述不断推出,聚集了一大批研究力量。那是青年研究的“激情年代”,呈现出“轰轰烈烈”、“建号立派”的热闹景象。 20世纪90年代,意识形态趋向求稳,而经济领域趋于活跃,同时社会结构的分化和不平等渐趋明显,青年问题逐渐被融化到各种社会问题中,或者被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取而代之,青年淡出主流社会关注焦点的位置,青年研究随之冷静。而起步时缺乏充分的学术准备和方法论自觉,使青年研究很快滑到了学术界的边缘地带,人员逐渐分化,机构走向衰微。这一阶段的青年研究带着浓厚的静修和反思的味道,看待青年的视角转向更为客观与尊重青年主体,追求问题意识和方法论上的规范化,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拓宽,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明显提升,大型综合研究报告、地方青少年白皮书等成果也日益增多①。 新世纪以来,全球化、信息化、草根化等激烈的社会变迁让青年处于前所未有的活跃时期,他们的话语权不断增大,他们作为独立先行者的地位和文化反哺作用得到了主流社会的更多认可。但随之而来也有生存压力的陡增和对文化震惊的不适等,使得青年问题再次现实地构成了社会问题的一部分,青年研究重新获得十分强劲的“内需”作为它的发展空间和动力。而与第一阶段不同的是,当前的青年研究面对的是一个转型社会中的全新的、多元的青年群体,青年研究自身也处于从问题导向研究转变到学科化研究的时期,青年研究出现了远比第一阶段更加复杂的特点。正是这些新的对象、逻辑和特点将青年研究带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上述发展历程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青年研究,是在不断的总结和自省中展开的。从1980年到2008年,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能够检索到的回顾、反思和展望我国青年研究的文章不下百篇,青年问题研究者始终有一种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将青年研究向前推进。这也正是本次研究的初衷和元点。 一、重点问题的研究回顾 经过30年的积累,青年研究的文献数量浩如烟海,研究成果蔚为大观。研究主题涉及到社会发展和青年自身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青运史研究、青年文化与生活、思想修养和教育、心理与社会、犯罪与保护、青年组织与青年群体等众多方面的内容。如果对各个主题的研究观点与成果进行梳理,势必长篇累牍。所以,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仅选取与改革开放、社会变迁、学科发展等紧密相连的文献,进行深度阅读和理解。 (一)青年群体研究 对象研究一直是青年研究的重要领域,搞清各个社会领域青年群体的特征及发展现状,是青年研究的基础。其中,独生子女研究、青年工人研究和农村青年研究在改革开放30年中始终占据着焦点地位,保持着学术热度。 1.青年独生子女 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口政策,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普遍关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口学、体育学等学科都对此展开过研究,形成了诸多颇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使得独生子女研究成为了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热点之一。 独生子女研究的30年间形成了三种典型分析框架:政策论证框架、个体主义框架(微观框架)和社会结构框架(宏观框架)②。政策论证框架下,主要有独生子女政策的必要性、独生子女及其家庭的优势、独生子女政策落实情况、独生子女政策的完善等问题。个体主义框架往往从独生子女个人及其家庭角度展开讨论和分析,关注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社会化、身体发育、消费行为、教育、婚姻及生育等问题。社会结构框架与个体主义框架针锋相对,围绕的依然是独生子女现象,讨论的却是社会结构的问题,常常使用“现代化进程”、“社会转型”、“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宏观词汇来解释独生子女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③。 独生子女研究的早期阶段,政策论证框架与个体主义框架平分秋色;中期以后,个体主义框架占绝对主导地位④;21世纪以来,社会结构框架得到了迅速扩张⑤,独生子女研究被纳入到了对恢宏的社会转变进程的研究中来。 2.职业青年 职业青年在这里是指以一技之长谋取工作岗位的白领或蓝领青年。当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术界是将其分为青年工人和青年知识分子两个群体来加以研究的。对青年工人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多方位调查到单向度关注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时,学术界对青年工人的一切动向都充满着兴趣,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化,研究者们虽然对青年工人的阶层意识、权利意识以及维权能力等仍充满着兴趣⑥,但更多地还是转向对其消费状况等的研究。与此相反,知识分子研究在80年代,多停留在对其思想信仰状况的追踪和描述,以及对如何做好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上。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分子的价值和力量被发现和挖掘,并开始被赋予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于是,全面分析研究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现状和特点,成为学术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