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的创新系统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淑芬,山西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郭淑芬(1970-),女,山西襄垣人,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科技哲学博士,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 山西 太原 030006。

原文出处:
中国软科学

内容提要:

本文从共生是一种普遍现象入手,对创新系统进行了新诠释,构建了基于创新单元U、共生模式M与共生环境E三要素的创新系统(S)理论,即,提出了“供需空洞型创新系统(A)”、“企业需求拉动型创新系统(B)”、“研发机构推动型创新系统(C)”与“供需集成型创新系统(D)”的四大创新系统类型,分析了创新系统演进的两条路径A→B→D与A→C→D,并对创新系统共生体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框架可概括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等不同的创新系统概念,并能解释政府介入的合理性,对实践推进有指导意义。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1 年 09 期

字号:

      近些年来,关于创新或创新系统的研究很为热烈。管理学界、经济学界、哲学界,甚至一些交叉学科都有颇多著述,涌现出众多著名学者。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弗里曼(C.Freeman)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前者使创新研究合法化、后者则开启了创新系统的研究。

      创新系统是对创新研究深化的结果。关于创新系统研究的盛行与实践的热情主要源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两本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著作的出版①,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开创性研究大大拓宽了创新的研究思路[1]。区域创新系统作为继国家创新系统之后的又一个热门课题,这与库克(Philip Nicholas Cooke,1994)的贡献密不可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研究的继起者不断推进着创新系统的研究。从研究的主体看,不仅有多学科的学者,还有一些研究组织也多有论述;从研究的内容看,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模式、机制等均有涉及;从研究的对象看,日本(C.Freeman,1987)、美国(Nelson,1988)、OECD、中国、印度等均有讨论。可以说,对创新系统的研究与关注呈现出一个持续增长的态势,研究成果形成了一片“理论丛林”。同时,各国各级政府的实践推进热情也愈益高涨。

      我国学者紧随国外创新系统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始,有关创新系统研究的论文与著作不断增多,早期的著作按时间顺序如:王春法著《技术创新政策:理论基础与工具选择——美国和日本的比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石定寰等编著《国家创新系统:现状与未来》(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张凤、何传启著《国家创新系统——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胡志坚、金吾伦等编著《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000年以来,关于创新系统的研究成果更丰硕。足见创新系统研究在中国是很受重视的。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的实践推进积极而炙热。

      就学者们对创新系统的讨论而言,主要涉及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部门创新系统(或产业创新系统)等不同层面。但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创新系统特色不一,处在不同的发展建设阶段,因此不同学者受研究对象和自身研究历史积淀的影响,选择的研究切入点相异,客观上使得创新系统的理论繁多,在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创新系统概念是否存在本质差别?还是仅仅基于区域边界或产业技术边界提出的?能否统一在某种概念体系之下?本文试图对创新系统作新的理论诠释。

      一、关于创新与创新系统

      伴随着人们对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创新的话题层出不穷,创新理论枝繁叶茂。依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的观点,“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生产体系中引入“生产手段的新组合”[2],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把创新比喻为“思想的历险过程”,创新要经历内心与外界的重重阻力;20世纪90年代,爱迪魁斯特(Charles Edquist)提出,创新是经济意义上的新创造。这些创造也许是全新的,但更经常的是已存在因素的新组合。……创新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为这种复杂性,公司几乎无法单独创新,在创新中,他们与其他组织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开发和交换多种多样的知识、信息和其它资源。这些组织可能是其它公司(供应商、顾客、竞争者),也可能是大学、研究机构、投资银行、学校、政府部门等[3]。这虽然只是创新研究的“冰山一角”,但其研究进展依然可见:理论界从只关注企业内部通过内在因素的努力促发创新,开始同时注视看似企业外部的问题;从关注企业的研发环节,开始重视企业的整个活动领域;从关注创新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问题,开始延展向企业所在区域的其他机构及区域本地创新环境的问题。总的说来,理论界从对创新作肢解式的研究转向了进行系统式探索,更加重视创新活动与创新过程的系统性、网络性和关联性。由此,人们逐渐意识到,创新不再是企业单打独干的事情,而应将它看作一个系统,从而进行系统的研究。著名创新研究专家伦德瓦尔就认为,当把创新看作相互作用过程时必然导致一种创新系统[3]。事实上,国家创新系统……彻底背离了早期创新的直线式概念,即那种认为创新是基础科学研究进步过程的结果[4]。

      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是两类发展逻辑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均各有其自身的逻辑,但当科学活动演变为一种群体性活动,并资本开始介入以后,生产与技术问题就成为了科学活动的研究范畴,推进着生产与技术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从事科技活动的观察仪器、实验设备等物质手段的提供、科研经费的投入等与社会经济和生产领域的发展密不可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活动不断地相互影响并深切关联着,经济的发展无法超越科技平台的最高界限,科技发展也离不开经济基础给予的平台。

      二、共生是一种普遍现象

      (一)共生理论的引入

      “共生”(Symbiosis)概念起初是一个生物学范畴,最先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于1879年提出。从一般意义上讲,所谓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5],这里涉及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三大概念,其中,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也反映其作用的强度;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则构成共生环境。共生环境对共生单元的影响往往是通过一些环境变量的作用实现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