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仍十分低下。“十一五”前三年科技部五类科技计划项目总数为26797项,其中产学研合作项目5458项,所占比例为20.4%[1]。因此,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下,如何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 自熊彼得提出创新理论以来,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理论不断发展,产生包括Freeman、Nelson等人的国家创新系统、Sabato的“三元模型”以及Gibbons的“模式2”知识生产模型。这些理论都将技术创新归结为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有关创新的主体及创新的动力机制等方面并不一致。Etzkowitz和Leydesdorff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于1995年提出了三螺旋理论[2]。它是指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3]。在两位学者的推动下,三螺旋国际会议自1996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首次召开以来已经举办了八次,并形成了一系列创新理论[4-13]。 国内该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渐成为热点,但大多仍在理论、机制、模式方面展开。周春彦与Etzkowitz合写了第六次三螺旋会议的主题报告:《区域创新发动者——不同三螺旋模式下的创业型大学》。吴贵生[14]、徐辉[15]、王成军对三螺旋理论进行了阐述[16],并给出了“官产学”协同模式[17]边伟军[18]、陈红喜[19]对官产学合作创新机制进行了研究;陈士俊[20]、童冬生[21]分析了模型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模型;苏竣[22]从三螺旋的视角分析了孵化器的孵化机制;于丽英[23]通过对硅谷和张江科技园的比较研究对产业集群成长中的官产学三螺旋关系进行了演变分析。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传统三螺旋模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适用的三重螺旋模式,并深入分析目前运行不畅的原因;其次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相关做法为例,分析了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模式;最后指出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政策建议。 1 三螺旋模型 1.1 传统三螺旋模型 虽然每个国家都有政府、大学和产业,但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不同会导致各个国家选择的创新路径不同,从而三者的关系也会有所差异。如图1所示,最终达到的状态是每个机构保持传统作用和独特身份同时又起着其他机构作用的三螺旋模式。但是各个国家的情况使得各自三螺旋模式有着不同的起点。 国家干预主义模式(图1-a)是以政府为主导机构,大学和产业是政府的附属。这种模式强调政府的控制和协调,在发展中国家或国家处于危机关头时,在有好的领导、明确的目标和重大资源投入前提下,该模式可能会结出硕果。主要出现在前苏联和拉丁美洲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也属于这一类型。但这种模式缺乏创新的激励,伴随的官僚主义会压制思想的碰撞、阻碍机构间的交流。随着资源的丰富、创新活动的频繁、社会的稳定,这种模式便不再适合。
图1 传统三螺旋模型 自由放任主义模式(图1-b)显然起源于美国式的机构彼此独立、相互分离的思想。大学提供基础研究和合格人才,政府则只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起作用。这种思想在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产官学研究圆桌系列报告》中有所体现。显然,该模式缺少机构间的互动,并且当个体在两个机构中起着双重作用时,会产生利益冲突。 三螺旋创新模式(图1-c)是当社会发展到以知识为基础时,取代前两种模式从而解决固有矛盾的必然产物。在这种模式下,不但三个机构间两两的双边作用被加强,而且产生了三个机构共同作用的混成组织。每个机构不但起自身传统的作用,而且还起其他机构范围的作用。如大学可以为了孵化自己的成果去办企业,政府可以通过项目资助扶持企业发展,企业为了自身持续发展成立了研究机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创新的过程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被更复杂的组织模式、制度结构和动力反馈所替代。在传统的创新理论中大学、产业和政府各行其道,大学仅提供教学研究功能,产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政府则起创新过程的主导作用。三螺旋创新模式认为大学、产业和政府的交迭部分才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单元,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每个机构就像一股螺旋上升的螺旋线,它们互相作用,演变出各种组织形式和发展模式,从而推动整个创新系统螺旋上升。当一个机构作为主要动力失去作用时,其他机构可以发挥主体作用。因此,该模式认为大学、产业和政府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三螺旋理论认为循环是创新发展的关键(图2)。三螺旋循环有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宏观循环在三个螺旋之间起作用,而微观循环则只发生在每个螺旋的内部。前者产生合作政策、合作项目计划和平台、网络,而后者通过内部循环释放输出。其内容包括人员循环,人员流动使思想从一个螺旋进入另一个螺旋,引起合作项目和促进跨机构范围的理解;信息循环,信息交流日益通过从地方到国际各种层次上的互联网络发生;输出循环,即达到参与者之间的互惠和对创新贡献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