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导式技术转移模式及其作用机理

——AB集团内衣抗菌技术发展历程的个案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沈群红(1967-),女,上海市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组织变革、创新管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原文出处: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内容提要:

如何通过对外部技术资源的有效整合来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是创新管理和科技政策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对AB集团抗菌技术发展的过程性案例研究,阐明企业制导式技术转移模式的含义及其作用机理。揭示这一模式具有以下特征:基于组织自身的战略定位和技术管理水平以及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以企业愿景为导引,以企业核心团队为主体,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来紧密制导外部技术知识及其转移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该模式的作用:有利于培育企业自身的核心胜任力,发展出与其相适宜的知识转移模式,提高内外部知识的整合效果。该技术转移模式,既利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知识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又利于中国本土企业技术开发与管理能力的提高。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1 年 05 期

字号:

      0 引言

      技术资产的质量及其数量对企业未来的收益水平以及发展潜力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且直接影响高科技企业的生存与竞争能力[1-2]。但是,来自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实验技术,如何有效地转化为企业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是创新活动始终关注的问题。实验室阶段技术到大规模生产技术的转移中,有很多实验室技术被埋葬,被研究者称为死亡之谷[3],这意味着实验室技术到大规模生产技术应用中会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本身不确定性和市场不确定性是组织在技术发展和管理中面临的双重挑战[4]。一方面,研究基础上所形成的新技术范式,需要在实际运用中不断结合市场知识和制造领域的过程性知识加以完善;另一方面,这些新技术范式的实现也需要找到有效的技术管理模式和组织模式。根据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的相关观点(Knowledge-based firm theory)[5],企业是知识整合的机制,企业的知识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整合自身知识资源和外部知识资源,并将其不断累积、扩散、转移和运用的过程。如何在一个相对较为落后的知识基础上,为了适应环境,实现技术升级,搜索和整合系统外的先进知识,来构建企业自身能够持续发展的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能力,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学习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也是中国技术转移模式不同于各发达国家主流模式的影响因素之一[6]。

      其中,三个困扰中国科技创新系统决策者的问题如下:科研成果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如何提高中国大学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率[7]?①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国企业如何提高其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主体[8]?这三个问题的交集之一就是:基础薄弱的中国企业是否能够作为主体来有效整合、利用来自科研院所的知识资源,并在此过程中,持续获得内生创新能力?而交集之二就是:是否能够使得具有科研成果的科研院所和大学等机构成为自主创新的企业?现实中的工程技术中心模式、衍生企业模式以及科研院所改制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属于交集二领域的实践探索[9-10]。本文试图通过过程性的个案分析来揭示企业——AB集团如何运用有效的技术转移模式促进实验室技术向规模生产技术转移的具体过程,以总结本土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经验,并回应交集一的问题②。

      1 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框架

      技术转移是在利益驱动下并伴随着高度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的科技与经济行为,其功能在于促进研究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有机结合[11]。傅家骥认为:“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采用的过程”[12],舒尔茨则将创新扩散定义为“通过市场和非市场渠道的传播”,并指出“没有扩散,创新便不可能发生经济影响”[13]。而斯通曼则强调技术转移是一种学习活动,伴随着持续的自主创新[14]。技术转移可以划分为横向技术转移(不同主体之间的技术交流)和纵向技术转移(从研发到产业化的技术挖掘过程)。综合考虑到技术转移主体因素,技术转移可以定义为:各种形态的技术从掌握该技术者向拟采用者的转移。根据相关主体在技术转移所发生的知识整合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技术开发与转移活动相对于接收方的内部化程度的差异[15],参照方新教授提出的技术转移的测度指标[16],作者在此构建了一个两维分类框架。

      本文要讨论的技术转移模式属于企业制导型的,是一种需方主导的,供需方合作且相对于接收方而言较为内部化的技术转移模式(后文简称企业制导式技术转移模式)。其中,企业作为主体掌握技术转移中知识整合的主动权,包括其中的产品定义、设备定义和工艺定义。1987年前,曾是严重亏损的燃气灶具生产企业——AB集团,被迫跟风进入面料行业,因没有自有产品和自有技术而陷于困境。但基于正确的技术转移模式,AB集团自主开发产品和设备,并形成了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到2002年,AB集团在国内抗菌保健领域居领先地位。从技术来源上看,中国纺织大学陈美华教授的抗菌卫生整理技术是其抗菌技术系统的基础,但作者认为,这并不是充分条件③。相反,AB集团在有效的技术转移模式下发展出来的核心能力是其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这种技术转移模式也成功促进了实验室技术渡过死亡之谷转化为规模生产技术。论文采用过程性案例方法,运用现场走访、深度调研和内部文献研究等方法收集数据,来研究这一模式的作用机理与条件。

      2 技术转移中的三次知识整合

      技术转移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接收方是否能够有效整合外来技术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有价值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大范围内技术整合的内核。AB集团在技术转移中,在从实验室技术到规模生产技术的转移中,经历了三次知识整合过程,其中,企业制导式的技术转移模式始终促进知识的整合指向企业规模生产所需要的适宜技术,并以企业知识基础为核心形成了技术转移中所需的知识整合内核。

      (1)第一次整合:从实验室技术到小规模手工生产阶段所实现的企业对实验室技术的选择和整合。根据规模生产所需来选择实验室技术,并奠定规模生产技术的基础。在该阶段,企业派出核心学习团队赴转移方实验室现场学习,并与发明人共同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中试和放大。通过放样试验,发现了规模生产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搪瓷桶内层陶瓷易脱落;桶体积小,处理的坯布小,不利于后道成品生产;电炉加热温度难控制影响坯布颜色均匀度以及如何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使用低浓度的化学纯等。在这个阶段,以规模生产的需要来评价和选择技术,并发现相关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初步解决奠定了未来技术转移的方向。

      (2)第二次整合:从小规模手工生产到机械化规模生产阶段所发生的知识整合和技术集成。这是实验室技术向企业规模生产技术转化的关键环节,也集中体现了企业制导式技术转移模式的特征。该阶段以“抗菌处理的机械化”为发展思路,完成了关键设备的自主开发。在组建设备开发小组时,早期实验室技术转移阶段的4人核心小组成员,也参与到调研活动中。通过多次工艺领域与设备领域的互动,各方的未编码知识逐渐外化为明晰的设备要求:①确保达到30Kg以上产能;②温控装置应达到+1℃的精度,且进口出口装置处温差不宜过大;③机械转动部分能使水循环流动,以保证色泽一致;④设备内体与液体接触处不应有Fe[3+]存在;⑤不损伤织物;⑥应配有溶药系统,以保证抗菌剂充分吸收。这一设备要求明晰的过程,实际上是企业规模化的生产需要在驱动着实验技术的工艺改进。此后,设备调研(开发)小组借鉴了国内染整设备的工艺参数,并结相关材料领域的知识,最终于1989年自行设计并委托加工了(类似)卷染机的涂瓷内胆设备④,已初步实现机械化规模生产。到1992年初,为进入城市高端市场,企业必须解决设备脱瓷问题。为此,企业选择使用价格昂贵的钛合金材料做内胆,并改进机械装置。在抗菌处理机械化阶段中,该模式始终以企业规模生产的需要确定设备标准,从早期涂瓷设备的开发强调快速机械化来实现规模生产,抢占先机,到后来的以质量为先,进入高端市场为导向,选择钛合金内胆设备。其中,技术选择与整合的方向始终都是基于企业的战略需要,结合企业实际能力与资源,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