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作者简介:
宋东林(1963- ),男,河南滑县人,东南大学管理学硕士,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付丙海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唐恒 江苏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江苏 镇江 212013)

原文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内容提要:

本文从高校和企业两个视角对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对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分类;其次提出了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的三阶段划分及其发展趋势,并指出美日等国家已经达到了第三阶段;最后通过对全国14个省市的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对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调查结果中得出了多个有意义的启示。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1 年 06 期

字号: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明确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构想,同时强调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部分,其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而且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政策促进专利技术转化,但高校专利转化率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原因何在?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探讨一下我国高校专利转移模式,高校都采用什么模式、各种模式有哪些特征、转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企业一般青睐哪种模式、转化模式的阶段性等。只有认识到这些问题,才能为高校专利转化把脉,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进而提高转化率。因此,研究高校专利转移模式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现实意义。

      1 国内外相关研究

      1.1 国外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高校专利转移模式做了大量的研究。Siegel和Lowe通过研究发现,大学技术转移的激励和组织机构对加强技术转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大学应建立技术转移战略规划,加强技术转移办公室的服务能力[1-2]。Burnside B指出研发中的单干行为不再有价值,大学和企业应该有更实质性的深入合作,因此最好的技术转移方式应该是建立企业研究中心的共同研发模式[3]。Link和Scott指出大学科技园已经成为高校转移科技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4-5]。Brockman R P则认为在前期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和参与研讨会等方式实施转移[6]。Sharon介绍了MIT与企业合作的模式,指出这些模式集中于技术的转移而不是有效的二次开发,为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MIT提出建立制造研究中心、新产品研究计划等4种新的模式[7]。

      1.2 国内研究

      田旻、曹兆敏在分析了麻省理工学院如何制定政策鼓励师生个人创办公司,加速专利转化的成功模式[8]。何建坤等对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证分析,并强调了高校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的必要性[9]。李应博等基于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介绍了大学技术转移的基本概念和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系统研究了大学转移的模式,提出了促进大学技术转移的对策建议[10]。朱彦龙对高校专利战略与技术转移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探讨了专利战略与技术转移的联合运作模式[11]。

      上述文献从不同角度研究了高校专利转移模式,但还是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对于转移模式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各种转移模式的优先次序缺乏深入研究;其次是只关注于一种或几种模式对高校专利转移的影响,要知道目前高校有多种转移途径;第三是国内对高校专利转移模式很少有实证研究,而且从高校与企业双重视角进行研究就更少了。本文对高校转移模式进行了分类,分析了转移模式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大量的问卷调查从高校与企业两方面对我国高校专利转移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探讨。

      2 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分类

      高校专利技术转移,就是将高校专利产业化、商品化、生产化最终实现其市场价值的过程。随着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种高校专利转移模式。对于转移模式的分类,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可将转移模式分类如见表1所示。

      (1)高校与企业直接合作模式。通过高校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努力,寻找到合适的企业进行专利转移;或者企业找到合适的高校专利成果,将其在企业实现产业化。目前,大多数高校设有科技开发部门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其特点是:专利直接由高校传递给企业,不需要任何中介;转移的主要是高校自有专利技术;由于不少是通过个人关系及其人际传播而获得的合作机会,合作规模和技术交易额一般较小。

      (2)专利技术孵化模式。技术孵化是将科技资源迅速、高效地转变为社会生产力,促进中小科技企业成功创业和迅速成长,加速国家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方面的重要手段。其特点是:以大学为点对应技术转移的孵化过程这条线。此种模式的技术转移可以通过多种技术转移机构实现,包括大学科技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校研究院和校企联合研发机构等。

      (3)中介平台服务模式。指高校中设立类似中介性质的平台以促进技术转移的模式,但由于该机构并不是独立于高校之外的法人组织,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中介机构。其特点是:以大学为点对应着技术转移中技术接受方的整个层面,包括所有的企业、地区等。高校比较常见的技术转移平台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技术转移中心等。

      (4)高科技企业创业模式。指由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及其所属企业独立投资,或由社会公司共同出资,以高校专利技术为种子进行高科技企业创业的模式。该模式以大学专利技术为起始点,对应另一个成长的实体,即因技术转移而新生的一个科技企业。其特点是:①高校通常以间接入股的方式参与创建高科技企业。高校的科技成果主要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体现在所创建公司的股份中,并共同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②有明显的学校特色。创办的高科技企业往往以具有本校学科特色和优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等技术成果为支撑

      3 高校专利转移模式的阶段性及发展趋势

      实践表明,高校专利转移模式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本文结合高校专利转移的历史发展进程,从经济效益、合作规模、高校市场意识、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力、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作用等五个角度分析这种阶段性特征(见表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