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动因、结构和趋势

作者简介:
杨震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创新与创业管理、战略管理; 李东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国际化经营; 王以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组织理论、战略管理

原文出处:
南开管理评论

内容提要:

本文在对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动因、结构分类和发展趋势的文献回顾基础上,进行企业的调查访谈并根据“目的性”抽样和竞争性解释的原则,选取典型的中国企业进行跨案例研究,挖掘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过程的动因、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总结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经验并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鼓励高技术企业进行研发国际化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1 年 01 期

字号:

      引言

      跨国公司(MNCs)开展海外研究与开发活动(R&D)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为了满足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跨国公司首先考虑的是实现其市场和生产的全球化布局,而将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放在次要的位置。但是,Cantwell指出,在许多技术活跃的行业中,尽管聚集因素会使许多国家具有的突出科技能力的领域缩小,但公司所需要的技术范围已经拓宽。[1]在这种情况下,高技术行业的跨国公司就会建立全球创新网络,利用许多不同国家的专业技术能力对竞争前的研究与开发活动进行最优的选择。根据Kuemmerie对32家电子和医药行业的世界著名公司的调查,1965年这些公司仅有6.2%的研发活动是在海外展开的。[2]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同时随着范围经济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跨国间的战略联盟尤其是研究与开发方面的联盟才逐渐被许多大型跨国公司所重视。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跨国公司从事国际性研发活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而明显的新现象。为了更好地给参与国际竞争的海外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更充分地利用全球技术资源,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将R&D机构的区位配置于海外。目前,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海外化比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欧洲国家的跨国公司。从全球最大的500家公司的研发机构的分布可以看出,世界最大的跨国公司的研发海外化比率平均已经达到39%。其中,500强中荷兰、瑞士、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的跨国公司的研发海外化比率分别高达81%、78%、66%、60%和50%,美国为31%,日本最低为8%。从外国公司在本国所设研发机构占本国研发机构总数的比率来看,加拿大和意大利为62%,荷兰为55%,英国为50%,美国为39%,日本为3%。[3]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中国企业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利用海外科技资源进行自主研发,甚至在海外进行研发的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的一些企业开始逐步到发达国家设立研发型企业(如上海复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1年2月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AIDO)合资成立上海中和软件有限公司,同时在东京成立研发公司——中和软件株式会社东京支社等等),成为中国海外研发投资的先驱。[4]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大量海外R&D投资主要集中在家电、IT等行业,高新技术领域逐渐成为中国企业海外研发投资国际化的重点。同时,利用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带来的重大机遇,在全球配置资源和进行资源布局,将我国比较优势与海外资源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谋求发展的新渠道。本文在文献回顾、调查访谈和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挖掘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过程的动因、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总结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经验并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一、文献综述

      Dunning认为,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战略要达到三个目标:获取竞争前期研究项目的最佳绩效;迅速将新产品推进世界市场;最大限度地利用并保持竞争优势,满足全球范围内不同顾客的特殊要求。[5]跨国公司在全球各地建立海外R&D机构,承担不同的职能,并由母国的中心实验室进行统一协调。跨国公司海外R&D的主要潜在职能是对不同国家的研究分支机构加以协调,同时获得东道国的创新技术。这一理论较少强调海外R&D分支机构对海外生产性企业的技术支持,而特别强调为了公司的整体利益,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技术资源的重要性。基于Dunning对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论述,[5]学者们[6,7]主要研究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动因、投资结构特点、区位分布等问题,进而分析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1.动因

      (1)市场驱动

      Serapio和Dalton根据对美国跨国公司进行的调查,将美国公司到海外投资R&D的市场驱动的起因归纳为:开发设计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为当地开发新产品,支持母公司在东道国的生产、销售或服务性机构。他们认为,跨国公司海外投资R&D是对其生产投资或市场开发的一种支持性投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发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来扩大市场份额。[8]Kuemmerie对跨国公司R&D国际化动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阐述,他指出,以母国为基础的技术开发(HBE)是跨国公司对外R&D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2]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现有的技术知识存量,开拓国际市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东道国市场规模和成长潜力。Cordell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跨国公司海外投资设立的支持实验室的任务是使母国产品和生产技术适应东道国市场,跨国公司为开发适应海外市场的产品或服务而设立海外研发机构,这种机构比母国的研发机构更能有效地掌握当地的消费需求与趋势。[9]

      (2)资源获取

      Serapio和Dalton提出,跨国公司实施研发全球化战略,是对公司内部关键性资产的安全措施,是辅助关键资产充分发挥作用的行为。[8]跨国公司的本质决定了其海外研发的必然性,Pearce和Singh等学者的研究证明了跨国公司海外生产的比例、从事海外研发的倾向、海外子公司申请专利的比例为正相关。[10]而Cordell提出了“支持实验室”的观点,认为海外研发机构的设立有利于跨国公司获得全球性资源。[9]由于国内研发人员的缺乏或成本偏高,利用海外的人力资源、设施,进而降低研发成本,分散研发风险,紧追东道国的最新研发资源成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的主要动机。Reddy提出,跨国公司对研发人员日趋增长的需求,是20世纪90年代研发全球化最为关键的动因。[11]Nagesh Kumara和Aradhna Aggarwalb的研究显示,跨国公司在印度设立研发机构,使用印度的优势作为母国的研发平台。[12]Sigurdson则明确指出,各国研发环境和研发资源供给不同,所以研发活动的成本也不同,重新选择研发活动的地区可以提高公司的长远竞争地位。[13]

相关文章: